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伟
【摘 要】文章以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次教师培训为依据,阐述了如何从课堂教学出发,针对教师实际情况,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式和主题式的设计,将培训项目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教师以沉浸式的方式参与课堂,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手段。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师培训;主题式;沉浸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102-02
一、培训背景
哈尔滨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始于2010年,每年组织集中培训一次,一般为36学时。由于哈尔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并不统一,城区为“五四制”,外县为“六三制”,所以,学制的不同导致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上,农村比城市难度更大。而且,通过调研统计,截止到2015年,哈尔滨市农村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基本无专职教师,所有教师来源均为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年龄均在45周岁以上。虽然这些教师的学科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们所教学科不同,年龄偏大,缺乏一定的开拓与研究能力,导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不够,实践技能经验不足,课程开设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针对这种情况,哈尔滨市从2010年启动此项培训,力求提高农村教师对该课程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增强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
二、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1. 项目设计的理念
培训项目在起始时,主要以理论、技术实践学习和听评课三个部分组成。但经过几期后,回访发现,由于理论、技术跟课堂相对分离,教师很难应用于实践。因此,项目开始逐步转变理念,通过先期调研,寻求理论、技术与课堂之间的平衡点,力求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聚焦课堂,着眼于教师培训后的课堂实施能力。
项目采用沉浸式设计,将多个操作技术内容进行主题式设计,根据主题与技术的需要,融入相应的课堂实施手段,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将参训教师带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亲身体会课程设计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将理论具体化实施到课堂,将技术浓缩进课堂。同时,教师在这种课程实施过程中,能更为直观地了解课程课开发和实施,给教师未来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提供直接的案例和抓手,使之能够将培训内容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
2. 项目设计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项目以“绿色低碳生活”为主题,将多肉植物种植、陶艺、软陶、废旧物品创意设计等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理论融入主题中。农村有广大的土地种植范围,跟植物相关的主题能够很好地带入未来的课堂教学。而陶艺的入手较为简单,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还可在课堂实施中减掉烧制环节,简化为泥塑。并且在主题造型布景、微缩景观中常用的软陶和超轻粘土等也相对容易得到。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废旧物品创意设计,来弥补主题材料上的限制,保证主题课程的完整化。
植物部分以多肉植物种类、习性、土壤、光照等为内容。为教师提供多种多肉植物,帮助其认识叶插植物的种植和繁殖等特性,用体验和操作来直观地认识这种主题植物。在此环节中融入部分生物和地理学科知识,带教师体验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潜在”应用,帮助他们体验并理解学科知识如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并应用于课堂,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由于参训教师来自多个不同学科,所以培训的第二部分以体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设计,体现学科特色主题景观或微缩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直观地体验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点和融合方法。培训的过程不是告诉教师怎么来做,而是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主动去触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和课程开发。培训更多的内容是体验与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的应用,而不是讲解理论,这样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更容易将理论“潜在”的应用于课堂,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去主动将理论进行升华,这种方法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念更为贴近,培训的过程完整地采用了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培训活动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
根据教师的设计主题雏形,帮助教师完善主题,让教师体会课堂实施中的主题指导策略。同时,也促使教师针对自己的设计主题互相讨论,吸收主题设计的优点,弥补自己主题的不足,体验研究性学习中的讨论过程和评价过程,建立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初步认识。
在确定设计方案后,根据方案选择制作材料,以教师自身为主,辅以指导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进行最后的作品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和检验教师的实践能力,将前期多种材料的制作方法的培训成果应用到主题作品实施中,让教师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体验各种材料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培训教师将多种材料综合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为未来的课堂转化提供实践操作的基础。
作品完成后,组织教师进行评价,进一步强化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反馈环节的应用。在这一培训环节中,教师既是培训的指导者,也是培训的参与者。教师要将之前培训所观察和体会到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应用在这一环节中。同时,在实践中更能加深对评价方法的应用体会,从而为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实施这些评价方法奠定基础,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完善,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环节。
三、培训的反思
培训虽然设计之初以主题贯穿,将理论融入培训过程为主导思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培训时间较为紧张,教师的学科来源过于广泛,年龄层次较高,加之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理论几乎无任何了解,所以在项目实施时,感觉很多教师对项目的理解还仅仅浮于活动表面,急于完成主题作品,没有更多地去观察和体会培训的过程。培训项目原有的、在实践中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理论的应用目标还没有真正达到。
培训项目在物品的准备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多肉植物种类众多,价格差异也较大,所以考虑到培训成本,准备的植物有限。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很多设计主题无法完成,教师并不能每人都进行独立的操作设计,造成在某一特定时段内,教师出现了学习闲置状态,这在项目设计时没有考虑到。
由于这种沉浸式主题培训是第一次将培训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操作。所以,对于培训指导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指导教师并没有进行此类培训的经验,加之培训项目组经验有限,导致在培训过程中的指导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过多地参与教师的设计与制作,对他们能否完成主题作品的关注度过高。以项目组的观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参培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培训的过程性作用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同时通过培训实践发现,要让主题式项目培训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发挥出作用,就必须要进行统筹规划,注重生活化、社会化、个性化、时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从本校和本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衔接,做出完善的计划。有了这样的计划,教师才能够不慌不忙地开展实践活动,也不会陷入走马观花的境地之中。
参考文献:
[1] 徐永军.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J].基础教育,2013(4):75-81.
[2] 刘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 王根苗.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师源性问题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1):73-74.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