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丽莎·依布拉英
进入21世纪以来,80、90后逐渐成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主力,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
而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为推动新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新疆在内地一些发达城市陆续开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内高班”惠民政策实施以来,受到了全区各族群众的热烈拥护和欢迎,2013年全疆报考内高班的学生人数近4万人。
内地新疆高中班设施齐全,为学生创造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有图书馆、有电脑、还有球场、游泳池,这是新疆中学生很难享受到的优越条件。电影《梦开始的地方》就取材于内地新疆高中班,以这些内高班各族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成长和成才的故事,生动展现了这一惠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剧本通过一群走出边远地区,在内高班学习的新疆孩子青春励志的故事和他们各自的家庭变迁,折射出青少年新的精神风貌。
电影《梦开始的地方》剧照
《梦开始的地方》承担起传播主流意识、树立价值标尺的责任,通过电影这一艺术传播形式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从而有效地帮助各族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使他们通过银幕形象便可直观地了解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人民生活幸福等方面产生的巨大效能,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
影片熔铸了爱国、民族团结的感情,展现了各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传递着人性的本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影片正视了内高班学生家庭差别和不同的命运走向,浓墨重彩地表现了青春与理想的生动面貌。暑期中的这部关于少年梦想的故事滋润着无数观众的内心,它喊出了万千学子的心声,也记录下他们无悔的青春年华。这部影片是近年来在新疆电影题材方面的重要突破。
纵观人类历史,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拥有英雄却忽略英雄,忘记英雄质疑英雄的民族,则更可悲。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励志片《梦开始的地方》,以情感的力度、生活的深度、思想的高度震撼着每位观众的心。励志电影中的文化体现表现人类坚忍顽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励志主题,从而描绘人类社会个人的命运与文化状态。
那些经典电影中能够永远铭记在人们心底的东西,其实就是那些最能吸引人、打动人的生活画面所呈现、体现的。只有源自客观生活的真实,才能够使作品具有感动人心灵的力度。影片中的阿依古丽来自偏远的新疆和田贫困农民家庭,她在家乡时的梦想,只是想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而到了上海,她的知识面广了,眼界宽了,她的梦想变得更为远大了,她对考古产生了兴趣,想要解开新疆还未揭开的神秘面纱。为了这个梦想,她努力想要考入高等学府。然而,梦想之路向来就不是平坦的,她的眼睛面临失明、学校有可能让她退学,加上父亲的去世,她在人生的路上险些要跌倒,梦想几次面临破碎。但是所有困难最终都更加坚定了她的梦想之路,一个个的阻碍没能阻挡住她已放飞的梦想。因为,她身后有一双眼睛始终在关注着她;有一个温暖的怀抱总是为她敞开,文慧老师的心,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揪着,她不忍心任何小星星陨落,她呕心沥血,因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有着一样美的心灵!美的眼睛!
在影片《梦开始的地方》中,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少年作为新疆“儿子娃娃”,其魅力首先在于民族的魅力,而这种富有力量、富有朝气的民族精神背后映射出的正是中华文化带来的自豪感。
这部影片反映出当下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生存状况和成长状态,牵涉到如今民族地区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环境。影片中的孩子活泼、开朗、充满阳光,内高班是他们放飞梦想的地方,也是他们成才的摇篮,在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怀下,他们快乐地成长,德智体全面发展。
通过影片具体的人物形象:阿依古丽、木合塔尔、巴彦等中学生,观众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质朴沉着、坚韧果断、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志向高远的各民族青少年群像。这群还不足18岁的孩子,早早地踏上了寻找梦想的旅程。水土的不服、思乡的愁思、缺憾的天伦之乐,乃至身体深陷危机都没能退却他们追梦的步伐。
影片的深度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理解,而是生动的、活泼的、形象的感悟。影片中的每个小男子汉身上,都体现出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影片是充满生活气息、呈现新一代少年情愫的作品,既具别样风采,又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这些富有朝气的少年,在这部影视作品中,抒写恪守理想、天真纯真的心灵;抒写追求美好的、向学向善向上的精神。例如,初到学校时,在校游泳馆遭到上海本地学生的嘲讽,说来自新疆的学生一定都是“旱鸭子”,新疆的“小男子汉”们立刻以高难度、危险跳水的游泳动作来证明了自己,证明自己不甘落后的向上精神。
在校联谊会时,为了不让学校发现维吾尔族女孩阿依古丽的眼疾,木合塔尔以小男子汉的气概,以手鼓鼓点旋律作为掩护,来避免阿依古丽在跳舞时发生意外等等的举动,表现了志向、勇气、尊严等等美好的情感就蕴含在民族少年的心灵深处,迎接挑战、一往无前的品性就蕴含于他们的精神力量之中。
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种种与“家园”有关的内容,只是属于显在层面的,而具有深广意义的“家园意识”,则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及相关诸因素密切相关的。影片在此方面即有独特的体现。在影视视角下,所有的风景,既是特定民族中一种少年心中美的意象,又是一种温暖人心的所在,还是一种弘扬优秀传统的寄寓。影片在描绘自然、动物时,在描写牧人、农民、高原民族、少年时,满怀真情,也富有唯美的意味。我们从中看到这些民族的文化符号及其背后隐藏的编剧对广袤草原、田园、高原的激情与热爱。维吾尔族院落里的无花果树、牧场上的白骏马、帕米尔高原上塔吉克人的鹰舞、上海的“东方明珠”塔……都与少年的美好情感关联着。深入浅出的影视语言,真正贴近民族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心灵。
在此特定的地域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特有的对于自然环境的相依相适关系,甚至相信万物有灵,视苍天大地、乃至一花一草,都与每个人以及整个民族灵性相通、结缘深远。维吾尔族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安居尔”(无花果)被维吾尔族誉为“天堂的果实”。影片中,阿依古丽的父亲将一棵“安居尔”(无花果)树郑重地送给了文慧老师,明知道这种果树在上海的气候下无法正常成长,可他还是执着地要代替老师,在自家的院落栽培下去,每年硕果累累时请文慧老师来品尝。
影片结尾部分,完成学业回到家乡的塔吉克族同学眺望着远方,有一个车影徐徐而来,渐渐清晰、变大,汽车里走出一个人影,踏着标准的塔吉克鹰舞的舞步,张开的双臂坚韧、有力,是谁,已经不用明说了,两个少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此时,影片主题得到升华。各族青少年对于“家园”的认同感达到了统一。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变成自强的动力,各族青少年将宝贵的文化自信,变成每个人心中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将其不断滋养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并因此洋溢着沟通各民族少年心灵的清新、温暖的气息。每一个民族的同学都有着鲜亮的地域、民族色彩,有着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内高班,为祖国和人民带出了一个英雄的集体。这就是历史理性撼动人心灵的力度。他们中产生了科学家、律师、援疆干部,他们全心全意地回报社会,无怨无悔地为民族和国家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成为各行各业中的真正英雄。
影片中每个主人公都圆了自己的梦想,文慧老师,点燃了少年心中的梦想,却燃烧了自己,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得到了每个学子对她的赤子丹心。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不仅表现为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而且更突出地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凝聚力等“软实力”的较量。因此,世界各国无不十分重视用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去教育年轻一代,培育他们建立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历史责任心为基础的国民精神和民族意识。实践证明,内高班成就了成千上万新疆各族青少年的光荣梦想,让广大新疆各族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已切实成为造福新疆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而这些惠民政策就是新疆教育的及时雨,对青少年的培养润物细无声。
(本文图片由蒋建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