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英语》实施信息化课改的必要性及影响课改实施的因素

2016-11-15 17:55黄静雅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职业英语教学设计

黄静雅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目标的多层化多元化的英语教学,从而使英语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之中,学习内容延伸到书本之外。 本文将结合《职业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对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的必要性及影响课改实施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课改;职业英语;教学设计

1 《职业英语》实施信息化课改的必要性

1.1 课程性质决定其必要性

《职业英语》承担了英语学习从应付考试到实际应用的过渡功能,有必要把英语学习内容从书本拓展到更真实的语境之中。然而,强调应用为主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学生英文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不一,而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第二、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還停留在做习题、听讲解阶段,没有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英语的学习习惯,第三、学生留给英语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学习途径单一,主要还是依赖160多课时的课堂学习,这使得英语应用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内化,而只有把所学知识通过足够的练习内化为自发的语言习惯之后,才能真正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职业英语》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改革方向就是要应用大量网络资源和虚拟功能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把英语学习的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把英语学习的实践延伸到一周4课时以外,把英语学习内容由书本范围以内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余地,就多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发现了书本外的英语语言内涵,就多了另一个认识生活的视角。

1.2 信息技术的性质决定了其必要性

信息化教学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具有交互、共享、自主、探究、合作的特点。其原则就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将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等教学四要素进行全新构建,建构更加开放的,能促进学习发展的教学环境,注重“教学并重、教学合一”,提倡学生与教师的平等、深度互动。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展示、交流、搜索、模拟工具,既可极大丰富教学资源,又可模拟真实情境,还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有效而及时的沟通、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提供了高效而稳定的平台。因此,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教学相整合,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扩充教学内容,提供真实语境,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以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学习和应用英语的策略以及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2 影响《职业英语》信息化课改实施的因素

2.1 教学资源形态

康淑敏(2015)把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资源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模块化主题式教学资源、多模态素材型教学资源和生成性教学资源。要求教学资源具有延续性和开放性,采取师生共同参与、动态建构的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持续地创造性的建设开放性教学资源,形成纸质与数字化融合的互补性课程资源。

就《职业英语》而言,教学素材的来源不再仅仅是教学初期教师选定的一本或几本纸质教材,而是充分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素材建设权由教师独享走向师生分享,允许并鼓励学生添加自己的语言学习和应用素材;教学资源除了教师准备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预设型资源更注重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资源,包括师生在研讨过程中形成的见解、教材空白点补充、背景信息的添加、课程实施的建议和学习反思等过程性资源,突破传统课程内容形态和内容的纵向组织结构。分散的语言知识按照知识的内在结构被分配入主题不同的各个模块,资源内容由单一的“去情境化的”语言素材转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汁原味的素材,如英语国家的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影视产品和国外大学课程中的未经删减修改的“真实情境”中的语言素材。

2.2 教学组织方式

康淑敏(2015)指出,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上。高职英语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多为线性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而信息化课堂强调多向信息传递,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课堂话语权由教师独享转为师生分享,削减教师讲的成分,增加学生展示的分量,注重对学生主动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的引导。

就《职业英语》的课堂而言,就是要以任务为线索,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完成过程中来,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机会,把时间让给学生讨论任务完成方法、展示任务成果,提出困惑、研讨解答。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任务选择与布置方面,在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指导方面,也实施以问题为驱动的对话式引导,注重启发,弱化讲解。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课堂要注重“真实情境化”与传统的“去情境化”相结合,教师要适当的对知识重点和难点加以“去情境化”的提炼与概括,帮助学生抽象化语言知识,从而更好地内化语言应用能力。

2.3 学习活动方式

信息化课堂的重心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修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授人以渔”,注重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律性学习习惯和发展他们的复杂认知能力。

《职业英语》课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展开专业阅读,提供学生与他们的专业相关的以英语为载体的前沿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吸纳先进的专业知识;信息化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海量性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筛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习惯于网络资料的检索、吸纳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筛选资料、整合资料,不迷失于信息化资源的海洋之中。以任务完成为主线,既要学会引申与拓展又要学会删减与提炼。另外可以通过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微主题,小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课题深化学习,在探索中深入思考、建构知识,内化语言应用能力。

2.4 学习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评价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通常包含根据外部标准对某种努力的价值、重要性、优点的判断,并依据这种标准对学生所学到的与没有学到的进行判断。为了评价学习结果,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正规的、判断性的。而在信息化教学中,评价是基于学生表现和过程的,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这时的评价通常是不正规的、建议性的。信息化课堂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要求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和管理手段。采取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质量的考查,关注学习行为的发展与成效,建立多维度综合评价方式。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方式。《职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和信息化教学的性质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对高职英语实施教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唐淑敏.信息化背景下额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5,(6):96.

[2]谢康.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课程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5,(5):35.

猜你喜欢
职业英语教学设计
国际空乘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基于职业素质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试论职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