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澜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想办法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朗读的基调
要读好一篇课文,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好朗读的基调和语气。
如,《西风胡杨》一课,文章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深厚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朗读基调是深切的同情和赞美,语气是深情豪迈的,语调是激昂凝重的。朗读时,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如“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这句话中,“悲壮”一词需要加重语气,三个“千年”语气逐渐加重,表现出胡杨的奇屈和悲壮,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朗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子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一)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的思想感情。比如《梅兰芳》一文中“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这句话说明了梅兰芳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所具备的高风亮节,他把艺术视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却毅然选择民族尊严。在教学中,必须要抓住这句话,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西风胡杨》一文中“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内心坚定的信念,感悟胡杨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英勇顽强的精神。
(三)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中诸如运用了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月下的桨声》一文中的“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抓住描写小女孩的动作,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小女孩的诚实、淳朴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动作描写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三、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抢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一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也可以请学生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说:“我们桂林山水风景秀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桂林旅游,那作为桂林人,你想做个出色的导游,向游客介绍桂林的山水吗?”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趁机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得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这样在介绍的时候,游客才会赞叹不已。我的几句话一下子激活了学生读熟的欲望,连平时不爱读好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读起来。
四、因材施教,给学生个性化朗读的空间
个性化朗读不同于齐读,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读和练习时间,把朗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实现个性化朗读教学,必须了解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客观地讲,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的语音条件、理解能力、朗读水平、语文基础各不相同,当然朗读的效果千差万别。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朗读,就是要耐心地听取他们不同的朗读,不要马上打断、纠正,要给学生一个自我体悟的空间,耐心地听取他们这样读的原因,让大家评议,而不是独断,让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改进方法、提高认识,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最出色的一面,高低起合,传情达意,让他们想读、敢读、爱读。
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仅把朗读训练当成一个教学环节,还应看作是一种课型,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让学生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