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帝丫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鄂伦春族“密塔哈”研究
王帝丫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也是鄂伦春族的民族标识之一。“密塔哈”是鄂伦春族妇女给猎手制作的狍头帽子,本文将通过对“密塔哈”特征描述,剖析到鄂伦春人对大自然的尊崇,以及“密塔哈”的文化价值以及它的传承发展。
鄂伦春族;狍皮工艺;传承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东经121°55′~126°10′,北纬48°50′~51°25′之间.北与黑龙江省呼玛县以伊勒呼里山为界,东与黑龙江省嫩江县隔江相望,南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接攘, 西与根河市、牙克石市为邻。全旗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属于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据2000 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共有8 196人,语言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现在通用汉语。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主要表现形式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鄂伦春族属于鱼猎采集经济文化类型。
鄂伦春族信奉萨满教,主要表现形式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导致鄂伦春人多神崇拜。鄂伦春人认为,自然界的山川树木,风雨雷电和日月星辰都存在着神灵。出猎时每遇到古树、高崖、洞窟都以为是山神“白那恰”的栖地不敢喧哗,要叩首供肉,祈求平安丰收。鄂伦春敬畏熊,称熊为“雅亚”(祖父),“太贴”(祖母)或“阿玛哈”(舅舅),不直呼其名。鄂伦春族禁忌很多,对猛兽不敢直呼其名,叫虎为“宝如坎”(即神),叫熊为“阿玛哈”(即大爷)。鄂伦春人有用兽骨占卜的习俗,相信野兽的肩胛骨有预知的本事。鄂伦春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德,首先体现在保护森林,爱护花草上。由于鄂伦春人世世代代与大自然打交道,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来自大自然,所以他们从不随意乱砍滥伐,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森林资源。他们在常年野外生活中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一)“密塔哈”的制作特点
鄂伦春族一直有戴棉帽子御寒的习惯,鄂伦春族所戴的帽子主要有兽首帽、毡帽两种。兽首帽又称狍头帽,鄂语“密塔哈”,这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猎民帽子,是仿造狍头的原样用狍头皮加工制作的。鄂伦春族妇女绝活是给猎手制作“密塔哈”(狍头帽)。这帽子是用整狍子的头颅,去掉骨肉后,保留狍头上的毛、角、耳朵、鼻子和口,精心鞣制而成(图1)。戴上“密塔哈”可以诱惑猎物,鄂伦春人座森林、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来自大森林的赐予。
图1 “密塔哈”
图2 眼圈镶有黑色皮子的“密塔哈”
鄂伦春人的“密塔哈”是用整个狍子的头皮制作的,先将其头皮完整地剥下来,撑开、晾干、熟时,将狍头皮润湿,把朽木屑抖落掉,再用“克的拉”(金属的熟皮工具,似刀,带柄)和“毛担”(类似梳子、锯)将青发和油脂刮干净,接下来再用盐水浸湿,最后拿到炭火上烘烤,定型即成。割下原来的狍子耳朵 ,换上两只假的,传说若不换假耳朵,会使猎人在远处误以为是真狍子而开枪射杀, 在两个眼圈上镶上黑色皮子(图2)。为了保暖,需要吊上灰鼠皮做帽里子,还要在狍头皮下面缝上一圈毛皮,平时将毛皮帽沿向上卷起(图3),冷时放下捂住耳朵,狍子头上的两只角还要保持原状不动。
狍头皮帽的里子是鄂伦春妇女剪两块圆形的,用野生植物染成黑色的狍皮缝在眼睛相应的位置上,有条件的还缝上里子,里子是根据表皮的厚薄而选择的,一般选用轻盈而有挺度的布,考虑到平常戴的帽子是容易脏前面,里子通常用于头发相同的黑色。
图3 带有毛皮帽檐的“密塔哈”
图4 现代人戴“密塔哈”
(二)“密塔哈”的功能性
鄂伦春人对帽子,无论从实用、修饰方面都很重视,在冬季,不分性别,身份,年龄,场所,都戴狍头皮制作的帽子,冬季的帽子材料,主要是毛皮类,狍子分布极多,猎获量也最大。狍子属于鹿科动物,形象似鹿而比鹿小,毛皮呈灰白色,其毛密缄厚,御寒性能好,于是暖而轻皮肤触感好,又具有吸湿性的“密塔哈”就在鄂伦春人的狩猎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将“密塔哈”戴在猎人头上,狩猎时给野兽以假象,可以起到麻痹作用,以使野兽受骗上当,待猎人移动到野兽跟前时开枪射击,百发百中。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活动中,鄂伦春人的狍头帽逐渐成为一种对力量和勇敢的炫耀,为男女美的装饰物,他们用打到的猎物来装饰和美化自身,表现了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审美特点。至今还保留和使用“密塔哈”,既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又作为勇猛的标记,形成了其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特色(图4)。
(三)“密塔哈”的审美性
它具有美学价值。黑格尔曾说:美与真是一回事,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密塔哈”在美学价值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的,体现在多方面,如自然的审美价值、意识审美价值。首先是自然审美价值。“密塔哈”的自然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制作材料上的自然性,不论是狍头帽主体的材料还是制作技艺的染色材料的选择,都取之于大自然。其次是意识审美价值。意识审美从远古时期就有了雏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意识审美也随之丰满起来,并且有宗教信仰的影响,鄂伦春族人在制作狍头帽的同时也把自己对某些愿望的祈祷和美好祝愿也都一同编织在“密塔哈”里。
