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路萍
【背景说明】
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儿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孩子参与“动”的教学活动,在艺术活动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没有创造性活动的音乐就不算是音乐,不能产生和存在。要想年幼儿童的创新潜能在音乐中发挥最佳效果,教师就必须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指导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动起来,已成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者着力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案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案例描述】
我选择了《小宝宝出生了》这个主题中《小鸡出壳》为例展开探讨。
一、开始部分
鸡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听音乐找蛋,然后按节奏找位置拍手入座。提问:你们觉得这个蛋里会住着谁?让幼儿尽情说出自己的想法,随之揭开谜底。噢!原来是鸡宝宝啊!(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师:今天妈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题目叫《小鸡出壳》。(集体跟学两次)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看哪位鸡宝宝听得最认真,听了以后告诉妈妈你心里觉得怎么样!(开心,快乐,舒服,高兴……)对,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
2.师:现在请你们一边认真地听音乐,一边跟着妈妈拍手。听一听,你觉得乐曲的速度怎么样?(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师:乐曲的速度听起来比较快,所以它是一首活泼欢快的乐曲。下面请再次欣赏,你会听到什么?(鼓励幼儿将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理解,大胆想象,说出“我听到了什么?”)
4.电脑画面结合音乐让幼儿欣赏。
(1)师:哦,刚才你们好像听到了小鸡出壳、小鸡睡觉,那我们再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电视,你会看到什么?
(2)师:请你们再看一遍,看看小鸡到底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
幼儿欣赏完后自由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个别幼儿回答及模拟想象创编动作,集体学做)
5.讨论小鸡出壳的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1)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你们再想想小鸡在蛋壳里先会怎么样?
师:那它会怎么睡呢?(请个别示范、鼓励大胆表现)
(2)师:小鸡在鸡蛋里面睡了以后想干什么?(想出来)小鸡会想什么办法出来呢?(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表现)
a.幼:小鸡用尖尖的嘴巴把蛋壳啄破出来。(请个别示范,集体合着音乐拍子做一次啄的动作)
b.幼:小鸡用翅膀推开蛋壳。(请个别示范,集体跟着音乐拍子跟着学一次)
(3)师:小鸡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有的用嘴巴啄,有的用翅膀推,有的用脚踩,还有的用头顶。小鸡想这么多办法使蛋壳破了以后它又会怎么出来呢?(大胆想象,幼儿个别示范)
(4)师:小鸡都想出办法让自己从蛋壳里出来了,心里觉得怎么样?出来了它们想干什么呢?(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6.师生共同小结。
师:大家都知道了在鸡蛋壳里小鸡先会怎么样?对,小鸡在鸡蛋里睡觉,睡醒了以后它们有的用脚踩、有的用翅膀推、有的用头顶、还有的用嘴巴啄、让蛋壳破裂,然后又会从里面怎么样出来(教师用动作提示,幼儿集体回答)出来后它们会很高兴地干什么?(鼓励幼儿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7.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地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
(1)师:现在,请宝宝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把刚才小鸡睡觉、出壳、游戏等动作跳出来。(集体合着音乐跳一次)
(2)师:刚才,妈妈看见很多鸡宝宝跳得很美,妈妈请××小鸡来给大家表演,大家欢迎。(根据幼儿的情况可请个别表演)
(3)师:妈妈见你们这么开心,也想跟你们一起跳了。(教师和幼儿一起自由表演)
三、结束部分
游戏:《老鹰捉小鸡》
师:妈妈今天可真开心啊!你们呢?(在教师小结的同时,老师带着老鹰的头饰在大家不注意的情况下出来)
(1)师:呀!你们看谁来了?快快快,快躲到妈妈的翅膀下,妈妈来保护你们。(集体游戏一次)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并再游戏一次。(老鹰再次在鸡妈妈还在总结的同时出现)
师:呀!老鹰又来了!(在小鸡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老鹰打败了,大家一起欢呼胜利,幼儿出活动室)
【案例反思】
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很好地达成了教学预设的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自由表达的能力,并从中获得积极的审美情操,这是传统教育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动起来呢?下面请注意以下几点:
1.以幼儿为本的理念贯穿课堂始终
在未来的集体教学过程中幼儿将是一位求索者和创造者。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幼儿收获的多寡取决于他付出参与活动的多少和他的求索精神。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而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幼儿始终带着问题、带着好奇进行大胆想象、充分表现,好多提问都是一问多答的。始终在教师有效的“导”的作用下,自然地意识到学习需要自己产生的,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也是自己感受探索的结果,而非机械地模仿和直接传授的结果。幼儿完全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充满兴趣的探索创造活动。也正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强调: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的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这是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
2.激发情趣、激活兴趣是孩子体验艺术审美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幼儿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幼儿、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课一开始,教师以鸡妈妈的角色带着鸡宝宝去找蛋,随之提问:你觉得这个蛋里会住着谁呢?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顿时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我遵循幼儿的思维规律“先用耳欣赏乐曲—再结合画面欣赏乐曲—紧接着讨论小鸡出壳的过程—随后大胆想象表现小鸡出壳—接着边听音乐边自由创编小鸡出壳的动作—最后游戏结束,层层深入、层层探索,让幼儿享受体验欣赏乐曲的乐趣和愉悦。以上所述,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激发兴趣需要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始终。这也正体现了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为音乐而动。
3.化静为动,体现了幼儿对艺术创造性地表现美
孩子的天性在于玩,在于好动。而幼儿又是活动的主体,一节课中幼儿的活动才是关键,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地“动”起来呢?例如,通过幼儿参与活动的切身体验来理解乐曲《小鸡出壳》,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表现欲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这时乐曲起动起来,画面流动起来,化静为动,有声有色,富有生机,提高幼儿的艺术感受能力,也充分体现了艺术活动中表现的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的形象,所以音乐中的“动”会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还让艺术提升到更高,更好的创造性地表现美,并且会富有个性的新创意发展、理解艺术。
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动起来,教师就必须给幼儿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让每个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上,都能发挥他们的个性,表现他们各自的风格。让我们真正做到“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创中学”。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