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

2016-11-22 21:03田巧云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田巧云

【摘要】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小学教学中往往还是临近放学,老师才走进教室,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勉强接受,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人是寥寥无几。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业布置就必须设计个性化,使学生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一、现状

调查表明,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根本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是敷衍了事,质量往往是不尽人意。如何使学生抛弃不好的旧习惯,使学生喜欢做家庭作业,去钻研家庭作业,已成了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数学老师每天都要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学习负担逐渐加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监督,有的学生用各种手段逃避课外作业,要么作业忘了拿,要么作业本丢了或不动脑筋抄袭其它同学的作业。我想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的存在客观问题。

1、作业一致,没有区别对待。

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起码要一两个小时,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时,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学生没有选择,不会的也要去完成。作业没有层次性,造成差生完不成或抄袭作业,而优生不能满足的现象,导致学生学生作业效果降低,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2、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小学大多数数学老师课外作业布置以计算为主,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借助纸笔完成,多要求个人完成今天的作业明天交,而且机械重复的较多。这种毫无趣味、拘于书本的课外作业,使学生苦不堪言,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家庭的因素,更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3、脱离生活,应用意识淡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缺乏应用意识。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教师设计作业时,从书本出发,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是写就是算。学生做作业总感觉到的是负担,体验不到其中的乐趣,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是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策略:

1、课外作业布置乐中求知,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57-28=29,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我比57小28,我是谁?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稍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又如教学完“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后,我们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孩子与同伴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学生乐意完成这样的作业。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兴味盎然。

2、课外作业布置要尊重差异,体现出层次性。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可我们的教学却往往表现在整齐划一,课外作业尤其为明显,作业内容、要求一样为此,在课外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否则,会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1)5.4×72+5.4×28 (1.25+2.5)×4 ;

(2)5.4×99+5.4 7.5×10.1;

(3)7.4×5.6+7.4×5.4-7.4 8.4×7.2+0.84×28

此作业题,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这样的设计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每一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作业的个性化

树立大教育观,走出课堂,努力打破时空,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做了一些尝试。在教学时,我感觉学生的实践经验悬殊很大。调查后发现有些同学从来没参加购物,甚至从来没接触过人民币。于是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操作性作业。(当然事先要与学生家人打招呼,希望多给孩子购物的机会。)先每人发一张购物记录卡, 然后让学生回家后带着记录卡到超市去买东西。这样一段时间后,学生不知不觉增强了实践经验,对于人民币的知识也巩固得比较好了。

又如学完“认识图形”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确层面上,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

实践表明:这样的措施是可取的,效果是喜人的。留守儿童不仅有人监督自己完成作业,而且在这集体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锻炼了能力,感受到友情。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布置作业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