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所言“放权”不等于“放任”
本届政府积极推行简政放权并立下了减少政府审批事项达到1/3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凤凰网最近发表评论称,判断简政放权是否成功,不能光只看数字目标有没有达成,还要看企业和群众的实际感受。
文章指出,大量事前审批取消以后,政府部门并不是可以无所事事,而是需要转化为精心的事前服务,帮助企业、群众完成登记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李克强总理说的“放权”不等于“放任”,就是要求政府在放弃不该管的事情之后,要及时抓起该管的事情。如果只做到前者不顾后者,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刁难,是给民众出难题。政府职能改革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主动地投入改革实践,而不是将自己等同于算盘珠,要等上面“拨一拨”,才能“动一动”。
放开“用工限制”非国企当务之急
有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时提出
“应适当放开或者次第取消国资委对下属企业用工总额和工资总额的限制”。针对这种说法,环球时报发表文章称,国资委限制国企员工总量和工资总额也属正常,其必要性在于国企不应通过规模的无限扩张和更高的工薪成本来求发展和创新,而应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合理激励机制的建立挖掘潜能,将薪资向一线、能人倾斜。
文章称,过去只对国企进行产值和利润方面考量,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现在则需对竞争性国企的研发投入、科技创新产值占比、企业海外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更精准的考量,引导它们向创新型现代企业转型。
用城市建设模式建设乡村是错误的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目前召开,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仇保兴在会上表示,我们在乡村治理上犯了几个错误:第一,走那种殖民国家或者新大陆国家农业的现代化道路;第二,用城市建设模式来建设乡村,把乡村城市化,甚至把乡村消灭了;第三,用工业化的模式来改造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他认为,应注意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多样的国家,肯定有一条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村是现代化服务基点,一村一品是中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