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博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简述猪瘟研究进展
尹春博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猪瘟(CSTV)是一种高接触性、高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猪瘟不仅导致猪只的死亡现象频发,而且严重影响了其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世界各国间的猪只贸易往来,因此,研究猪瘟病毒的流行特点,对症下药,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方案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对猪瘟临床特点及传播方式展开研究并就目前控制其疫情发展的研究方法展开调查并归纳总结。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 r,CSF)是由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的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和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其病毒(CSFV)是一种遗传学和抗原性具有多样性的相对稳定的RNA病毒,其病毒粒子近似于球形,直径均为70nm左右,由三种结构脂蛋白囊膜所包裹,内含40nm的对称致密核衣壳。病毒基因组是单股正链RNA,长约12.5kb。研究表明,猪瘟病毒的存活状态与外界环境的多项参数有关。
根据感染猪只的临床症状其特征表现,可将猪瘟分为7种不同程度的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持续感染型、温和型以及复杂感染型。
2.1 急性型
最急性型猪瘟常在首次感染的猪场内发生,其潜伏期较短,一般为2~3d,而死亡率高达90%以上。发病猪只会突然死亡;未发病猪只则出现持续高热、全身痉挛、四肢抽搐、食欲下降、精深积郁、眼睑膜充血等临床症状;同时在内脏、黏膜等全身多处出现血斑或血点,无其他明显的病理变化。
2.2 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强毒引起的常见型感染病,其潜伏期为3~5d,死亡率一般为60%~80%,感染猪只通常在感染后1~3周内死亡。感染后的猪只体温持续升高可达41℃,初期出现不食、低头垂尾、鼻黏膜与眼睑膜发炎等症状,便秘,排泄物伴有血丝。后期出现腹泻,粪便呈灰白色且带有血液、黏液,甚至出现便血等严重症状,同时病猪鼻端、耳后、腹下肌、四肢内侧等多处出现面积不等、指压不褪色的紫红色出血斑和出血点,此外,公猪包皮内会积有尿液,挤压时,会流出白色浑浊液体,伴有恶臭[5];少数病猪还会出现痉挛、惊厥等神经症状。急性型猪瘟的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典型的败血病症状,病猪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呈紫褐色,下颌、肺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出血最为严重。特征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脾脏,梗死灶大多位于脾脏边缘,病灶为暗红色,大小不等,同时出现心包积液、心急松软等病变。
2.3 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猪瘟主要出现在饲养管理差的猪场或猪瘟常发地区,其病程多为3~4周,发病病猪体温在40℃左右,猪只的出血病变及其他症状与急性型相比较为缓和,但容易产生猪副伤寒、猪肺疫等并发症,常因衰竭死亡,病死率约为30%~40%,未病死猪常转为慢性型病症。此类型猪瘟病变较轻微,常出现于肾脏、胆囊、淋巴结等处,而肺炎与坏死性肠炎的病变较明显。
2.4 慢性型
慢性型猪瘟常出现在防疫工作条件差的猪场,其病程常为一个月以上,病猪体温无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消瘦、贫血、食欲下降、嗜睡、精神萎靡,部分病猪还会出现皮肤坏死、干燥脱落等症状。慢性型猪瘟感染后很难恢复,其病理变化为部分主要器官处出现针尖头形状的陈旧性出血斑点,肠黏膜表面出现多层纽扣状的黑褐色或灰褐色溃疡[6]。
2.5 持续感染型
持续性感染型猪瘟多出现在未净化或有猪瘟流行病史的猪场,其临床症状较不明显,病毒长期存活于猪体内,使猪只持续向外排毒,是我国猪瘟感染的重要传播源之一。持续性感染猪瘟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产出外表健康的带毒仔猪,除病发死亡的仔猪外,存活的便成了新的传染源,长期带毒排毒,甚至感染同居的易感猪。感染此类型猪瘟病毒的猪只无典型病理变化,仅在部分组织器官处出现陈旧性的针尖状血斑或坏死灶,扁桃体、腭处出现溃疡、出血等症状,还伴有淋巴结、胆囊肿胀等病症。
2.6 温和型
温和型猪瘟又称非典型猪瘟,病势较为缓和。带病猪只食量减少、长期便秘,口腔黏膜出现溃疡,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病猪的末梢皮肤出血坏死,发病猪只通常发育停滞,因而仔猪死亡较多。感染该型病毒的猪只无明显病变症状。
2.7 复杂感染型
复杂感染型猪瘟病毒一般是由猪瘟病毒和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多种病毒混合的多重感染病毒。此类型病毒易造成猪只的组织器官出现多种并发症状,猪只四肢及皮下等部位出现大面积出血点,常出现混合感染的其他病毒病变特征。
猪瘟的近距离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及隐性带毒猪,而猪肉以及猪肉制品则是猪瘟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猪瘟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然传播、引种传播、妊娠传播、疫苗传播、机械传播6种。
根据猪只在全球各地区的饲养状况、猪肉的国际贸易趋势以及猪瘟的流行情况显示,全球五大洲均有猪瘟病毒在传播,特别是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猪饲养总量占全球总比的70%以上;欧美的养猪业也很发达,是全球猪只与猪肉制品的主要贸易关口。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广泛应用,目前国内的猪瘟流行状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新的感染现象不断出现,流行趋势日益复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散发流行,流行范围更广。
(2)发病猪群幼龄化,持续性感染较为普遍。
作者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年我国部分地区的猪瘟感染情况,详见表1。
4.1 临床诊断
猪瘟病毒的临床诊断通常是根据猪只病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析来进行判断。该检测方法的主观依赖性较强,操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此外,由于当前猪瘟流行特点的变化,其临床症状或不甚明显,或与其他疾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从而造成了临床诊断的难以操作性和不可靠性,其实用性已经大大降低。因此,当前猪瘟的检测技术更偏重于实验室检测。
表1 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感染情况调查表[14]
4.2 实验室检测方法
猪瘟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常规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基于分子生物学、基因学而发展出来的新型检测方法。
4.3基因芯片检测技术
基因芯片指的是在很小的载玻片等载体上,以大规模队列形式有序排列着大量的寡核苷酸,每个核酸分子都固定在芯片上可找寻的特定位置上,可以反映芯片上大量的拷贝互补信息,如基因表达谱鉴定,DNA序列测定,基因突变体检测分析等。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用于大规模猪瘟病毒检验检疫,是一种兼具预测、诊断等传染病临床处置功效的新型检测方法。
虽然目前猪瘟病毒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态势已经有所抑制,但随着病毒的变异以及多病毒交叉感染,一些国家和地区又出现了猪瘟复发的趋势,典型与非典型病毒、隐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同时存在,且疫苗免疫失败现象频发。如此严峻的形势对猪瘟病毒免疫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高效、安全、能正确区分免疫和感染猪只的新型疫苗的研制工作已迫在眉睫。
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