“密塔哈”作为鄂伦春族狩猎文化和森林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以其特有的原生态的样貌典型的代表了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文化。文化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从其生活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涵盖范围宽泛。鄂伦春族的祖先是森林人。莽莽兴安岭栖息着鹿、狍、犴、虎、豹、野猪、熊、狐狸、猞猁、水獭等野生动物,纵横交错的河流,生长着各种鱼类。这优越的自然环境最好的天然猎场,为狩猎的鄂伦春人提供了丰富的衣食之源。因此他们从骨子里就依赖大自然,认为大自然就是衣食父母,故而“密塔哈”也属于大自然所给予的礼物,它原生态的外形特点彰显出鄂伦春人对大自然的崇尚,内心深处对原生态诚挚的感恩。“密塔哈”的这种原生态的造型,这样一件来自大自然的作品,充分彰显了鄂伦春人在精神追求上的“真”,他们以谦卑虔诚的态度去感受、去体味、去回应自然物象所辐射的信息,“密塔哈”表现的不仅是一种形式、一种生命、更是在昭示一种情怀、一种观念。鄂伦春人具有人类最朴素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环境意识,也正是这种生态观才保护了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没有萨满教的作用,大兴安岭的森林有可能早已被砍光了。鄂伦春族对自然界的态度、认识和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狩猎文化的文明程度和存在价值。而鄂伦春人在打猎时,不伤害有孕再身的动物以及正在交配的动物,他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流露出鄂伦春人内心深处的善良。他们身上这种“真与善”,可被称为一种美,黑格尔曾经给美下过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密塔哈”作为鄂伦春人善良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显现,它具有亲近大自然,属于现代所推崇的绿色设计。
通过对“密塔哈”的分析,所给我带来的启迪就是“密塔哈”商品化发展趋势以及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密塔哈”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在它近年来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后,有些人更希望得到购买到一件民族帽饰当做艺术品来欣赏,并非为了穿戴使用。而鄂伦春族人中还会狍皮制作工艺的人日趋减少,且大多数都是老人,年轻的鄂伦春人已经对这种古老的手工艺技艺不在那么感兴趣,会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都是促成鄂伦春族服饰商品化的原因。就目前来看,鄂伦春族帽饰的商品化需求逐年有上升趋势。
对“密塔哈”的保护和传承,我认为:第一,重新梳理并系统的对鄂伦春现有资源的调查研 究。 将以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为切入点,深入普查确认传承人,根据传承人不同的技艺特点确立县市省级保护名录和传承人,对已经确认的传承人深入采访调查,抢救性挖掘 整理出狍皮制作技艺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归类 建档,建成数据库,实现记录式保护。也考察不同地区的鄂 伦春族帽饰文化异同。并搜集大量的鄂伦春族帽饰作品, 可以进行博物馆展示,或举行服装表演展示。
第二,保护鄂伦春族“密塔哈”生存的文化生态。鄂伦春族原来特有的游猎生活有千百年的根基,但到了 20 世纪60 到 70 年代大批汉族迁入大兴安岭地区,修铁路, 建工厂,各地设立了林业局,森林被砍伐,禽兽被捕杀,生 态被破坏,这样的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制作兽皮服饰的 材料无法得取,要想保护传承文化,就得保护鄂伦春族大的生态环境。发展自然与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园区,保护狍皮 技艺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实现活态保护。
第三,完善保护鄂伦春族狍皮的制作技艺。保护“密塔哈”的制作工艺,建立传习所、手工作坊和生态保护区,自主创承人培养徒弟,以确保技艺的传承。鄂伦春族的狍皮制作技艺已经在 2008 年 6 月 7 日被列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当中去。国家已经率先做出姿态并且用实际行动来保护 我们的民族狍皮制作工艺,那么我们就不能在停滞下去。 由于鄂伦春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鄂伦春族人文化都是口传 相授的,我们需要把制作技艺需要用文字的形式来记录。
[1]白兰.鄂伦春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8).
[2](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张敏杰.猎民绝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4).
[5](美)弗朗兹·博厄斯,金辉译.原始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1).
[6]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
[7]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
J523
A
王帝丫,西安美术学院服装系2015级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