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颖,傅利斌,章国泉
(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处,辽宁大连116028)
高校科研投入和成果产出相关性分析及对策
刘长颖,傅利斌,章国泉
(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处,辽宁大连116028)
运用灰色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等科研投入与科研著作和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产出的相关度。结果表明:科研经费的支出能较快地带动发明专利和人文社科专著的产出,而其他科研成果产出的滞后期都比较长;科研人员投入后,所有科研成果产出的滞后期都比较长。基于量化分析结果,可采取如下政策:完善考评机制,实行科研人员的分类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
高校科研;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灰色相关性分析;滞后期
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研经费投入是否带动了科研成果产出?这已经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于晓朔(2009)、朱青松等学者(2009)、金海燕(2010)等对此话题进行了质性分析[1-3]。王宇鹏(2013)、赵萌和李凯(2014)等学者从量化分析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4][5]。陈国迎等学者(2010)在分析某高校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成果产出相关性时,直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6]。谢亚兰(2008)在分析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相关性时,认为科研产出相对于科研经费投入存在滞后性,并假设滞后期为2年[7]。朱昌明等学者(2010)对湖北省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分析时,运用灰色理论对科研投入和产出进行灰色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期为1.2年左右[8]。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揭示了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但是对科研产出滞后期的认可和研究方面还有需要完善之处。探讨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之间关系问题时,首先,必须承认科研产出滞后期的存在,否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缺少充分解释效力;其次,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科研产出滞后期可能会所有不同,运用滞后期的时间时应当有明确的依据;最后,科研产出包括著作、学术论文、发明专利、成果奖等很多内容,不同科研产出内容的滞后期不可能必然相同。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给予一些解答。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分析的高校科研活动数据皆来自于辽宁省教育厅网站“数据统计”历年高校科研统计公报。科研活动分为科技活动和人文社科活动,相关分析也依此开展。
表1 辽宁省高校2004-2014年人文社科活动数据
表1中,T、X1、X2、Y1、Y2、Y3、Y4分别表示时间(年)、人文社科经费支出(亿元)、人文社科活动人员(人)、人文社科专著(部)、人文社科论文(篇)、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项)、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项)。需要说明的是,2007年开始,原“鉴定成果”项变为“被采纳成果”项。
表2 辽宁省高校2004-2014年科技活动数据
表2中,T、X3、X4、Y5、Y6、Y7、Y8和Y9分别表示时间(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亿元)、科技活动人员(人)、科技著作(部)、科技论文(篇)、发明专利(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项)和技术转让合同(项)。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公报中没有提及技术转让合同数量的内容,因此表中该部分为空缺;发明专利一项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的数量,2004年公报中没有提及发明专利数量的内容,因此表2中该部分为空缺。
(二)灰色相关性分析方法
灰色相关分析方法以灰色理论为基础,通过灰色相关系数分析揭示数据对象间相关性的方法[9]。与一般的数理统计方法相对,灰色相关分析方法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处理样本相对较少时的数据。
根据于萍和李克(2011)介绍的使用EXCEL进行数据灰色相关性分析的方法[10],在计算表1中Y1、Y2、Y3、Y4和Y5与X1关联度时,首先采用平均值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无量纲化,公式为
Y5各列的平均值;然后求Y1、Y2、Y3、Y4和Y5比较数列与X1参考数列的绝对差,公式为关联系数矩阵其中为分辨系数,介于0和1之间,通常取MIN和MAX分别是所有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对表1中Y1、Y2、Y3和Y4对X1的2004年至2014年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相关度0.988、0.989、0.714和0.983作为Y1、Y2、Y3和Y4对X1的0阶相关度。
表1中Y1、Y2、Y3和2005年至2014年数据分别对应X1的2004年至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所得相关度0.706、0.739、0.592、0.828作为Y1、Y2、Y3和Y4对X1的1阶相关度。
2、3和4阶相关度采用同样办法。在计算5阶相关度时,表1中Y1、Y2、Y3、Y4和Y5的2009年至2014年数据分别对应X1的2004年至2009年数据进行分析。
5阶相关度表格中每列相关度中最大值作为该项科技产出内容与科技经费支出的相关度,并把该最大值所在的阶数作为滞后期的年数。
其他科技投入和科研成果产出的5阶相关度和滞后期的计算与此相同。
(一)科研产出与科研经费支出的相关度和滞后期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人文社科经费支出而言,人文社科专著、人文社科论文和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没有滞后期,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的滞后期为4年。与人文社科经费支出相关强弱依次是:人文社科论文(0.989)、人文社科专著(0.988)、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0.983)、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0.740)。相对科技经费支出而言,发明专利滞后期至少为1年,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技术转让合同滞后期都是4年。与科技经费支出相关强弱依次是: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0.941)、科技著作(0.937)、科技论文(0.926)、技术转让合同(0.887)和发明专利(0.633)。
