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语文教师职业化转型

2016-11-21 15:21黎亮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转型

黎亮

内容摘要: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瓶颈越来突出。很多高职类院校已经将“大学语文”从公共课必修类课程演变为选修课程或者直接取消。语文课的危机也是作为语文教师自身的危机,需要积极面对。立足于语文教师所面临语文教育之现状,就语文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努力重塑语文教师之新形像,找到语文教育与教师契合点,最终实现语文教育蜕变,让语文教育与语文老师重新迎来春天。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育 转型 专业发展

高职教育的一个理念就是要够“用”。以“用”为基础,高职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必须有所改变。在高职教育中要拥有高职教育新理念、新思路,在实践探索中用新思路寻找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自身也必须进行自我职业能力提升与素质拓展。下面我将语文教学课程之经验结合高职教育新理念、新思路谈谈公共基础课中语文教师职业化转型与教学的创新思索。

一、语文教育已经到了瓶颈,需要方向,需要突破

语文教师的教育转型是语文教育的必然,是语文教育突破教育发展之瓶颈,为学生带去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的必然!语文教师的转型必将影响到语文教育体系发生更要改变,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相关制度、课程结构、课程实施都会作出相应的改革。

文学之教育在教人思索,文学之教育在教人欣赏,文学之教育在教人明白!然而我们来走进传统的语文教育课堂,来看看我们千篇一律的教育,看看我们如何教授学生。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我们的老师将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给简化了,简化成了只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少了人生的思索,少了准则的教导。于是出现的状况就是我们古人早已描述之情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究其原因,我们的教育变了,人心失去约束、教导,人的成长也自然变了!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一些不对,我们开始希望建立一个自律的文化:自我调节(管理)的文化、一个合作的文化:平等、响应、共享;一个创新的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欲望;一个开放的文化:公开、公正、公平!我们应从根本上来纠正我们以前的错误。

我们古人的语文教育是一身而数任:教语文也就是教思想、教社会,了解自然天地万物,无所不包,这种多功能融合为一身,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看起来我们没有一个真正严格的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但我们的教育又以语文作为教育根本,产生无数的大师,无数的泰斗:前有司马迁、陶渊明,中有李白、苏轼、张居正,后有施耐庵、曹雪芹。这些人既是文学家,同时还有另外的身份:思想家,甚至于政治家。他们的著作无一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显示人生的厚重;他们中某些人的作为、主张至今还影响着国人思想!到了1904年,我们将语文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对于这门学科我们称过“国文”,后我们又称“国语”,再后我们称之为“语文”。称谓之改变显示着我们对语文这门学科寄寓着厚望,我们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知识,带来智慧!但真实情况是从1904至今,语文这门学科面对的既有鲜花掌声,同时也有批评责骂!拥有巨大希望的同时,我们的失落或者说失望在一步步加深。语文教育之现状是无论中小学,还是高等学府,我们的语文教育质量很差,学生的语文水平很低。100多年的教育,沒有越来越好,反而是学生文学水平每况愈下,岂不是咄咄怪事?

我们都认为:教育之好坏,在于教师!要谋求教师教育之状况根本改变,那我们就潜下心来仔细思索,在纷繁复杂的千年语文教育中寻找根本性问题,找到解决之道。

二、语文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制度、规范运作

语文教育不是临时性的任务,不是额外负担,是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日常管理的组成部分。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01年开始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了出台了新的语文课标准。标准的出台让我们明白国家希望制度的出台能够更好地引导语文教育及教师走上健康、良性地发展道路,语文课堂开始有了新气象!但是我们也很快看到部分语文课堂出现了误区:我们的课堂出现了反文本,去知识化,过度依赖多媒体等一系列情况。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真是所谓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新课标认为:学生对语文的反映应该是多元的!学生会依据自己的经验、知识面作出自己对语文材料的解读。而教师这个时候扮演的角色不是裁判,不是领导,不应强加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是一位引路人!他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索,尊重其基于知识、经验作出的综合判断。如新时期教育中朱自清的经典篇目《背影》。通常我们谈到这篇文章时都是赞扬父爱厚重。但在新时期,学生思维开阔,跳跃性可能比较大,他可能第一要素联想到的不是父爱如山,而父亲在离开时违背了交通规则。那我们的教师面对学生如此疑问之时,是不是要呵斥,斥责其少不更事,幼稚无知呢?学生的每一次联想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我们其回答中都可以看到学生在思考,他在用他的人生经验,知识储备进行联想、思考,这种行为的本身就是教育在进行,我们如果贸然去否定,那么就扼杀了一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这种扼杀一次次的积累,那么课堂必定走向沉闷,答案变得单一,学生千人一面,众口如一。

