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成�オ�
[摘要]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自觉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教学激情、学习充实、创造性教学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几个方面。
[关键词]教学风格激情学习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106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具自身特色的,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和教学作风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教学艺术模式。它是教师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应成为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这非常有益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课堂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就是教师激情燃烧的地方,只有教师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才能感染打动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魏书生曾经说过:“我喜欢教学,就像有人喜欢打麻将一样,人家一上麻将桌就兴奋,我一进课堂,精气神就来了。”这句话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只有那些热爱教育并且有执著追求的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神圣殿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试想一下,一个不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即使他再有才华,怎么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更不用说用他的才华来感染打动别人了。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育艺术也不例外。教师只有自己心中有太阳,才能给学生以阳光。所以,一课堂的激情只能靠教师用激情去点燃。
二、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勤奋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增加知识储备,要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1.善于通过书本或者媒体学习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教师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如果还囿于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社会的需要,何谈为国家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比如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教育理论著作,通过网络媒体觀看名师授课,浏览教育教学网站,言传身教,去感染,去带动,才能够引领学生横向涉猎,纵向求索。
2.善于通过活动学习
在当下,教师面对太多的诱惑,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其实,调整一下心态,就会发现这些都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借鉴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教师可以直接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发现其成功可取之处,也可以感悟其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的机会,能够快速地把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3.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常常听到有教师说,学生作业潦草,请问您的板书是否规范美观?一个讲普通话的教师,课堂上学生问答出现方言土语的概率就低。再如英语学科,教师除了要有听、说、读、写、画等方面的基本功外,还有板书设计、授课艺术、教学设计、学科整合甚至才艺展示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我们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其实功夫全在课外。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练一练书法,打一打篮球等,既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还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增色。
三、教师要善于思考创新教学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自身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体验、自我反思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写课后小结,反思课堂败笔,汇总亮点,也可以分门别类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叙事、突发案件处理集等,通过“实践+反思”的模式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把课堂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事实证明,“实践+反思”的模式可以快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长期坚持,就会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教育创新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所在。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可创造性资源。从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同课型的导入,难易问题的设置,典型例句的选择,重难点的突破,课堂语言的奇妙运用,教学方法的活用,提纲挈领的板书,到开放灵活的作业布置,无不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应把创新的种子撒在教学的每个角落,善于标新立异,创建自己的工作风格。教学创造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更是无止境的。
四、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活生生的人。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教师既要承认和适应学生个性的差异,又要根据这些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师要学会更换思维视角,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潜在优势,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收获,尽可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育方案,相信他们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在这个呼唤个性的时代,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