从滞后期长短的角度来看,高校科研经费支出不能立即带动所有科研成果的产出。科研经费支出能较快地带动人文社科专著、人文社科论文、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和发明专利的产出,而其他科研成果产出的滞后期都比较长,至少需要4年时间。人文社科专著、人文社科论文的快速产出源于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在科研经费支出前取得,由于论文版面费和人文社科专著出版费用普遍较高,如果不能得到科研经费支持,个人出资发表的积极性不高。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的快速产出主要是因为在调研经费支持下,相关的调研工作和政策咨询报告等成果获得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发明专利的快速产出源于这些科研成果已经在科研经费支出前取得,由于专利申请费、实质审查费和年费等相关费用普遍较高,在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技术拥有者能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产出滞后期较长的科研内容需要在科研经费推动下开展一系列时间跨度较长的科研工作,科研经费的多寡对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起着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评估至少需要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相关度强弱的角度来看,人文社科论文、人文社科专著和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等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与人文社科经费支出的相关度都达到0.98以上,科技成果与科技经费支出的最高相关度均不超过0.95。与科技经费的投入相比,人文社科科研经费的投入能够较容易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出,这显示了学科属性对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影响。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与人文社科经费支出的相关度最弱,这与成果奖评选周期长有关。发明专利与科技经费支出的相关度最弱,这是因为以往科技政策对发明专利的申请和年费等的支持力度较弱。
(二)科研产出与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关度和滞后期
相对人文社科人员而言,人文社科专著、人文社科论文、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和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滞后期都是4年。与人文社科人员相关强弱依次是:人文社科专著(0.982)、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0.965)、人文社科论文(0.961)和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0.741)。相对科技人员而言,科技著作、科技论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技术转让合同滞后期都是4年,发明专利滞后期至少为5年。与科技人员相关强弱依次是:科技论文(0.982)、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0.967)、科技著作(0.966)、技术转让合同(0.955)和发明专利(0.613)。
从滞后期长短的角度来看,与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产出的关系类似,科研人员投入也是不能立即带动所有科研成果的产出,滞后期都比较长,至少需要四五年时间。高校科研人员投入一般是按照在职科研员工的人数为统计口径,新增科研人员在入职高校之前基本上都是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些科研人员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具备较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由于他们入职高校后的首要职责是完成好教学工作,因此前期的研究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当逐渐初步适应教学工作后,他们面临职称评审和科研绩效等压力,前期的科研积淀和成果得到了快速释放,论文、著作、成果奖和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逐渐产生。
从相关度强弱的角度来看,除了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和发明专利与科研人员投入的最高相关度都低于0.75,其他科研成果与科研人员投入的最高相关度都达到0.95以上。科研人员的投入能够推动各项研究成果的产出,这种影响没有学科差异。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成果奖与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关度最弱,这是因为新入职科研人员学术成果还不具有较强影响力。发明专利与科研人员投入的相关度最弱,这是因为新入职科研人员工作重点是熟悉教学工作和科研环境,对申请发明专利的热情较弱。
(一)完善考评机制,实行科研人员的分类管理
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两者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阶段性,需要对高校新入职教师实行分类考评。对于专职科研人员,适度加大其科研考核要求,促进其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更快地释放出来。由于一些学科的研究周期长,应该把考核时间跨度适当拉长。对于专职教师人员,应该淡化入职前4年科研考核要求,加强他们教学考核要求,让他们更好地安心教学,快速地由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熟手。当这些教师能够成功履行教学工作之后,再加大他们的科研考核要求。分类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科特点,也要兼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性。此外,高校正在逐渐取消编制管理,也就意味着高校对教师队伍管理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能动性,这为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实行科研人员的分类管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条件。总之,分类、动态的考评机制有助于新入职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科研经费虽然持续不断地增加,但是,最能体现科研水平的人文社科专著、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和技术转让合同等科研成果呈现随着年度波动递减的趋势,这说明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亟需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各高校报销科研经费管理不尽相同,年度拨付经费、计划预算执行、结题清零和报销程序等制度在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同时,也增加了科研人员工作负担,浪费了科研人员大量宝贵的科研时间和精力。为了尽快顺利结题,部分科研人员不得不侧重于论文发表等容易产出的科研成果,抑制了专著、被采纳成果和技术转移合同等科研成果的产出。为了按立项书中的计划支出科研经费,部分科研人员不得不临时突击花钱甚至虚开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科研人员的诸多违规行为主要是源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要有利于科研人员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才华,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费都投入到高水平的专著、被采纳成果和技术转让合同等科研成果的产出。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最大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产出
