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成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呼吸科患者收到医院感染的具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影响,以求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必要地依据。方法: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60名呼吸科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我们将这16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随机分配的相关原则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保持每组的患者数量一致。然后,我们对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和记录,最后测量所有患者的C-反应蛋白情况(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相应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的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高于革兰阴性菌患者,其收到这两种病原菌感染的人数为45人和35人;另外,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受到院内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情况(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情况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对比观察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呼吸科患者的感染多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并且患者发生感染后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对其加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呼吸科;院内感染;炎症反应;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08-02
据临床研究表明,呼吸科患者很容易受到医院内病菌感染的威胁。对患者的易感病菌进行综合检测与对比,能够对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对此,我们就呼吸科患者收到医院感染的具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状况进行探讨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60名呼吸科患者。我们将这16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随机分配的相关原则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保持每组的患者数量一致。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的年龄均在20-81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2.5岁左右。所有患者的选取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和相应的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研究要求。并且我们分配的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具备一定的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我们对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和记录,最后测量所有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应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和病原菌的采集均采用分离培养方式,并用先进的生物鉴定仪器来进行病原菌鉴定,并做好记录,对于一些疑难的杂菌,我们可以采用基因测序法来进行相关的鉴定工作。除此之外,相应的血清指标检测我们采用临床上常用的相应检测试剂和检验手法,所有的检测步骤和报关程序均按照说明书进行详细流程的操作。
1.3统计学方法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数据检验采用t检验方式,用p<0.05表示不同组别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观察,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的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高于革兰阴性菌患者,其收到这两种病原菌感染的人数为45人和35人;另外,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受到院内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情况(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情况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对比观察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据临床相关实践调查表明,目前临床上的致病菌的耐药性随着用药的情况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相应病菌的控制变得有一定难度,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跟不上病原菌变异的速度。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上呼吸科患者收到医院感染的具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影响,以便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必要地依据,我们特意做此研究,我们选用同一时间段内感染的呼吸科患者和为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做出相应的临床对比,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中的感染病原菌革兰阳性菌的比例高于革兰阴性菌患者,其收到这两种病原菌感染的人数为45人和35人;另外,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受到院内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情况(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情况均明显高于另外一组,对比观察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报道的情况相符合。
研究显示,呼吸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患者感染后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机体应激激素呈现高表达状态,并且感染较重者表达水平相对更高,可根据其表达情况给予针对性干预,才能够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相关疾病的预后。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呼吸科患者的感染多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并且患者发生感染后具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这与临床上其他的一些临床报道结果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价值,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对其加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印晓静, 梅亚宁.Rosco 纸片扩散法检测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 ?伊曲康唑药敏试验的评价[ J] .实用老年医学, 2009 , 23(5):393-395 .
[2]冯福英, 胡望平, 杨湘越, 等.耐头孢西丁革兰阴性杆菌高产AmpC 酶发生率及基因型与耐药性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 16(6):601-604 .
[3]罗燕萍, 沈定霞, 崔征, 等.质粒介导的DHA 型AmpC 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表达及对耐药性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 17(5):488-491 .
[4]杨敬芳, 王悦, 焦青.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 , 18(11):1540-154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年第20 卷第23 期·3803 ·
[5]任南, 吴安华, 冯丽, 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 16(9):1048-1050
[6]M iravitlles M, Anzueto A.Role of infection in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 ulmonar y disease [J] .Curr O p in PulmMed, 2015, 21(3): 278-2 83.
[7]Glser S, Krü g er S, Merkel M, e t a l. Chronic obstructive p ul -m onar y disea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a s y stematic review ofthe literature [J] .Res p iration,2015,89(3):253 - 2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