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

2016-11-19 01:19梁红燕
课外语文·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梁红燕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义务教育有了全新认识,开始重新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义务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小学生文字思维、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主体,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强加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已经势在必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因素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其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课堂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兴趣不足,课堂上表现出精力不集中。部分小学生表示自己在课堂上发言机会少,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活力不足,因此学习状态不佳[1]。

其次,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其教学理念和使用的方法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尽管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部分教师仍旧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自己作为课堂上的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同时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性地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答题上,忽视了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做题,不能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错误的认识。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其已经在教学中推行多年。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看到多媒体的真正价值,而是将其作为手写教案的替代品,将语文课堂变成了“课件播放”课堂,没有考虑到知识本身的特征,也忽视了学生的消化理解能力,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导致语文课看起来很丰富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收获太多知识。笔者认为,多媒体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考虑到知识间的联系性,尤其是在使用图片和微视频时,要保证其能够对知识起到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是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激发其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2]。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下载关于九寨沟景色的视频,时长控制在五分钟之内,然后下载一些图片备用。课堂一开始,教师充满激情的对大家说:同学们,我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如同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个微视频走进九寨沟。这样学生的精力一开始就被锁定在课堂上,并被九寨沟优美的景色所吸引。之后在学习关于五彩池、瀑布等景色描写时,再配上相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作者是通过何种手法用文字将美景再现。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到自豪,实景与文字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学会描绘景色的方式,领悟到文字的魅力。

(二)丰富教学形式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要想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就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形式,而是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丰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加强对文章的感悟。除了常用的分角色朗读课文之外,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式,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融入角色中去,深化对课文角色以及文章寓意的理解,与教师直接讲述相比,往往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名学生扮演狼,另一名学生扮演小羊。表演并不是对每个角色说过的话进行简单复述,而是添加进了个人感情色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表现在语气、动作甚至是表情上,这种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领悟到课文的寓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将发言权交给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将发言权交给学生。语文是理解和学习汉语的工具,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畅谈自己的看法,包括对课文中角色的看法、中心思想的理解等,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灌输给学生。课堂中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性格特点以及组织能力等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开阔思维,最终汇报讨论成果。要允许学生质疑自己的观点,不能盲目否定学生的看法,否则会挫伤其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段,学习中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赞扬往往要比否定、批评的效果更理想。总而言之就是要将发言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这门学科,激发其学习兴趣[3]。

三、总结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学理念和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同时将发言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范围,发挥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勤洁.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声——发挥课件优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

[2]陈俊枫.学生参与意识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J].基础教育研究,2014(13).

[3]侯江.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14,12(14).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