高校虽然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但是拥有发明专利的数量及其成果转化程度却远不及企业。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高校对科研人员考核指标主要侧重于论文和著作的数量,而很少考虑发明专利的数量。高校应该借鉴企业的相关激励政策,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技术创新,积极申请发明专利。为了平衡高校和科研人员的彼此利益,双方应该协商前期费用的摊派比例和后期收益的分享比例,最大化地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体现了人文社科成果对政府政策咨询的支持力度,帮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切实解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人文社科鉴定成果/被采纳成果的经费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为政府深化改革,实现社会经济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技术转让合同是科技成果产出最重要的内容,它深刻反映了科技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在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中[11],科研成果转化可行性论证及产品展示、科研成果转化样品制作、科研成果包装设计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调研及销售等机构都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起各个环节科研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实现科研投入和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
[1]于晓朔.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现状及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44-45.
[2]朱青松,叶如燕,蒋从根.由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引发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12):46-48.
[3]金海燕.社会资本对高校教师科研的影响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68-69.
[4]王宇鹏.中国高校科研产出和科研效率经验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25-430.
[5]赵萌,李凯.高校经费收入对科研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学学术月刊,2014(1):43-48.
[6]陈国迎,姜玉勇,孙昭智.高校科研资金投入产出相关性实证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2010(4):91-94.
[7]谢亚兰.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相关性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8(5):51-54.
[8]朱昌明,张明山,翟东宇,秦哲.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绩效的灰色相关性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2):91-92.
[9]林和平,刘丁慧,鲍乃源.灰色相关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1):84-89.
[10]于萍,李克.使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的灰关联分析[J].微型电脑应用,2011(3):29-30.
[11]李国德,武士威,李娜.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18-320.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put and Output in Universities
Liu Changying,Fu Libin,Zhang Guoqua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028)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annot do without the mathemat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especially the method of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show that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s can increase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 and monograph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while the lag phase of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is rather long.After the in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the lag phase of all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s tends to be longer.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of researchers;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and efficiency of research funds;applying multiple methods to analyze the lag phenomenon of research output;perfecting the motiva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es.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universities;scientific research input;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lag phase
G644
A
1674-5450(2016)01-0126-04
【责任编辑 赵伟】
2015-11-12
2014年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D11ZC111)
刘长颖,女,吉林松原人,大连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