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

2016-11-23 02:13董晓磊
初中生世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过点勾股定理极值

董晓磊

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

董晓磊

二次函数极值问题是中考数学中的热点问题,而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又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手段,本文将结合2015年中考原题具体阐述这类问题.

例1(2015·南京)某企业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假设销售量与产量相等.如图1中的折线ABD、线段CD分别表示该产品每千克生产成本y1(单位:元)、销售价y2(单位:元)与产量x(单位:kg)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1

(1)请解释图中点D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

(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当该产品产量为多少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分析】(1)点D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130 kg时,该产品每千克生产成本与销售价相等,都为42元;

(2)根据线段AB经过的两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即可;

(3)利用总利润=单位利润×产量列出有关x的二次函数,求得最值即可.

解:(1)点D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当产量为130 kg时,该产品每千克生产成本与销售价相等,都为42元.

(2)设线段AB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1x+b1,

∵y=k1x+b1的图像过点(0,60)与(90,42),

∴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0.2x+ 60(0≤x≤90).

(3)设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2x+b2,

∵y=k2x+b2的图像经过点(0,120)与(130,42),

∴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0.6x+ 120(0≤x≤130).

设产量为x kg时,获得的利润为W元,

当0≤x≤90时,W=x[(-0.6x+120)-(-0.2x+60)]=-0.4(x-75)2+2 250,∴当x=75时,W的值最大,最大值为2250;当90≤x≤130时,W=x[(-0.6x+120)-42]=-0.6(x-65)2+2 535,

∴当x=90时,W=-0.6(90-65)2+2 535= 2 160,

由-0.6<0知,当x>65时,W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90≤x≤130时,W≤2 160.

因此当该产品产量为75 kg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值为2 250.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在自变量不同取值范围内,求出每段的最大值,最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例2(2015·济宁)如图2,⊙E的圆心E(3,0),半径为5,⊙E与y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直线l的解析式为y=,与x轴相交于点D,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图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判断直线l与⊙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动点P在抛物线上,当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时,求出点P的坐标及最小距离.

【分析】(1)连接AE,由已知得:AE=CE= 5,OE=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结合垂径定理求出OC的长,从而得到C点坐标,进而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段PQ,垂足为Q,过点P作直线PM垂直于x轴,交直线l于点M.

解:(1)如图3,连接AE,由已知得:

AE=CE=5,OE=3,

在Rt△AOE中,由勾股定理得,

图3

∵OC⊥AB,∴由垂径定理得,OB=OA=4,

OC=OE+CE=3+5=8,

∴A(0,4),B(0,-4),C(8,0),

∵抛物线的顶点为C,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8)2,

当x=0时,y=4,

∴点A在直线l上,

在Rt△AOE和Rt△DOA中,

∵∠AOE=∠DOA=90°,

∴△AOE∽△DOA,

∴∠AEO=∠DAO,

∵∠AEO+∠EAO=90°,

∴∠DAO+∠EAO=90°,即∠DAE=90°,因此,直线l与⊙E相切于A.

(3)如图4,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段PQ,垂足为Q,过点P作直线PM垂直于x轴,交直线l于点M.

图4

∵PM⊥x轴,

∴∠QMP=∠DAO=∠AEO,

又∠PQM=90°,

∴△PQM的三个内角固定不变,

∴在动点P运动的过程中,△PQM的三边的比例关系不变,

∴当PM取得最小值时,PQ也取得最小值,PQ最小=PM最小·sin∠QMP =PM最小·sin∠AEO=

【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等知识,在解答(3)时要注意点P、点M坐标的设法,以便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

例3(2015·东莞)如图5,在同一平面上,两块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板Rt△ABC和Rt△ADC拼在一起,使斜边AC完全重合,且顶点B,D分别在AC的两旁,∠ABC=∠ADC=90°,∠CAD=30°,AB=BC=4 cm.

图5

(1)填空:AD=_______(cm),DC= _______(cm);

(2)点M,N分别从A点,C点同时以每秒1 cm的速度等速出发,且分别在AD,CB上沿A→D,C→B方向运动,求当M,N点运动了x秒时,点N到AD的距离(用含x的式子表示);

(3)在(2)的条件下,取DC中点P,连接MP,NP,设△PMN的面积为y(cm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PMN的面积y存在最大值,请求出y的最大值.

【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出AC,由∠CAD=30°,得出DC=,由三角函数求出AD即可;

(2)过N作NE⊥AD于E,作NF⊥DC,交DC的延长线于F,则NE=DF,求出∠NCF= 75°,∠FNC=15°,由三角函数求出FC,得NE= DF=,即可得出结果;

(3)由三角函数求出FN,得出PF,由△PMN的面积=梯形MDFN的面积-△PMD的面积-△PNF的面积,得出y关于x的二次函数,即可得出y的最大值.

解:(1)∵∠ABC=90°,AB=BC=4 cm,

(2)过点N作NE⊥AD于E,作NF⊥DC,交DC的延长线于F,如图6所示:

图6

则NE=DF,

∵∠ABC=∠ADC= 90°,AB=BC,∠CAD= 30°,∴∠ACB=45°,∠ACD=60°,

∴∠NCF=180°-45°-60°=75°,∠FNC=15°,

∴FN=

∵△PMN的面积=梯形MDFN的面积-△PMD的面积-△PNF的面积,

由此可知y是x的二次函数,

【点评】此题是在几何动点问题中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补形的方法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也很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猜你喜欢
过点勾股定理极值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极值点带你去“漂移”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极值点偏移拦路,三法可取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一类“极值点偏移”问题的解法与反思
借助微分探求连续函数的极值点
数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