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性浅析

2016-11-22 07:06王恩禹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3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路径有效性

王恩禹

摘要: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秩序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借鉴“四个课堂”协同培养模式,对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45-02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就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与根本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社会变革日新月异,中西文化碰撞交流,但是新问题也不断涌现,社会的各种现象投射到高校里,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大作用,影响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解决时代背景影响产生的宏观层面和学校体制机制产生的微观层面问题所必然采取的举措,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断裂。中国历来重视对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引导,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天道和谐”、墨家的“兼爱非攻”等,蕴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乐观进取精神,明礼诚信、至诚至善的高尚道德情操,宽容大度、厚德载物的和谐处世原则[1]。近代化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日益严重,严重阻滞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影响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作为支撑,德育的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德育的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乏力。

2.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传播,但也给生理和心理状况尚不成熟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蚀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经济全球化使得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渗透”,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深深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观念。这些因素对于思想不成熟,鉴别能力欠缺、自我意识强烈的高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重挑战[2]。

3.网络时代的冲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在大学生中普遍使用,网络多元化信息流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理念产生强烈冲击,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当今大学生产生无形的熏陶。网络的虚拟化容易导致大学生的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的淡化和道德情感的冷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纪律观念大受冲击;网络游戏的风行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作息规律和健康成长,减弱他们的自制能力、道德观念、成长欲望。

4.学校教育的无力。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多年,但学校的教学计划还是围绕考试展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都带有应试教育的明显色彩,相对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高校普遍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科研成果发展,而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于从属和配合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落后、内容相对单薄、评价体系单一,加之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没有很好的衔接配合,造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力感。

5.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阶段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大学生的群体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背景越来越多样;大学生的生理状况进入稳定期,心理尚不完全成熟;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开放,主体意识觉醒,个性特征突出,行为方式多样[3]。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父母万千溺爱于一身,养成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利明显、感恩意识缺乏、社会融入能力较差等特点,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考验。

三、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建设路径

浙江大学吴朝晖校长在学校2015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讲话中提出“四个课堂”协同培养模式,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很有启发意义。“四个课堂”协同培养模式是指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的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学术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强化第四课堂的海外学习、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最终促成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1.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第一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就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增强其有效作用。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要实现教育目标从物化教育向人化教育、教育方式从灌输式向体验式、教育内容从空洞说教向回归生活三方面的转变[4],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生动性、吸引力、说服力。

2.发挥第二课堂的潜侵染作用。第二课堂是指以学生社团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实践活动塑造独特积极的校园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熏陶高校大学生,影响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一所大学的独特气质,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守道德底线,树立行为示范,摒弃功利主义,倡导知行合一,通过优秀文化侵染每一个大学生,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腐朽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發挥第三课堂的重体悟作用。第三课堂是指以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主体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亲身体悟,通过“内省”渠道促进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形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良好平台,让大学生们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社区乡村,接触社会大众和基层百姓,在三支一扶、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培养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实践,引导他们立志以创新创业精神革新自我,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4.发挥第四课堂的阔眼界作用。第四课堂是指大学生的海外学习、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通过第四课堂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开阔眼界,明目扩胸,通过中外文化的碰撞与比较,感受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亲身感受“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演讲中说道“70%的人出国之后会变得更加爱国”,通过海外学习交流,大学生们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消除心中的美好幻想和不合理期望,反思自察对祖国的不满情绪和牢骚言论,体会到祖国发展的不易与神奇,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5.发挥网络阵地的领风气作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网络上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中央16号文件中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高校要积极构建科学安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分析掌握网络思想政治中教育资源开放性、教育资源整合性、教育主体多元性、教育客体自主性等特点[5],加大资源投入,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主阵地的网络教学新模式,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任志萍,刘晓黎.论国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结合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31):244-246.

[2]刘换霞.需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D].山西:太原科技大学,2013:23-26.

[3]孙家学.改进方法和手段 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05,(21):17-18.

[4]屈家安,刘菲,郭胜利.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感恩教育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53-54.

[5]李大鹏,杨益.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33:52-53.)

Analysis on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Era

WANG En-yu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58,China)

Abstract:Effectiveness is the core problem of political education,it associated with the culture of high-class talents,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society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alysing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market economy,education,students-themselves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tical education,learning from the four-class coculture mode,have great instructive effect to strenthening it.

Key words:Political Education;Effectiveness;Construction Path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路径有效性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