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修明
(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贵阳 550025)
萨满文化与黔北傩文化的比较研究
庹修明
(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贵阳 550025)
中国原始文化主要是巫术文化。中国民间的巫文化有两大系统:北方的萨满文化和南方的傩文化。考察和研究现存中国北方和南方某些地区以其独特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巫文化的“活化石”,打开远古文化的储存库,对神学、心理学、社会学、结构学、宗教史学、哲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通过南北巫文化的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
萨满文化;傩文化;比较研究
对于萨满教文化圈的看法,世界各国学者历来有两种主要观点:广义的观点和狭义的观点。广义的萨满教文化圈观点认为,萨满教是广泛的原始宗教信仰,历史上的巫教也是萨满教。萨满教文化圈应该包括中国的东北、西北部,北欧及西伯利亚,美洲印第安人及太平洋岛屿、马来半岛的一些土著。这个文化圈把除了非洲以外的地域,基本上划入了萨满教的范围。狭义的萨满教文化圈观点认为,萨满教是原始宗教信仰之一,它的信仰地域主要集中在世界的北半球。萨满教文化圈应该包括:中国的东北、西北部,北欧北部及西伯利亚,美洲印第安人。这一观点与广义观点的区别在于:它排除了巫教以及其他一些原始宗教信仰[1]。
萨满教是流布于亚洲、欧洲北部寒带,东南亚、大洋洲以及美洲土著部落中的一种世界性的原始宗教。中国古代北方诸族.如匈奴、乌桓、鲜卑、柔然、高车、突厥、肃慎、挹娄、棘韬、契丹和女真等族都信奉过萨满教。我国属于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中,突厥语族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族,蒙古语族的蒙古、达斡尔族,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等,都普遍信奉过萨满教,其中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锡伯族等,及部分地区的蒙古人。萨满教信仰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
萨满教产生于原始社会。万物有灵是它存在的思想基础,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几个阶段。萨满教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有人类、动植物和无生命物,神灵的集体性和宗教仪式中的集体活动,构成了萨满教的原始特色。活动方式为祭祀、降神附体、跳神驱鬼、卜问神灵、施展巫术。其职能是为病人祭神驱鬼,消灾免祸,保佑人畜平安,祈求生产丰收,人丁兴旺。萨满教的形成和发展,对氏族制度起到了巩固和维护的作用。
“萨满”一词按满一通古斯语解释是“激动不安”或“疯狂乱舞”,并含有占卜算命的意思。这些含义集中用在“萨满”身上,就成了巫师专有的名称。各民族“萨满”名称虽然不同,但都是本民族的巫师。萨满是古代社会中作为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之间的交往者,人和“神”之间的中介人,因此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享有一定的权威。
萨满以氏族或家族为单位产生,每个氏族、家族都有自己一定数量的萨满。他们的产生多不世袭,而凭氏族祖神的“旨意”。通常,氏族老萨满死了,祖神或亡故老萨满的灵魂“附”在本氏族成员身上,新萨满就产生了。萨满一般要有如下经历:婴儿出生时未脱胞胎者、神经错乱者、久病不愈者,则被认为是当萨满的征兆。学习当萨满者要拜老萨满为师,春、秋季进行“领神”仪式,在老萨满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熟悉种种法事。如此3年,才可取得进行宗教活动的资格。大多数巫师均是在年轻时当上萨满的。
