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学有实用性的知识,要想促使学生的数学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那么必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学,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那种“满堂灌”现象极其普遍。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我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有章可循的。下面就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浅谈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要富有节奏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本班的实际情况,以一定的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作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让学生感到课在不断地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要思考。哪怕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来说,我们也要积极鼓励他们赶上教学节奏。比如一些学校搞“实验班”,并且很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知识嚼得碎碎的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爱唠叨几句,在练习中总愿意等最慢的一个学生也把题目做完,哪怕减缓上课节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学生为本,却不知这正是消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症结所在。所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监控课堂,把握好课堂节奏。
二、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专家们认为,与其说让学生多学习一点知识,不如说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我们期望的新课程应该是:知识面宽一些,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低一些;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高一些,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寓教于乐”,现代教学理论也公认:教学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记,动笔写,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以及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效仿,由此引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课堂,影响学生,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所以,教师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绝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不能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长期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的气质、情操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而且学生也很少把校外或课间的不愉快或过度兴奋等情绪带入课堂。这对稳定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课堂秩序是十分有利的。
四、教师语言要诙谐幽默
很多数学教师上课机械呆板,只讲一些枯燥的公式、定理和例题,在语言上没有变化,这对课堂教学一点都不利。数学课堂教师语言应该像语文课堂教师语言那样,声音抑扬顿挫,富有变化,吸引学生。我有幸听过几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如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语言、板书等),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在回答问题时大胆,就算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起到了组织好教学的作用。如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有益于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的形式要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的多样化,如现在全县中小学电子白板的普及使用等。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借助色彩、动画、声音等。这样能使学生视、听同时并用,吸收率很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同时也避免个别学生不自觉活动。对老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六、作业布置优化创新
作业是课堂训练的延伸,课后要让学生能积极愉快地完成作业。如果只贪图方便,随便找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做,那么学习的效率肯定要大打折扣。为使学生减轻数学学习负担,把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优化作业布置,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下,数学作业布置没有相同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先深入了解教材、课前充分准备好教学方法,其次还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时时给自己充电,加强培训,不断地继续学习,网络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一定会幸福地收获“桃李满天下”。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