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行+杨喜
[摘 要]连片贫困地区高校承担着培养连片贫困地区人才的重任,是推动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连片贫困地区院校应理清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结合连片贫困地区电子信息类产业发展的现状,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学科竞赛常态化等方面的改革,旨在实现连片贫困地区电子信息人才质量的提高,实现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电子信息;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20-02
一、引言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于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实干苦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武陵山地区是指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地区,此区域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民族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首大学创办于1958年,地处武陵山区,于1997年开办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信息类相关专业,经历近18年的快速发展,已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电气工程等信息类专业,为武陵山国家连片贫困地区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人才。
二、连片贫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定位对信息类专业影响的问题
吉首大学的发展定位为地方性、民族性大学,以研究民族、生态为特色,以生物资源与环境资源专业和林产化工专业为重点,形成了民族、生态、环境科学和经济学为特色的学科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设置是为适应湘西地区对信息技术人才需要设立的,信息类专业需要购买大批实验设备,资金投入量大,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信息类产业环境问题
信息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环渤海区域和中西部地区,而在湘西地区,除了电信、联通、移动等企业以外,其他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很少。2004年7月成立的湖南湘西经济开发区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因此湘西地区缺乏信息类相关企业,导致我校学生在实习、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引进高水平教师问题
连片特困地区高校地理位置劣势明显,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现代化程度与大城市相差甚远,工作和生活环境不甚理想,教职工待遇与一、二线城市相差甚远,在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些因素导致我校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引进信息工科类高层次人才更难,并且人才流失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
三、连片贫困地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在大中城市电子信息类专业属于高薪行业,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发展,而我校处在武陵山片区,距离湖南省会长沙近400公里,交通不便,导致我校很难引进优秀博士人才。目前解决优秀师资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培养+引进”。“培养”就是要鼓励我校青年教师到“985”,“211”等重点院校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就是要以特殊政策来引进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校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鉴于学校目前的财政水平不高,我校的优秀信息类师资人才还是以“培养”为主。经过10多年的建设,我院现有正副教授及相当职称的20余人,博士20人,先后有2人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有4人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近5年来,全院教师共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科技计划等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师资力量显著提高。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办学硬件条件
为了解决我校学生实验条件落后的问题,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依靠湖南省和教育部共建实验室项目,建设了DEA技术、微波技术、DSP技术、程控交换原理等实验室。依靠湘西州财政的支持,建设了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ARM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和PIC技术实验室。依靠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建成了嵌入式与移动互联网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程综合实验室、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室、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室,利用Proteus和MATLAB软件搭建虚拟仿真平台。经过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现在我校信息类专业98%以上的基础课、专业课都建立了配套的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以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点,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组织精干教师编写优质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新编了《ARM技术原理与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EDA技术与实例开发教程》《C语言教学案例教程》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科学型、实用型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立体化的网络课程,使用网络化教学和管理,网上开放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最大限度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目前已经建成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拟电路、编译原理和数据库原理等校级精品课程。
(四)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室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促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的蓬勃开展,针对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成立了软件开发与应用创新、电子科技创新与竞赛等工作室。创新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工作室主任由项目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开展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学校为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基金,由学生自主管理创新基金,自主研发科技项目。创新中心的项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湘西地区企事业单位提出的研究项目;2.教师承担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的一部分;3.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项目。目前已研发成功的项目有:“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智能养老看护系统”“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智能远程抄表系统”“基于RFID、GPS和GPRS技术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和家庭漏电检测系统”等。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五)学科竞赛常态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协作精神,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每学期均举办吉首大学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竞赛、“博创杯”嵌入式物联网竞赛、电脑鼠走迷宫竞赛、智能车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学科竞赛,通过举办各类校级科技竞赛营造的氛围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对专业课的学习中。针对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达到以赛促教,竞赛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为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赛事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院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ACM亚洲区域赛西安站、上海站比赛中勇夺银奖,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一等奖两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四项,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湖南赛区一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系统竞赛三等奖一项,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全国电脑鼠走迷宫大赛全国三等奖一项,湖南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等多项奖励,学院还先后获得湖南省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学院教师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等奖项。
(六)多举措拓展实习渠道
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针对湘西地区信息类产业短缺,缺乏实习企业的状况,学校到长沙、深圳、北京等地联系实习企业,学校先后与长沙蓝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长沙飞智益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马尔斯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信盈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点盈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并挂牌。学校利用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同时企业也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共赢,避免以往“打游击”式的实习方式。为保障实习任务的落实,学校给予每个实习基地每年1万元的建设经费资助,严格管理实践经费,对未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或随意变更实践计划的,酌情扣减实践经费,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四、总结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与国内重点院校同类专业相比还相差甚远,这要求我们结合地方经济特点,最大限度发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政策优势,最大程度挖掘现有资源,拓展新的办学思路,推动武陵山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小清,邬云文.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湖南西部民族地区“三化”建设人才需求的对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2).
[2] 何应用,覃焕昌.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J].百色学院学报,2012(6).
[3] 侯林.信息化条件下侦查实训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2(10).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