傩是中国巫文化的一个系统,源远流长,广泛流传于以采集和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原地区以及南部边远地区。傩祭在甲骨文金文里就有记载,也就是说早在2 700多年前,傩祭活动就在中原地区盛行了。《周礼·夏官》:“方相氏蒙掌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窒驱疫”。记述了古代巫师戴着面具施展驱逐疫鬼的巫术状况。
中国的傩文化一度“辐射”越南、日本、朝鲜半岛等周边区域,且影响至今,并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傩为原型的东亚傩文化圈。据学者研究,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傩便传入越南。至今,在越南农村仍然保持着具有浓厚傩俗习惯的傩娘淫祀、逐鬼杆、桃符舞等民间风俗习惯。而朝鲜半岛早在高丽时期,就实行与唐代显庆年间高度一致的傩制。而在韩国首尔昌德宫也收藏着约有200多年历史的大型方相面具。另据记载,官方大傩于唐中叶进入日本。时至今日,日本民间仍保留着具有东汉傩俗特征的“撒豆打鬼”民俗。据考证,这与中国西汉大傩的“洒播赤丸五谷”及东汉大傩以“飞碟雨骰”打鬼颇有渊源。
傩文化同样广泛存在于欧美大地。在希腊,每年元月的6日和7日,靠近保加利亚边界的男女青年带着山羊面具挨家挨户跳舞祈祷祝福,以达到驱鬼、祈求人畜兴旺的目的。据介绍,在欧洲奥地利、瑞士的一些偏远山区,至今有类似的民俗活动。另外,美国印第安和丕族的“可亲那”民俗活动及奥地利伽斯坦的“裴西特”民俗活动,也是祈福、惩恶以及祝福人畜兴旺的类似活动。即便是今天著名的“万圣节”,也是源于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为了把亡灵吓走,而进行的驱鬼除魔活动[2]。
傩戏是傩文化的载体,它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原始、古朴、独特的戏曲样式。在南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与土著文化融合,它找到了适宜其生存发展的土壤,得以传承至今。受其影响的民族有:汉、土家、苗、瑶、壮、布依、仡佬、彝、藏、白、门巴、羌、毛南、蒙古等民族。在众多民族的傩文化形态中,有的民族已发展为不同层次的傩戏,有的则处于傩祭、傩舞形态。
傩祭、傩舞、傩戏都是由本民族的巫师负责组织的,各民族巫师称谓不同,但其主要职能却是一致的,无非是主持祭祀、跳神驱鬼、禳灾纳吉。巫师是宗教职业者,又是傩舞、傩戏演出中的导演和演员。傩戏的演出,是由参与这一活动的一个群体来完成的。他们诵读的经书里,保存了本民族大量的原始文化。巫师的传承,一般是家传与师传相结合,一般要拜师才传法,传授方式主要是口耳相授,随师实践,巫师要求传承者要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良好的记忆力,并严格遵守傩坛规程与禁忌,尊师重道。
2.1祭祀与仪式
祭祀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要通过特定的仪式来实现。仪式如同命令的威力一般实在,参加仪式的人们要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面貌,达到对超自然力的制约。仪式是神话的戏剧化。马克思关于拜物教有一句名言:“被欲望燃烧起来的幻想使拜物教徒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没有感觉的东西’仅只为了满足拜物教徒的怪癖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特性”[3]。
萨满教的宗教仪式是跳神。跳神仪式基本上有3种:①跳鹿神。跳鹿神是萨满教的一种社会性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主要在春、秋二季举行。在每年春天的二三月份和秋天的七八月问份,他们都要选择吉日,为其家族和村中的人跳鹿神,消灾求福。跳鹿神后,即举行求子仪式,在求子人家中送子娘娘的背后,插上柳枝或用草作一巢形的窝,招引小儿灵魂降临。②治病跳神。治病跳神是萨满教的宗教仪式之一。比如,鄂伦春人有病就请萨满跳神来治。大致的程序是:萨满到病人家后,先把爱米(保护神)供在西炕上,然后燃木柴击鼓焚香,并胸挂保护神像,穿神裙,结腰铃,手执大鼓,眼睛半开半闭,口念祝歌,祈祷请神;萨满旁边站着甲立(二神),在萨满与病人间传问病根病源。或代替病人向神请求免罪;当病人身体由于病痛或惊骇而激烈动摇时,萨满即放下大鼓,挥舞大刀并向病人奔扑,以表将恶魔捉住而使魂归身。③领神跳神。领神跳神即萨满物色其接班人的一种仪式。萨满不是世袭的,他的接班人要在得过病的人当中物色,一旦被其选中,就专门进行跳神,学习击鼓、念咒和其他活动方法[4]。
