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阳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11-18 07:47韩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韩英

摘 要: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层级。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能力状况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笔者对海阳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海阳市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和建议,希望更好地促进海阳市乡镇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106-2

1  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海阳市委把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突出重点,扭紧关键,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日趋优化

班子强,则事业兴。工作中,特别注重加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以领导层面建设带动整个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气质结构及性别、党派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乡镇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通过充实学历层次高、德才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增加了班子的朝气和活力,使乡镇领导班子梯次结构更加合理,整体效能明显增强。通过科学合理设置领导班子职数、扩大党政班子交叉任职、加强干部交流等措施,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

1.2 明确目标,打造环境,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

在政治上,对那些长期在乡镇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在乡镇任职时间较长且表现突出的干部,在职级上给予照顾或优先照顾进城。在生活上,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镇区街道机关实施“乐业工程”的意见》,围绕乡镇干部的吃、住、行、娱、学、浴等方面,逐项量化和细化了标准要求,并将其列入基层党建工作岗位目标考核,使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在精神上,建立健全组织部长下基层和双向约谈制度,由市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组深入基层与乡镇干部交流谈心,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工作难题和生活困难。

1.3 强化措施,完善制度,干部队伍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工作中,以制度建设为立足点和着力点,努力营造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一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制定了《机关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见》,细化了考核内容和指标,加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考核比重,增设了组织信访举报、群众满意度等考核项目,严格做到“奖先罚后、考以致用”,以考核定干部、凭实绩论英雄,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导向作用。二是严格学习值班制度。要求各乡镇机关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学习,集中学习党的理论成果、农村政策法规、工作方法、村风民俗等方面知识。要求节假日及工作日夜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班,一般干部分组值班,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能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三是严格服务群众制度。通过成立专门的解放思想、优化作风办公室,广泛开展“民情直通服务群众”、“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活动,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乡镇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把政策落实到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2  困难与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全市整个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存在干部成分单一、素质参次不齐的问题

近年来,除为数极少的部队转业干部外,新进乡镇机关的人员全部为招聘录用的大学生,导致乡镇机关干部队伍日益呈现“学生军”的局面。这些年轻干部虽然具有文化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接受新生事物快等优势,但也普遍存在工作阅历浅、经验少,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不会和群众打交道、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等问题,短时间内很难融入环境、独当一面。这与农村基层特殊的工作性质、任务很不相称。

2.2 存在专业不对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一方面,目前乡镇干部队伍中“政工型”干部比较多,而熟悉农业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以及精通法律、环保、城镇规划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等知识的“业务型”干部较为紧缺,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发展任务和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以来,由于倡导男女平等、不准附加性别歧视条款,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2.3 存在人才留住难、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

乡镇干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较差。一些新下派到乡镇的选调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往往经受不住这种考验。有的年轻干部认为在乡镇工作是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有的眼高手低,放不下架子、吃不下苦。他们或频繁地参加外地机关事业单位招考,或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调往市直部门甚至更高一级的机关工作,导致年轻干部流失比较严重。

3  对策与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乡镇干部站在第一线,基层发展稳定局面不可想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是适应当前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海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战略举措。

3.1 做好改善结构文章,积极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拓宽来源渠道是最根本的一环。一是加大选拔力度。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适当降低乡镇公务员进入门槛;充分利用好组织部门选派大学生“村官”这条主渠道,坚持不懈地引进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到乡镇培养锻炼;秉承“按需引进、专业对口”的原则,每年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多渠道增加乡镇中青年干部来源,确保乡镇干部队伍“入口”通畅、来源充足。二是改进选拔方式。立足乡镇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面向社会选拔优秀村干部、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充实进乡镇领导班子,适当地增加年富力强、熟悉和热爱农村工作的“土生土长”型干部,使乡镇干部“土洋结合”、优势互补。三是增加人才储备。重点借助招聘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等高校学生关注度高和参与度强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宣传海阳、推介海阳,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关注海阳、走进海阳。在编制限额内,优先引进一批精通农业技术、城建规划、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专业型”干部人才,进一步改善乡镇干部队伍文化和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乡镇工作需要。

3.2 做好培养锻炼文章,着力提升乡镇干部能力素质

充分考虑乡镇在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方面的实际,加强对乡镇干部队伍结构现状的调研分析,统筹调剂、合理配置全市乡镇干部资源。一是强化班子队伍建设。立足“两考一配”,加强乡镇班子建设。坚持“以考察评价德才”,继续细化德才考察标准,在信访稳定、灾害事故等非常时期、紧要关头,把临场表现、工作成效作为“评德辨才”的重要依据,立体式考察干部。二是加速后备干部培养。按照“既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做好优秀乡镇年轻干部的引进储备、培养锻炼和管理使用工作。三是实施队伍优化工程。大力实施乡镇干部队伍优化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乡镇党政班子成员赴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和经济管理能力。

3.3 做好激励保障文章,着力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

突出三个“注重”,着力解决“两难”问题,实现干部良性流动,让乡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一是注重改善政治待遇。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积极落实各级提高乡镇干部职级待遇与行政级别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突出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的导向,激励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让乡镇干部在政治有奔头。二是注重强化挂职锻炼。以干部挂职锻炼为着力点,突出“三个强化”,加速乡镇干部良性流通。强化横向互动,实行乡镇之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互派乡镇干部挂职制度。强化上下流通,在继续选派市直部门干部到乡镇“下挂”锻炼的基础上,加大选送乡镇干部到市直部门“上挂”培养的力度。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挂职锻炼保障机制,在挂职级别、时限、考核、待遇以及挂职结束后岗位、职务安排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体系。三是健全关爱机制。深入实施“乐业工程”,加强乡镇机关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干部工作、生活环境,让乡镇干部能够工作得安心、生活得舒心。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关爱基金+心理健康服务团”苍南县打出关爱乡镇干部“组合拳”
创新乡镇干部监督约束机制的路径探索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