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秀霞+++缪仲阳
【摘要】立定跳远是小学阶段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如手脚配合不协调;单脚起跳,蹬地无力;腾空没有高度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而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练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如何巧用沙包教学提高学生立定跳远成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规范学生各阶段的动作。
【关键词】沙包 小学中低段 立定跳远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5-01
本文笔者总结实际教学经验,一改传统的教学形式,通过运用沙包这一简单的教具,采用游戏、比赛等多元化的形式来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求,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扔沙包
1.起跳时向前扔沙包——协调手与脚的配合
方法:练习的学生手持一个小沙包,在完成预摆动作1——双手向前上方摆,2——双手向后下方摆,3——双脚起跳的同时将手中的沙包向自己的前上方扔出去(但是强调必须在起跳的同时将沙包扔出去),比一比谁扔得沙包远?
作用:首先笔者不再采用传统的原地扔沙包的动作,而是要求学生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双脚起跳的同时将沙包由下往自己的前上方扔出去,并比一比谁扔得远?这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比赛的竞争意识。这样在练习时学生为了能让沙包向前扔得更远,在起跳的同时手臂必须要向前上方用力摆动。这一动作的练习有效的解决了立定跳远练习中双脚向前跳时手臂向后摆或者不摆的情况。
2.起跳时向上扔沙包——加大手臂摆动幅度
方法:练习的学生手持一个小沙包,在起跳的同时用力将沙包向自己的上方扔出去,比一比谁扔得沙包高?
作用:通过“扔沙包比高”这一游戏比赛,练习的学生为了能将沙包扔得更高,在起跳的同时手臂势必要用力由下向上摆动,由于身体、手臂的惯性作用,肩关节、肘关节都向上提拉,上肢的摆动幅度增大了很多,整个身体也舒展了不少,有效的解决的了立定跳远过程中手臂屈肘的问题,学生在立定跳远过程中手臂上摆的幅度和力度明显大了很多,对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夹和垫沙包
1.双脚夹沙包跳——掌握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方法:练习的学生在两脚中间放一个沙包,根据立定跳远的动作进行练习,起跳后沙包必须跟着脚一起移动,比一比谁能在落地后沙包还夹在两脚中间?
作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没有一个直观的评价方法,学生对自己在起跳时到底有没有单脚起跳并不是很清楚,常常出现自己单脚起跳了却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但是通过双脚夹沙包起跳这一练习,学生可以根据沙包有没有掉落这一直观的评价来检测自己到底有没有单脚起跳,如果沙包掉落,说明要么双脚用力不均匀,要么双脚没有同时起跳,评价方式简单、直观,但是作用却非常得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评自练,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加强了同学间团结合作的意识。
2.将沙包垫于脚后跟——体会重心迅速前移
方法:练习的学生将一个小沙包垫于脚后跟处,以前脚掌着地,在摆臂的同时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压在前脚掌上,这样一来在起跳时小跳的现象便少了很多。
作用:通过脚后跟踩沙包这一练习,人就像站在了一个小的斜坡上,在摆臂起跳的同时身体重心全部压在前脚掌上,有效的解决了重心没有移动或者前移不够的情况,纠正了学生起跳时的犯规动作。
三、扔和跳过沙包
双脚夹沙包扔过体操垫——提高收腹腾空动作
方法:练习者用双脚夹住小沙包,在跳起的同时将沙包用力向前上方扔出,并扔过竖立成A型的体操垫,同时练习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高度进行挑战练习,比一比谁扔过的高度最高?
作用:在这一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能将夹在脚上的沙包扔过叠成A字形的体操垫,在起跳的同时双腿便会有意识的向上抬起,形成立定跳远的收腹、举腿动作,有效的解决了立定跳远中的“平直”现象和起跳后立即落地现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精简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外,合理、有效的利用体育器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中笔者利用小沙包这一教具,将枯燥、单一的技能教学通过小沙包这一器材转变成了一个个的游戏和比赛,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成绩。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玩”,打造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文琼.立定跳远摆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学,2011(10)59.
[2]陈丽青.关于纠正小学低段立定跳远小跳现象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20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