萨满跳神的主要形式是舞蹈。萨满起舞,戴神帽,穿神衣裙,挂上腰铃和铜镜,手持神鼓,依鼓声节奏起舞,模拟巫师与妖魔搏斗和媚神娱神的情影。动作时而粗犷豪迈,时而果敢勇猛,时而和谐柔顺,刚柔合韵,配上光彩夺目的服饰及闪闪发光的铜镜,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萨满跳神过程中,还要穿插魔术、气功巫术,十分惊险。
傩文化的载体是傩戏。傩戏依附的傩祭活动,日前已集中到为愿主“还愿”,禳灾纳吉的形态。“还愿”是针对“许愿”而言的。某家有事,祈求神灵保佑,或“叩以戏文届时搬演”[5], 这就是“还愿”。“还愿”是热烈而隆重的祭祀民俗,傩戏就是在“还愿”的仪式中表演。仪式的繁简,根据“冲傩”、“还愿”的要求而定,内容多时要连续进行7天。贵州农村民谚:“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冲傩”是一种强制性的驱邪镇魔的手段;“还愿”则是媚神、娱神、祈福、延寿、禳灾的手段。
“冲傩”有3种形式:①太平傩——家宅不宁、人畜不旺、怪异作祟,冲太平傩;②急救傩——家人病重、久病垂危,冲急救傩;③地傩——奸淫行凶、偷盗诈骗,难以破获,冲地傩。
“还愿”也有3种形式:①寿愿——祈求高寿的吉愿;②童子愿——祈求生子的吉愿;③过关愿——祈求小孩平安成长的吉愿。
“冲傩”一般只举行法事,不演傩戏。法事内容为:开坛礼请、发文敬灶、立楼点兵、搭桥、放兵、安营扎寨、开红山、收兵招魂、上熟、造船、打火送神。德江有人把“请圣”“发文”“扎寨”“搭桥”叫做“阴戏四大坛”。思南等地也有叫“四大坛”“八小坛”的,各地叫法不完全一致,内容无非是请神、降神、送神的法事。
傩戏演出一般为3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和闭坛为傩坛法事,开洞后即演出正戏。开坛时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和“司坛图”(图1)。演出时,演员要净手焚纸、燃放爆竹。跪在台上叩首礼拜,用手蘸着米酒,轻弹于地.嘴里念着历代师祖的名字,以求保佑,宽恕演出中的失误。然后三叩首,待爆竹齐鸣之后,轮流喝下剩下的敬师酒,才开始演出。演结束,也要举行类似仪式。
图1 《开坛礼请》——请法水
傩戏的演出单位是坛。掌坛的“司坛”是有声望的巫师,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个坛少则六七人,多则十余人,全是男性。傩戏演出一般分全堂戏和半堂戏,全堂戏演出24出戏,半堂戏演出12出戏。正戏中插人的节目叫插戏,而把插戏放在正戏之后表演叫后戏。插戏主要是演出生活情趣浓郁、剧场效果强烈的折子戏,是傩戏中的娱人戏。24出正戏虽有娱人因索,但它的主题仍然在于宣传神道,为傩祭服务。为了展示傩坛神威,招徕信徒与观众。在祭祀与傩戏表演中,有时还要穿插种种巫术、特技、气功。如:“踩天刀”“上刀杆”“翻叉”“杀铧”等项目,恐怖惊险、惊心动魄。
2.2 神系与偶像
萨满教是一种以崇拜祖先为主的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多神系统。
萨满教的“神”,大都有自己的偶体或偶像。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实物,游猎的鄂温克人的“熊神”以一公一母幼熊皮为其偶体。②石偶,赫哲人的古老的神“卓碌玛法”和“卓碌玛玛”神系石偶;达斡尔人古老的“霍列尔”神的偶体中有一种怪兽形的石偶。③木偶,多见于鄂伦春人,赫哲人中尤为普遍,削木为偶,以神种之不同有人形和兽形多种。④偶像,分纸上绘制的水画像和布上剪贴的像两种,达斡尔人中最为普遍,出现的年代最晚。
傩文化神系形态相当庞大混乱,有自然神祗,但其丰体已演进为人为宗教里的神祗神柢,儒、释、道系的神祗都进入傩坛,特别是巫道系统的神祗神柢更居主位。傩坛神系和偶像,可从傩坛“三清图”“司坛图”“香位图”中神头和面具上看得很清楚。
三清图和司坛图——开坛时傩坛要设置香案,挂上“三清图”“司坛图”,中堂上供奉的神祗是“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据说是周代的3个谏官,是宋真宗把他们封为“三元”的。我国有些少数民族把“三元”作为崇拜对象。有的巫师说“三元”即“三清”,是上清、太清、玉清.也就是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行傩者多自称老君教,即道教。“三清图”是用彩色绘制的儒、释、道(巫)神谱,密密麻麻,洋洋大观。“司坛图”则是历代祖师谱。
