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飞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37)
探析北宋全景式山水画之审美——从意境美视角理解
王飞飞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37)
华夏文明的深厚积淀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然而意境美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追求意境美往往是中国艺术家艺术创作关注的热点。在这些艺术门类中,意境美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基于意境美视角这一前提:只有充满意境美的作品,才会散发着无尽的艺术魅力令人心驰神往,才能使得山水与自我融为一体。北宋全景式山水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客观自然的主观情思,无论是历朝历代的鸿幅巨制山水,还是文人雅客的小景山水。它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或隽秀、灵动,或缥缈、幽深,或千姿百态、巍然屹立的意境美。本文以北宋全景式山水画为切入点,来分析意境美在绘画中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北宋全景式山水画;意境美
聂振斌说:“在宗白华的文艺批评与审美分析中,意境是一个中心范畴;意境理论构成了他的美学思想的主干。”虽然宗白华没有系统的意境理论,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他的《美学散步》感受到他对艺术境界的理解。宗白华在他的《艺境》一书中提到“画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意境,艺术意境主于美。”意境美是艺术家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知融入到客观物象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以一定的表现手段或规律为媒介,即寓意于象,从而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审美意蕴的追求。而这难以捉摸又高深莫测的意境美特征在宋代山水画中发挥地淋漓尽致。
意境美的含义具体是什么?从已有的可据考察的资料来看,似乎是没有确切的答案,可以说是众说纷纭。然而无论怎样,“意境美”的基本内涵绝非异于以下两条:一是画家通过笔墨关系将自己的意愿、情感与自然融合,既不是客观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凑,而是主观与客观世界的高度统一。它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形象创作体现。二是画家能创作出画中的神韵、精微之处能引发观者的联想、沉思、想象,从而达到欣赏者对作品的再创作和升华。然而,最具意境美的山水画当数北宋全景式山水画。全景式山水画主要以北宋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主要是受到了唐、五代的山水画发展的推动影响,使北宋全景式山水画达到了极盛时期。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门独立画科,始于魏晋时期,由于文人士大夫寄情于山林野趣的悠然自得使得山水画的探索和创作风气极盛,也成就了李成、关仝、范宽的“三家山水”的超乎自然的意境美。随着北宋中期山水画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全景山水的艺术功能,不再是单纯地用符号体系来表现地域文化的艺术审美,使“天人合一”的意境审美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完成使命。
(一)师法自然的精炼性
北宋山水画家在用水墨对客观物象进行致广大、尽精微的刻画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形态融入这山水画中取舍的精炼性。在山水画中独特的艺术形象与表现技法的高度统一才能将画家对山水画的意境审美的寄情于景有个深层把握,山水画的师法自然的高度凝练才得以体现。
(二)气韵生动的灵动性
“气韵生动”一法自古被奉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准则。形神兼备是气韵生动的条件,气韵生动则是形神兼备的效果,一幅画只有达到了气韵生动的境界,才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才会给以观者生机盎然的感受。例如李成的《晴峦萧寺图》,整个画面是笼罩在一片刚劲雄浑、烟岚缥缈相互交织的氛围中。画中似乎远离了喧嚣,道出了追求的境界是与大自然山水相伴的自由境界,从而传达出了简练的笔墨中描绘出了悠然自得、返璞归真的意境美。
(三)意境营造的层次性
画家通过特定的笔墨语言符号和章法形式,以形象的典型性和细节的真实性,真实生动并精准细致地刻画出艺术形象。李成笔下那盘绕的隆冬枯树和荒寒野岭,范宽画中澄澈雪景和危峰兀立,郭熙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都被以千锤百炼、字斟句酌的视觉语言符号精准地刻画出来。北宋山水画的可居亦可游的人生境界使得古人不满足于追求食物外形的模拟而尽求表达内在神韵的风骨。画面构图安排严谨细致,构图方式灵活多变,不采用透视法则。寄情于景,气韵生动,不在于短暂的可望可行,而是追求于天地长久地可居亦可游的精神境界。
(四)物景合一的深刻性
画品取材于自然更超乎于自然,从实景山水中发现自我的生命情怀,与自然面对面交流,通过对生命本真的思考、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达到对自我体验感的生命回归的深层思考。
(五)意境传达的典型性
