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红经济”中网络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2016-11-18 07:44杨德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网红经济

杨德成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自媒体大热的今天,催生出了大批网络新热人物——网红,他们利用自己在一定社交领域里具有的超众粉丝数量及其影响力,结合一些投资商家,在各自领域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网红经济”。这就为网络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同时也为网络编辑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就业模式和新的工作思维方式。传统媒体的编辑们为了更好地适应自媒体的工作环境,解决就业与择业的现实问题,被迫完成商业化转型,开辟了互联网时代新的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融合局面的形成,网络编辑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编辑工作也将在“网红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红经济;网络编辑;就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98-2

1  “网红经济”的内涵

1.1 “网红”的定义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伴随着自媒体(如微博、微信、快手、美拍等)的热络,催生出了一批新兴的职业——网红。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6.88亿中国网民基础上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红”呢?所谓“网红”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具有一定的社交资产,并可以将社交资产利用广告或电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人。2015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网红”位居第九,更有“网红脸”、“网红店”等大量伴生词出现。当今时代,你可以将“网红”看作某一特定领域的小明星,也可以将它们当成新一代知识经济工作者的一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网红”的小圈子里,它们已经具有了足以改变粉丝消费观念,甚至是一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了。

1.2 “网红经济”的定义

现如今,自媒体极速发展,“网红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近日一份报告指出,网络红人们不仅进军时尚业,也正向网络游戏、旅游、母婴产品等行业发展,“网红经济”的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2015年,自嘲为“贫穷+平胸”,同时“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因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在微博上“吐槽”,仅半年多的时间就汇聚了800多万粉丝人气的网络红人“PAPI酱”。2016年3月,由逻辑思维、真格基金、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投资1200万元,宣布与“PAPI酱”联合拍卖广告,广告主可以在短视频中露脸。这起投资被业内视为首例网红成功“变现”案例。

近日发布的“中国网红”排名中,被称为王思聪女友的雪梨以“网红”身份开设的年净收入达1亿元的“淘宝女装店”居第一位,“PAPI酱”排名第二位。让人们更加关注“网红经济”这一现象。使得“PAPI酱”成为网络热搜词。

可见,“网红经济”是以特定的一个(一般是年轻貌美时尚)人的形象为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时尚的眼光为主导进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向粉丝定向销售,并将其转化为购买力,电商无疑是“网红经济”最为成功的平台。

1.3 “网红”的孵化流程

早期的“网红”大多是“单打独斗”,并不刻意对自己的形象进行经营,大多很快被遗忘。但是随着“网红”的商业化价值被看好,电商“网红”们开始形成一条专业的孵化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中,主要包括“网红”经济公司、电商平台、产品供应源。一是“网红”经济公司负责“网红”的线上网络形象经营和线下人员培训。线上经营包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策划制作视频、音频、图片等,来收集人气、聚集粉丝;线下提升“网红”气质包括舞蹈、歌唱、时尚品味的指导。二是电商平台进行店铺展示。为“网红”提供与粉丝交流的平台,进而完成孵化。三是产品供应源进行提供商品,供店铺经营和“网红”推荐。对于“网红”一类靠精品视频提高人气的“网红”则有专门的制作团队,如作品的创造,视频的整理制作等。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编辑工作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

2  网络编辑人才培养

2.1 网络编辑的含义

网络编辑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己所学专业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并利用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信息的发布,从网民那里接受信息反馈的工作人员;另一个则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编辑网络内容和网站建设的活动,即网络编辑工作。前者在200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职业而被承认。本文研究的是编辑工作本身而非从业人员。

有许多人对网络编辑这一工作的认知存在误解,认为网络编辑不过是传统媒体的“搬运工”,网络编辑的工作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枯燥工作,网络编辑本身不存在对内容的深加工和创造性。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和网站管理人员等。对传统媒体进行网络化的信息发布就是网络编辑了吗?似乎这样的概念显得太过单薄和平面化了。

网络编辑工作者是信息的策划者、推荐者、选择者、加工者。笔者认为,首先互联网是不同于现实的另一个新概念的世界,它是现实社会的投影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延续。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互联网内容建设这个概念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是新闻内容的编辑、信息的再加工整理,也可以是网络人物形象的设计,网络编辑本身是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桥梁。如果网络技术的工程师是这片现实社会投影的基础建筑师,那么网络编辑就相当于室内装修设计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介融合局面的形成,网络编辑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关于个人网络形象的编辑工作也会越来越重要。

2.2 网络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

网络编辑工作包括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分类、编辑加工整理并发布、网民互动以及后续的信息反馈。

