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芳
【摘 要】 培养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中高考中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 中学作文;思考和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把它们归纳为把握练习内容,收集作文素材;提倡学生评改;把握创作激情等几点。
1.通过实践活动,搜集写作素材
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教学,努力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鼓励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经验较少,他们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明显不足,很少有人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要想突破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起来,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深入思考、积极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如果中学附近有养老院或敬老院等场所,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组织学生在敬老院内展开尊老活动,如: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清洗衣物,给老人表演节目等,通过这种社会实践,不但对学生进行了尊老爱幼的品德教育,而且积累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活动中的见闻进行体会和感受,然后进行写作环节,由于学生脑海中有了丰富的经验素材,所以在写作时文思如泉涌,能够写出具有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文章。
2.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将课程划分为四个环节:提出命题、教师指导、教师评改、教师讲评。这些环节都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见,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不过是听之任之的配角,仅仅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简单的思考罢了。久而久之,语文教师的不放手、不信任、不理解,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写作过程中的内在潜能,也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影响了写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命题、写作手法等。同时,教师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深化文章内涵。此外,教师要充当好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切忌"喧宾夺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需求,配合学生顺利完成作文写作。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弦,放飞学生们的思想,活跃课堂氛围,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3.把握创作激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4.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连接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虽然教导学生要多观察、多体验生活,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但是学生在写作时俨然成了一口枯井,感情之水很难流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就能改变的,也不是教师口头上要求就能解决的,它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情感、脱离学生生活所致。治病要治源,我觉得要想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必须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而随着教改的深入,这一想法越来越有了实施的现实性。纵观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我认为,中学语文作业不在多而在于有效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吴永熙;试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课题探究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李召存;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
[4]刘文义;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中小学管理,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