神头——傩神,即傩公、傩母(东山圣公、南山圣母)二尊木偶,面涂红、白色,身着红袍,为供奉于傩坛神案上的祖神。关于傩神的传说很多,大都与洪水泛滥、兄妹成婚有关。
傩坛面具——傩戏演出要戴上木制面具,它是傩戏里突出的艺术特色,也是衡量巫师在宗教活动中的地位标志。傩戏面具与一般面具戏里的面具是不同的。一般面具戏里使用的面具,只是一种演员化妆手段,而傩戏面具则是作为神祗看待的。民谚:“戴上脸壳就是神,放下脸壳就是人”。正戏演出前,巫师要用一个大簸箕,上面放着面具,用钱纸盖着,由掌坛师请戏(搬请面具),每请一个面具就用酒相敬,并念一段祷词。傩戏里常用的24个面具,代表傩坛里的24个神,因此有24戏神之说。思南等地的24神面是:唐氏太婆、开路将军、扫地和尚、地盘业主、点兵仙官、关爷、周仓、引兵土地、押兵仙师、催愿仙锋、干生八郎、秦童、刘高、卖酒王婆、李龙神、柳三、杨泗、判官、钟馗、二郎神、梁山土地、开山猛将、龙王、龙女。傩戏里的面具,大都有一个传说故事,说明来龙去脉,十分有趣。
香位谱——是供奉各路神祗的香位(牌位),从香位谱可以具体看到傩坛神系及其排列。
2.3神饰与法器
萨满教巫师使用的服饰与法器,是萨满与神联系的媒介,主要有:神帽、神衣、腰铃、铜镜、神鼓、神杖、神刀、神绳、神标、档士等。
神帽——用铜条或铁条做成帽架,架顶有一圆形铜片,其上安有一副带叉的铜制鹿角,两角间立一铜鸟,系萨满所领之神。帽架内缝上黑色绒帽罩,两侧有布带系于含颈下。铜角上拴着各色布条或绸绫,垂于腰背。布条绸绫是族人请他们跳神的酬谢品。神帽四沿坠有珠串或黑丝绶,用来挡住萨满上半个脸庞。新萨满3年内在宗教活动中尚无资格戴神帽,只用红布包头。3年后,戴上有三叉角的神帽。帽架上鹿角叉数的多少,标志萨满的资历和通神能力。大凡参加过一次“奥米那楞”集会者,鹿角增加1~2根,一般以12叉为最大[6]。
神衣——以达斡尔族、萨满的神衣最为华丽精致,其重量可高达75 kg。神衣以熟软的犴皮做成对襟长袍。领口至下摆,钉有8个大铜钮,以象征8座城门。长袍左右襟中部,各钉30个青铜小镜,以为城墙的象征。背悬4小1大青铜镜,大者为“护背镜”。衬衣前佩悬一个中型青铜镜,为“护心镜”。袖筒及袍子左右下摆各佩绣有花状的3条黑大绒,以示萨满的四肢八节,并于左右下摆的每一绒条上钉着l0颗铜铃(共60个),象征木城之墙。肩部落有布制2只小鸟,雄左雌右,据说是萨满的使者,长袍背面腰以下部分的条裙,绣着日月和松树下站鹿的飘带,上下两层共24条,上层12条飘带代表12种树和飞禽,下层12条飘带则为12个月的象征。长袍外套神坎肩上嵌有360颗贝壳,以示一年之日。袍两侧胯部,各垂长约二尺许(约66 cm)的9个细皮条,名曰 “阿萨朗”。这些皮条的综合处上系有铜铁制作的、形如勺把的小节物9个。
神鼓——在萨满诸多神器里,神鼓有着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是萨满驰骋阴问鬼魂世界的乘骑。神鼓种类较多,主要是单面鼓与双面鼓。
神杖、神刀——种杖下端用楞尖铁包头,上端饰有铜人,铜人嘴里有活动的轮钱,挥动神杖能发出响声。神杖和铁质神刀的木柄讲究缠以蛇皮,据说它们是同鬼神打交道的武器,有的萨满还有108颗珠子串成的念珠,祈祷时挂在肩上。
档士——是萨满记录自己宗族祖神或拥有其他神灵数目的一根类似尖状的四楞木棍。四楞代表4个方向,每楞刻许多缺口,每一缺口表示每一个方向的一个神灵。据说凡被登记上“档士”的神灵,就不能离去,永为萨满工作[7]。
傩坛和傩戏里使用的神饰和法器(傩戏服装道具)(图2),巫师把它概括为:旗、冠、衣、裙、角、卦、杖、令、牌、水、刀、鞭等。与萨满使用的神饰与法器相比,要简单得多、生活化得多,并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戏剧性。服饰主要有法衣,一般为白底子,红色图案,青布镶边。法札,也叫法帽,一般用布彀或牛皮制作,上有雕刻的空心图案。“三清札”正中画有“三清”神像,“五岳札”则书有“五岳”神像。战裙,是一种用花布制作的类似围裙的服饰,中间有衩口,便于交战跳跃。马衣,是一种兵卒穿着的红色短褂,背心是白色日月图案。绿绣花便衣,一般为青、蓝色,有一排彩色绣花花边。武将以穿战裙为主,上身为一种简单土布彩绘铠甲,背上有一插袋,内插三角令旗四面,凤尾数支,马鞭一条,虽然简单,但仍不失之威武。