第一,信息的收集主要有传统型和网络搜索型两种。

首先,传统的信息收集要考虑从各种报纸、期刊杂志和相关的广播、电视、电台等大众传媒中对信息点进行提炼,得到的信息相对较为严谨真实,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全社会的信息动态和流向,但存在的缺陷是得到信息的时效性差。其次是要注意观察,做个细心的人,学会从身边的群众以及生活的社会环境对即将发生的信息爆点进行预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种收集信息的方式对编辑的社交环境要求非常的严格,并不适用于大多数的网络编辑。

其次,网络型的信息收集主要利用搜索引擎从海量信息中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集分析以及判断。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两大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二者中Google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则发展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网页库。

第二,信息的分类,即将所得到的确定真实而准确的素材进行合理管理。

常见的分类是按内容来整理相应的素材的,分类原则要严格,标准明确、科学实用、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若在由移动设备的浏览器支持的WAP网站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来支持的APP客户端中进行分类,则是按照频道内容来进行的。如腾讯公司作为商业网站,主要分类有财经、体育、热剧、娱乐、图片、教育和公益等。这种分类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第三,信息的编辑加工整理。

信息的编辑加工整理是整个编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网络编辑对素材的深加工和创意性设计的一环。编辑可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对发布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发布的时机也十分重要,针对特定的人群有不同的即成效果。

第四,网民互动。

网民互动是网络编辑不同于传统编辑的最大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体现网络世界人人平等。这使得编辑工作完成了与受众群体信息交换的“一对多”模式的转变。

第五,后续信息反馈。

后续信息反馈指事件结束时总结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如在新闻中深度调查等。

以上五个部分介绍了网络编辑工作的具体内容,为从事网络编辑工作的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使编辑工作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网络编辑的就业

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600万人,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对网络编辑的需求量很大,预计在未来10年内需求总量将超过30%。

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发布,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几个软件:一般是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及制图用的photoshop,另外还会要求了解HTML语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的开始要求了解CSS代码。部分要求有采访能力及独立制作专业能力。网络编辑必须顾及媒介自身、受众、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它常常需要独自一人承担从构思策划、采访到网络发布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及页面展现。

3  网络编辑在“网红经济”中的重要性

3.1 网络编辑工作的商业化转型

现在的网络编辑工作大多偏向新闻媒体的客户端,门户网站和数字图书编辑。网络编辑的定位是新闻人、把关人、引路人、文化人。但它的商业价值往往被忽略,网络编辑的策划能力往往比它的营销能力更被人重视,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单纯的侧重某一方面或是将二者分开对网络编辑者的就业都是挑战。网络编辑工作由策划到信息策划+营销,将电商的商品销售和网络编辑工作相结合,借由对“网红”个人形象编辑提高商品知名度。策划编辑一个网络形象并将其推销给广大受众,达到宣传效果。

3.2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编辑新思维

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环境,要求编辑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完善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各种知识的储备量。网络编辑对信息的把握必须专而精,简单的技术支持内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网民们对庞大冗杂的信息接收已经趋于饱和。网络编辑要利用信息收集提炼能力更专业更深层的诠释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人说,我们进入了全民记者全民编辑的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但是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成熟,人们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专业性会越来越强,网络编辑日趋专业。未来的网络编辑分工也会具体化,只有专业的才是更具竞争力的。

3.3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就业方向选择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得到更为全面的训练,要对编辑学和出版学有更深层的了解和研究。除了对传统的报纸、杂志期刊、图书编辑策划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外,还要加强数字媒体的教学比重。浅阅读时代不会长时间占据网络平台,信息的精品包装和深层解读会占据主流传播地位。编辑出版人才在“网红经济”发展势头高涨的现在,作为专业的“网编经济人”,用更专业的知识对发布内容进行精细编辑加工,为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4  结语

可以看出在“网红经济”中网络编辑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网络编辑工作是可以改变其固有的单纯的新闻人、文化人的形象的,为网络编辑人才开拓了新的就业方向。对于网络编辑职能的细化还需要研究。全媒体人才的稀缺应该怎样解决?对于网络编辑员资格证书效力低的原因是否是培训机构和高校疏于对相关能力的培养?未来的网络编辑分工的细化是否意味着全民编辑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在本文中尚未得到解决。希望在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编辑的工作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网络环境在不断改变,但是网络编辑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不怕被时代所淘汰!

参 考 文 献

[1] 宋丽玲.媒体融合趋势下的网络编辑工作[J].科技传播,2015(03).

[2] 王瑜.浅谈网络编辑的职业发展[N].城市经济导报(新西部版),2015(02).

猜你喜欢
网红经济
从网红经济看PGC的商业变现路径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美丽的谎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网红经济批判
“网红经济”的阴影
“网红经济”:从夜总会到德云社
“网红经济”是种社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