宋代全景式山水画经过了李成、范宽、郭熙等人用尽一生的努力创作与探索实践,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一幅幅饱含生命哲思的作品流传至今,其中有李成《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和范宽《溪山行旅图》以及郭熙的《早春图》等这些全景式山水画作品。画家用独特的构思、精妙绝伦的笔墨技法将山水画意境审美的精神不遗余力地传达出来。
“意境”是画家的情绪和精神气质的反映,是画家的向往与追求,借助于笔墨与笔下山川的心境展现。古人在这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如荆关沉雄,大气磅礴;董巨神秀,恍若天成。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景融合。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美有不同种表现形式。例如,郭熙的《早春图》既是对“三远法”的理论证明,同样使得全景式山水的意境美有增无减。
郭熙(约1000年-约1090年),字淳夫,河阳温县(在今河南孟县东)人,宋神宗时为画院艺学,是北宋中期代表性的山水画大家。初学李成,晚年自成一家。好作巨幛大幅,雄健中露出灵秀。画左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笔”,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钤有“郭熙笔”长方印。
山,笼罩着薄雾,朦朦胧胧;山势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山脉愈叠愈高,愈叠愈奇;山间泉水从石缝中倾泻而下,山间溪水缓缓流动。树木已发嫩芽,显得生趣盎然。可以看出,严冬显然远去,隆冬留下的惨淡枯寂中,处处萌发着生机。画面中段是画家描写的重点,画中水边平地旁系着一只小船,渔妇喜笑颜开地往家走,似乎完全没有辛劳的疲惫,妈妈一只手抱着孩子,一只手牵着另一孩子。渔夫挑着担子,小狗摇着尾巴活蹦乱跳地走着,画面甚是和谐美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一渔夫正舍舟登岸。山径栈道上,更有樵夫旅客行走往来。郭熙用笔灵动而细致,作为郭熙山石特征的“鬼面石”、“乱云皴”都可以从图中见到。郭熙的线条是粗犷而近乎扭曲,石头轮廓是晕染而成,有实有虚,充分利用了墨分五色的笔墨变化。通过这种逐渐过渡的手法使场景生动自然,并实实在在地反复皴擦岩石的纹理,从而衬托出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早春图》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气势浑成,情趣盎然,为观者营造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整个构图无不显示出作者在创作中表现意境清幽的一片匠心。
图1 郭熙 《早春图》轴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绢本,水墨
巍峨耸立的峰石,山间弥漫的清气,飞瀑如练,丛林静寂,这是一片生命适然、空灵无限的超自然灵境的呈现。那些以隐居的文人画家追求的是心境的恬静平淡和荒寒萧条。意境美就在一动一静的画面中显现出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上下呼应,这其中的意境之美怎能不令人叹赏。
山水画并不单是自然地理的说明和解释,更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情感。如果片面地摹写自然,山水、花鸟都将成为呆板的标本,画面毫无生机。古人常说“缘物寄情”,写景即是为写情。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总的来说,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的首要是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平衡、取舍。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
北宋全景式山水画,是山水画艺术审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山水精神及对山水中意境美的追求。 意境美的营造不仅有赖于画家对自然世界的感悟与观察,更多的是依靠画家自身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寄托。意境美要求画家要深入大自然。面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才能取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研究其作品的笔墨章法、思想理念。纵观古今,在绘画中营造意境美也是绘画富有生命力的必然。山水画家在体验生命融入自然的同时,又师法自然、超越自然,让生命在有限和无限之中远游的艺术表达,缔造了宋代山水画中最为纯粹的内在精神即意境美。而意境美作为北宋全景式山水画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特点,是以一种指导思想式的理论高度,指引着中国艺术的发展走向。
[1] 王宏建, 艺术概论[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3] 王伯敏,山水画纵横谈[M]. 济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10.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7]时凤玲, 郭熙山水画美学探析[D]. 山东师范大学 2005
J205
A
王飞飞(1990-),女,汉族,河南省沁阳市人,首都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