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深入挖掘创新潜能,是我们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研究、追求,就会有创造灵感闪现。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质疑,创设以静促动的情境;或凭借画面,讲故事,创设矛盾情境。例如,在让学生写一种水果的作文课时,我真的带来了葡萄、海棠、小苹果、茄梨、香蕉等水果,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吃水果。”学生的情绪高涨。随后我提出了吃水果的要求:先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大小,接着再闻一闻、尝一尝,然后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又要求他们把吃水果时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段话。这样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浓厚的兴趣趋引下得以发挥。
二、解放时空,提供创新机会
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潜在能力的显现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框架式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及方法,打开樊笼,淡化内容分析,允许“插嘴”,提倡“争辩”,转换“角色”,彻底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动”与“互动”中,多些思考的时间,多些活动的空间,多些自我表现的机会,以增强其创造的信心和能力,驱使学生无数次向成功前进。
在教学精读课文时,我常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先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质疑和小组互相解疑,期间我也融入了这一思辨环节,参与讨论、适时点拨,促使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并于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体现了时间的“宽度”、活动的“广度”、气氛的“热度”、结果的“效度”的思辨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的空间有多大,创新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不仅要立足于课堂,还要向课外开放,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向书外开发,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开发和利用一切语文的课程资源,探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广阔领域。如教完《一夜的工作》一课时,让学生查找、搜集和周总理有关的材料;在自由阅读课上,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童话等读物,供学生阅读、品析,从而拓宽知识领域,为创新潜能的开发提供广阔的空间。
实行师生互换授课制也是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的一种良好手段。即内容浅显、易于理解的课文可放手让学生讲,我则在一旁陪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践表明:学生既乐于接受这种活动形式,同时综合能力又得到了极快的发展,创新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三、突破定势,鼓励求异思维
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及出发点。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而固有的思维定势又有碍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克服思维定势,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突破点,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新结构,提出引起争论的话题或阶梯式问题,提供触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材料,引导学生的思维走进新天地。如:设计不同的开头、结尾,对课文的续写、扩写等,着力消除学生的从众心理,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例如:在教学写“教师”片段时,我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刻画这一职业。在经过一番探讨之后,学生真的不再囿于园丁、蜡烛、春蚕的比喻,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教师是一股清泉,滋润一方土,哺育一方人。”“老师是一棵大树,撑起一片天,树起一道风景。”……其间蕴涵的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四、扎实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石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重要的。虽然有人认为创新只需要灵感,与基础知识的相关性不大,但事实上,所谓的灵感,多是知识、经验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由于受某种启示而瞬间产生的顿悟。一般来说,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得愈扎实,基本技能技巧愈熟练,思维就愈灵活,就越能处处时时蹦出创新的火花。当然,对于那些来自于书本以外的创造、顿悟,我们也应不限制、不挑剔,而是予以鼓励,使学生保留这份创新的信心。我们不能苛求他们有什么重大的发明或创造,但我们可以培养其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参与体验某些知识的形成或发现过程,从而为创新提供深厚的底蕴。为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样也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基础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活动又不断丰富基础知识。
只有播下意识的种子,才会获得行为的硕果。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定能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时时有创造、处处有新意!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