傩戏里使用的道具不多,且简陋短小,武装使用的刀、枪、剑、弓等均为木制,便于小场地施展。在外戏演出中偶尔根据剧情,也有较为精致的道具出现,如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大刀、《钟馗戏判》中的斩妖剑之类。傩戏里所需生活用品道具,均就地取用,无需置办,没有严格的要求与规范。
图2 傩坛法器——牛角
牛角和师刀,是巫师最常使用的法器,也是傩戏演出中具有特殊音响效果的乐器。牛角吹出来的声音,基本上没有旋律,只有两个音高,通常是在一个小二度上进行,由高及低发出颤音,给人以森严悲壮的乐感。师刀舞动时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给傩坛和傩戏表演蒙上一层宗教的神秘色彩,造成一种浓郁的巫术活动气氛。
傩坛神饰和法器,充满神秘色彩,巫师们说:“三桥王母制裙子,大法先师制法衣,三清制皇帽(头扎),大道高尊制锣牌(牌带),祖师制师刀、宝剑、水碗,吴杰大道制锣鼓、砚牌、卦子、马鞭,吴童大帝制神棍,金角甫师制牛角”。傩坛法事里的唱词,对神饰、法器来历及用途都有交代,颇具神话色彩。
2.4法术与占卜
法术和占卜,是萨满与傩坛常常使用的两类巫术,使用这些巫术,一是为了提高巫师地位,证明通往神界并非易事,在信仰者的心理上产生强烈反应,招来信徒与观众;二是向妖魔鬼怪显示巫师法术无边,向他们提出警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巫师有驱鬼镇邪本领;三是区别真有“本事”的巫师和无能的巫师,对巫师现场考验。
萨满使用的法术与占卜,具有地方性与民族性。达斡尔族萨满法术主要有“走铡刀”“踏铁鞋”“结红带”“走火池”“舌舔红熨斗”“翻滚石磨”等。
鄂伦春族萨满的占卜巫术的物卜,最常用的是烧灼豹子的肩胛骨,其次还有抬枪、照镜、祭“别亚”神、跳笊篱姑姑、立筷、立卵等。
傩坛法术与占卜,名目繁多,举例如下。
“踩刀”是还“过关愿”仪式中进行的法术,分“踩天刀”与“踩地刀”两种。
“翻叉”是在傩戏里驱赶魔鬼的表演。据说很远古时举行“翻叉祭”,要用童男童女祭祀,后来才用杀鸡取代。表演时,巫师要用12把钢叉向另一个代表魔鬼的巫师投掷,目标是喉管、头部、胸部、胯部,对方要用单手相迎,准备接住,稍有失误就会丧命。
“杀铧”也是傩坛法术,巫师可以光着脚在烧红的铧口上站立、行走、口衔;还可以赤脚在烧红的铧口上摩擦,然后把受热的脚板放在风湿病人的腰部治病。上述法术,一般都要在禀师、迎神、打卦、用讳、用诀后,才能付诸行动,并有若干禁忌。
符咒法术,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作为语言灵物崇拜达到极端之后的产物。“符”是看上去似懂非懂的图画文字,可是在迷信者看来,可避邪、可自卫。“咒”是口头语言,但已不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它有专门的用途,在实行咒语的人们看来,它具有无比的威力,能与鬼神打交道。符咒在傩坛法事里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小傩坛都离不开它。
傩坛法事“请神”“送神”“勾愿”“开洞”等,都要占卜,占卜的主要形式是打卦。“请神”仪式中打一个喜卦(顺卦),表示神灵已请到位。正戏“开洞”中打个阳卦,表示洞门已开,可以演出;打个阴卦则表示洞门已封。演出中的一些禁忌,也是由占卜来决定。
2.5小结
从以上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祭祀与仪式、神系与偶像、神饰与法器、法术与占卜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它们的共同性主要是:
第一,驱邪纳吉,是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共同的基本功能,而实现驱邪纳吉的主要手段则是“跳神”,巫师(萨满)在“跳神”过程中,扮演人、鬼、神的中介和担任祭祀仪式的主持人;
第二,萨满文化与傩文化,都是由原始宗教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两种文化有着共同的世界观——鬼神观念;
第三,萨满文化与傩文化都有祭祀仪式、偶像崇拜、巫术表演。
萨满文化与傩文化均属于巫文化范畴,因此,在本质上必然具有很多共同性。但是它们属于巫文化独立的两大系统,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是:
第一,渔猎社会的流动性和农业社会相对稳定性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可以分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萨满文化属于前者;傩文化属于后者。萨满文化产生在北方阿尔泰语系诸多草原渔猎民族中;傩文化则源于中原,主要流传于南方农业民族中。由于渔猎社会的流动性和农业社会的相对稳定性,必然在两种文化形态上产生影响,呈现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的流动性,促使萨满文化里出现氏族、家族的保护神,萨满的传承必然具有氏族性、家族性,而祭祀活动也具有集体性。农业民族生产生活的相对稳定性,在傩文化中则无保护神现象,巫师传承则是家传与师传相结合,祭祀活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个人或家庭)。两种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还具体地表现在神系、神像、神饰、法器、占卜等方面。
第二,信仰发展嬗变的差异。萨满文化与傩文化都是古老的原始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延续至今。萨满文化至今仍然保存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浓厚特点,从现存的形态上看,仍具有明显的自然宗教性质,虽然后期也受到了人为宗教,特别是喇嘛教的影响,但并未与人为宗教合流。傩文化虽然也源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自然宗教,进入阶级社会后,它虽然仍就保存了上述信仰的某些遗存,传递着古代巫文化的某些信息,但它明显地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并与道教合流,形成民间一种独特的与民俗结合的信仰。
第三,传递文化信息载体的差异。巫文化是原始文化。今天我们了解、研究原始文化,仅仅依靠古文献和考古发现是很不够的。萨满文化与傩文化,以其“活”的形态,为我们传递着大量原始文化的信息。萨满文化的载体是祭祀与舞蹈;傩文化的载体则经历了傩祭、傩舞的发展过程而嬗变为傩戏。傩戏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它不仅储存了原始巫文化的信息,而且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交流渗透,保存了比萨满文化更多的信息量;而萨满文化则在保存巫文化形态上,比傩文化更具有原始性。
第四,面具使用与其地位的差异。面具是傩文化的典型特征,在傩坛和傩戏表演中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是衡量巫师在傩仪式与傩戏演出中地位高低的标志。面具是“神”的化身,故称“神面”,戴上它就进入了“神”的世界。傩祭、傩舞、傩戏的全过程都离不开面具。萨满“跳神”一般是不使用面具,但在一些祭祀活动中,萨满也戴面具,如鄂温克萨满“跳神”有时就用面具,满族有的萨满祭祀中的大鬼小鬼就头戴面具。萨满“跳神”不像傩坛那样普遍使用面具,只在与鬼打交道时才使用。作为萨满的人与神中介的神物,主要受到重视的是神衣、神帽、法器,面具并不太重要。萨满的神衣、神帽、法器,比起傩坛里的这类神物,要考究、精致、神秘得多。萨满重神饰,傩坛重面具。
第五,传承方式的差异。萨满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封闭性。萨满的传承多在本氏族、家族内秘传,并经过认真挑选考验,才能获得职称。傩坛和傩戏的传承,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口耳相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傩戏演出还可临时搭班、客串。萨满传承的封闭性,使它至今仍处于原始宗教形态,人为宗教很难对它进行渗透,因此,它的消失越来越快。傩坛传承的开放性,使它易于接受各种人为宗教的影响,并不断吸收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发展成为傩戏。