我们新课标是从三个维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工方式。这一方式我们看到在整个教育中,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影子。传统的课堂是老师操纵着课堂,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填鸭式教育”。

三、新的语文教育还应该建立诊断与改进制度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要发展,语文课堂有春天,学校有着重要责任。学校要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完善制度,努力自我提高。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成长将成为一句空谈,教师丧失前进的动力,教育也就失去活力,就更不要谈论什么课堂中对学生的培养,什么多种教育方式了。学校之根本在制度上要做到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对教师继续教育、深造要进行分类指导推进,建立完备的数据系统,形成有据可依的制度支撑,让教师的发展走上良性、健康的改道道路。同时实施分层次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精英人才),建立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可选择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实施分流。当今时代,各种知识产生、发展都很迅速。信息化社会一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模式,同时也对我们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单一,主要是老师和家长。现在电子媒体充斥于我们的生活,学生获取知识途径丰富了,教师必须做出改变,而如果单纯指望教师自身作出改变,很显然不切实际。这个时候制度的约束性与规范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从制度上去要求、指导教师从教书匠向反思性学者、教育者的身份转向。而这一过程是艰难的,它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进行更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这种更新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作保证。

四、教师转型需要包容,兼收并蓄,它最终的考量是人才的培养

教师转型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看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大道至简:教书育人以制度为舟,攻伐学生之心为上,以师法同道之长为要,以强大自身之基为本,因此,教育之根本既在教师,也在于一个完备的教育制度。

语文教育要发展,语文教育必须要改革。

首先,语文教师必须继续保持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职责,为部分优秀高职学生未来的学历上升通道预留火种;必须适度推动浅层次的行业或者说技能教学改革,为国家实现2025中国制造提供语言工具。过度偏废文化传播及承载功能的公共语文课程改革,将阻断高职高专学子的职教学历上升通道;过度强调语文行业化的高职高专公共语文课程改革,将使学生脱离传统文化基础,失去文化之根难以健康成长!

其次,我们的语文、语文教师要有包容精神。这种包容不仅体现在对不同学术观念甚至完全相反的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包容,也体现在教师之间对不同具体教育教学理念的包容,对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包容。正是这样的包容心态,帮助我们开阔了眼界,实现取他山之石、扬长补短、为我所用的个体需求,实现课堂的百花争鸣,还学生学习之自由,还思维之自由。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有的包容精神。

最后,我们要引起学术共鸣。我们不难发现,往往针对同一现象或问题,不同的人因知识结构、人生体验的不同,得出的意象、结论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反,例如我前面提到的朱自清名篇《背影》中一幕的理解;又如我们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的去向、改革、关于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学术界定等等。正是有这种种争议,我们才会努力寻求大家都能一致认可的方案、办法,我們才能在教育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现在,我们对语文教育的宏观认知是基本一致的,对语文课程教育转型所面临的现状及挑战的根本认识是一致的,对教育的生源现状和严峻趋势的认识是一致的。前进的道路充满坎坷,但这条道路关涉我们所有从事于教育人今天和明天的职业幸福指数。作为其中一员,我认为,学术理论的深入探究和教学实践的相互借鉴,正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活力引擎和思想源泉所在。教学教改法无定法,只要适合我们、能较为有效地解决我们一线教师具体问题的方法或策略,就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借鉴、尝试或者创新。我们需要不断开阔我们的眼界,深化我们对教育高屋建瓴的宏观认知,触发我们对教改模式的多维度思考,增强我们的专业危机意识和职业责任意识,我们的语文教育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培养出人才,培养出大师,我们的语文教育才可能有一个灿烂的春天,我们的语文教师也才可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