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数学一直给人沉闷枯燥的感觉,所以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要讲究幽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有幽默的心境、挖缺教材中的幽默元素、运用幽默组织教学,本文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幽默性为中心,讲述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幽默性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幽默性,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数学与事物、与文化的联系,巧妙地运用修辞、情境、故事及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有趣、可笑的手段,直观、形象地描述和揭示数学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既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又能顿悟深远的道理。
一、提高数学课堂的幽默性的必要性
(1)开启智慧,提高质量。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在教师幽默的引导中,变得浅显、生动而有趣。幽默、风趣的语言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水平。
(2)激活气氛,调节情绪。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大不相同。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
(3)幽默处之,调控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有效学习的保证。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尊重儿童所以才约束他们。”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上课须遵守一定的纪律,但由于小学生注重力易分散,意志品质不强,教学中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以及外界事物的干扰等原因,难免会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上课走神、做小动作等现象。教师发现后,固然可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这时,教师如能运用自己的聪明幽之默之,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提高幽默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拟人法。就是将数学人格化。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与人的特征、思维、语言、活动等方面的联系,巧妙地将死板的数学当作鲜活的人来描述,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而且从中领悟知识。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更适合采用这种手法。例如,教学小数认识,我根据小数点的特征及移动规律,用拟人法编成这样的谜语进行教学:“圆圆身子个儿小,爱在数字脚边跑,跑到右边数变大,跑到左边数变小。”朗朗上口的儿歌,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让学生记住了小数点书写位置,知道了小数点移动规律。
(2)比喻法。就是用某些与数学有类似、相似之点的事物来比方要说明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根据某些事物与数学之间相类似的特点,用形象、恰当、有趣的比喻来说明,增强生动鲜明的表达效果。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记忆数学知识。例如,一年级教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我用打比方的方法,编成这样的儿歌来教学:“样子像箭头,帮助比大小,开口对数大,尖头对数小。”从生动形象的比喻、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学生愉快而轻松地记住了大于号、小于号,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3)夸张法。就是用夸大的方法来形容、表达或说明数学概念和原理。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某些特点、性质、作用等,采用言过其实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等描述和说明,启发学生想象,进而深刻理解。运用夸张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语言表达的力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例如,教学多位数认识,我夸张地说:“只要上帝给我0-9这十个数字,我就能创造世界上的一切数。”这一句夸口,不仅逗出了全班学生的笑声,而且使学生预见到数的千百万化,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数字组成其它的数。
(4)情境法。就是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呈现、说明抽象概括的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与其依存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巧妙地通过创设生动有趣典型的现实生活情境,具体、形象、生动地揭示数学内涵,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物,真切地感知数学,感悟数理。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教师告诉学生:小明放晚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数学书被同桌小华拿错带回家了。为不影响晚上预习,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数学书,请大家想想办法,讨论讨论。然后请同学们演示自己的办法。有的办法是小明到小华家去取书,有的办法是小华把书送到小明家,还有一种办法是:两人通电话约定同时从家出发,小华送,小明取,两人在途中相遇拿到书。同学们在笑声中轻松地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深刻地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内涵及其价值,比那种单纯为理解“同时”、“相向”、“相遇”等词语含义的演示,效果要好得多。
(5)故事法。就是用有趣、智慧的故事,揭示、说明数学概念、原理及解题思路。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选编生动有趣、富有智慧的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顿悟。例如,教学“几和第几”,教师讲了这样的故事:一天早上,一个小和尚一口气吃了3个馒头,当他吃完第三个馒头,打起嗝儿来,心想,早知道这个馒头能吃饱,起初那两个馒头就不该吃。同学们,你们评评看,小和尚的说法对吗?同学们听了都觉得很可笑,马上议论开了。有的说:“吃了3个馒头才饱的,前两个馒头不吃怎么能饱呢?”有的说:“如果只吃第3个馒头,那就只吃了一个馒头,不会饱。”同学们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很轻松地明白了“几”和“第几”的联系和区别。
(6)反例法。就是将错就错,用同样的错误例子启发别人认识错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故意模拟举出一个类似的错例,鲜明地暴露出其错误甚至荒唐的一面,让学生从这个反例中醒悟,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自行纠正。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教材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一盘桃有4个,猴妈妈要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4,但当问到分数1/4中的“4”表示什么时,不少学生认为“4”表示4个桃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者急中生智,将错就错,“如果这盘桃有8个,那么这4只猴就分得这盘桃的1/8啦。”这个鲜明的反例一出,不少同学马上发现了自己原来的错误,有的站起来说:“这个‘4不是表示桃子的个数,而是表示分的份数。”通过这个反例,学生摆脱了具体实物的“个数”对平均分的“份数”的干扰,比较深刻地掌握了“份数”与“个数”的区别,正确地理解了分数的含义。教师一个巧妙的反例,不仅使学生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启发学生另辟蹊径,自己找到正确的算法。
幽默的手法有这多种多样,除此之外,还有替换、错位,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不论运用哪种幽默手法,都应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同时还应该注意具有教育性。教学中运用幽默的手法,绝不能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搞笑、逗乐,也不能庸俗低级,给学生带来不健康的东西,更不能讽刺、挖苦、侮辱、打击、伤害学生。
三、总结
为使幽默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增加知识积淀,发展教育智慧,丰厚文化底蕴,熟悉幽默艺术,使自己具有很强的幽默感,敏捷的幽默机智,自如的幽默艺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幽默顺顺当当地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小学生才能在幽默的数学课堂里振奋精神,悦纳知识,开启智慧,猎取神奇。
参考文献:
[1]秦亚芳.亦庄亦谐皆数学——小学数学幽默教学艺术效应例谈[J].华夏教师,2014,S1:67.
[2]顾兴军.“一箭三雕”的数学幽默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181-182.
[3]张晓芳.数学幽默教法的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05,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