作为中国民间巫文化的两大系统,萨满文化与傩文化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其外部形态均是人们为驱鬼逐疫、祈福禳灾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其信仰心理均为一种鬼神崇拜,是对一个庞杂的民间神灵体系的虔诚信仰;其祭仪主持人,虽名称相异,但职司和文化功能却大致相同,均有“通鬼神”的本领且能歌善舞。然而,由于萨满文化与傩文化所处的地域不同、各自的生存模式不同,特别是各自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所以导致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个性特征上的差异,这在神系、神像、神饰、法器、占卜、表演风格、传承方式、祭坛布局等各个方面均有明显的体现。深入比较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异同,全面认知它们作为南北古巫文化“活化石”的特殊价值,对神学、心理学、社会学、结构学、宗教史学、哲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赵志忠.中国萨满教[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2-3.
[2]唐红丽.傩戏·傩舞·傩面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 29(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13.
[4]刘建国.关于萨满教的几个问题[M]//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编.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一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23- 33.
[5]黄家服,段志洪主编:中国地方志集成[M].成都:巴蜀书社,2006.
[6]蔡家麒.中国北方民族的萨满教[M]//段丽萍.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2- 30.
[7]鸟力斯·卫戎.达斡尔族的萨满教[M]//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编.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一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18- 13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haman Culture and Nuo Culture in Northern Guizhou
TUO Xiuming
(Southwest Nuo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Chinese primitive culture is mainly the witchcraft culture. There are two systems of Chinese folk witch culture: northern Shaman culture and southern Nuo culture. Investigating and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lining fossil” witchcraft in northern China and some southern area is meaningful to theology. Psychology, sociology, structure, religion history, philosophy, medicine, aesthetics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y comparing the witchcraft culture in northern & southern China.
Shaman culture; Nuo culture; comparative study
K289
A
庹修明(1935-),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傩戏、傩文化 。E- mail:nuocultur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