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斌
【摘要】《大学计算机》是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参考案例,阐述了相关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 教法研究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4-02
一、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就我校而言,大一年级的非计算机专业新生需要花两个学期完成《大学计算机Ⅰ》和《大学计算机Ⅱ》的课程学习。其中《大学计算机Ⅰ》主要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Windows基础知识与操作”、“Office常用三件套的基本使用”三个方面;《大学计算机Ⅱ》则根据学生所在文理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每门课程均占32学时(16+16),共计2学分,学习时长为16周,一般而言是周2学时。
二、“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现象并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涉及的班级通常会存在了一个比较具有共识性的现象:称为“吃不饱”和“吃不了”。
所谓的“吃不饱”,即是指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和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平衡,我们招收进来的大一新生来自外省或者本省较好地区的学生往往对于《大学计算机Ⅰ》中一些计算机常识性的知识,以及一些关于Windows和Office三件套的基本操作,其在中学阶段甚至在家里都掌握了一些。如果我们的老师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来教授的话,这部分学生给我直言“老师,这些我都知道,我完全没有兴趣听”。
但与此相反还存在“吃不了”的现象,某些学生中学阶段一门心思对付高考,或者所在的中学来自贫困县没条件,或不重视开设计算机课程,自己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会。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为了照顾这部分学生,讲解的内容过细过难的话,那么在32节课时内授课教师就完成不了教学计划的内容。
因此,如何在“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两个矛盾中找到一个折衷点。既不能讲得太简单,让“吃不饱”的学生感觉上计算机公共课“味同嚼蜡”,又不能讲得太细太难,让“吃不了”的学生觉得学习这么一门公共课程“压力山大”,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针对以上两种现象,经过实际教学工作的摸索,不妨采用以下方法尝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1)在备课时将涉及到的知识点划分成几个层级(从★级到★★★★级)。对于3颗★以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必须会,下课之后必须自己多多练习;对于4颗★的知识点则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后自己去自学。
(2)布置好课后作业,这里主要是三个作业Word、Excel、PowerPoint。每个作业均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保证所有同学都处在一条起跑线上给分,如PowerPoint作业就一首学生在网上不会轻易搜索到的古诗作品为题。同时,给出不同等级成绩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完成作业。
(3)把每个班分成若干组,每个组自己推选一个小组长。在课后由小组长帮助我督促组员完成课后练习的操作题和模拟软件的题目。当然组长同学也有好处,期末成绩该组组员过关率8成以上,教师可以把组长的平时成绩在合理的范围内给高些。
三、两种的课程教学思路的设计
本校的《大学计算机Ⅰ》课程的期末成绩采用的是“平时作业成绩+考勤+期末机测”三种方式按比例给定。
单单就“应试教育”角度而言,三种方式中教师能有一定自由裁量权的是“平时作业成绩部分”,而学生最担心的则是“期末机测”部分——毕竟在一个中大型的数据库题库里面随机抽取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个题库的题目太多,不要说学生,就是授课老师平时都没有做过、更不要说做完这个题库里面的题目。因此,现在采取的策略就只能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对一些重要的纯理论性质的考点进行复习。
针对题库中涉及到的“Windows基础知识与操作”、“Office常用三件套的基本使用”,则通过下载了某公司开发的“职称计算机系统(2010免费版)”发给学生,让学生们下去之后去运行,自己进行模拟考试。因为这套软件的题库将近300套,希望学生能自觉地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操作,模仿出期末考试的机测环节。虽然与自己期末真正面对的机测软件不同,但总比让学生什么都不清楚,盲目的去考试要好一些,更有机会提高及格率。
不过,本文写到此处,紧接着的一个重要问题来了——难道《大学计算机》课程就是用来“应付考试”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此处以教材中第1章第1.4节《计算机病毒与防治》为例,谈谈我对这一小节课程的教学设计。对于计算机病毒,如果仅仅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而言,那么你只要求学生背住以下几点就足够了。(1)定义(2)特性(3)常见分类(4)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
这样不到15分钟,这个小节就可以讲完了。只要学生考前努努力、背一背,那么应付机考题库里面那两三道题目就足够了。但是,在现实中计算机病毒往往就切切实实的给我们的真正在生活、学习带来了麻烦、甚至是危害。
因此,在这样一堂45分钟内,其实教师大可以这样来开展课程设计:
Step1:提问:计算机病毒听说过的同学请举手?(往往90%以上的同学都听过)
Step2:又问:见过计算机病毒的同学请举手?(几乎为0%)
Step3:再问:计算机病毒不是“虚无缥缈”的神秘之物,想见识一下吗?(这时候你可以发现学生的眼神是明显“发亮”的)
Step4:通过自制的一套幻灯片点选其中比较简单、但重要的片子对计算机病毒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介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远起世界上第一个想象出病毒的人、第一个编写病毒的人;近至2013年破坏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故事,还有我校同学优盘里时常出现的AutoRun病毒、GoogleUpdater病毒)
Step5:介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定义、特点、分类等)
Step6:以一个自制的病毒小程序为例,给学生当堂展示该病毒从激活、潜伏、传染、发作、破坏的整个过程,对Step5中所讲的理论条款做一定的验证。
Step6:打开该病毒示例的源程序代码,向学生进行展示。(因为学生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并不要求看懂,只是告诉学生病毒的实质而已)
Step7:又提问:假如你手上有一个病毒了,你怎么可能让它尽可能的做到“藏得更深”?“传得更远”?(往往这个阶段,学生们的答案是花样百出、很有意思的,鼓励学生们多动脑多讨论)
Step8:常用杀毒软件的介绍的使用,以及安装和使用杀毒软件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小技巧和小常识(以金山杀毒套装或者360杀毒套装为例,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制成录像,让学生课后去看)
Step9:教材上其他一些知识条款的勾划
Step10: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安装杀毒软件套装并升级到最新版本),并思考:病毒厉害还是反病毒软件厉害?
这样整个一堂课下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和理解比死记硬背所谓的条款所到达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绝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4个学分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于计算机这种日常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其基本的使用技能、良好的用机习惯、拓展相关的常识和开阔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视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上什么课程和使用什么教材,在上课前老师都必须要进行精心准备、认真设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3.02:28-62.
[2] 魏霖静,陈蕾.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案例教学法[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6:19-20.
[3] 张建辉. 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措施探究[J]. 科技展望,2016,15:361-362.
[4] 谢芳.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教育,2016,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