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蒗永宁摩梭人婚姻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11-15 12:53高春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宁蒗摩梭摩梭人

高春艳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云南 丽江 674199)

宁蒗永宁摩梭人婚姻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春艳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云南 丽江 674199)

近年来,随着宁蒗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繁荣,摩梭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摩梭人的婚姻习俗颇受世人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婚姻制度为代表的摩梭人习俗也在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永宁摩梭人的婚姻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摩梭人婚姻习俗现状的特点及其成因。

摩梭人;走婚;调查;分析

“摩梭人”是指聚居在川滇交界处的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攀枝花市和盐边县自称为“纳”或“纳日”的族群。[1]在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中,生活在云南省的“摩梭”,包括云南省宁蒗县境内的“纳(日)”,被确认为纳西族,四川境内的“纳(日)”,被归并为蒙古族。[1]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均以(宁蒗)永宁纳西族来指称纳日人,以区别于丽江纳西族。[1]

1990年4月27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宁蒗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确认了“摩梭人”的称谓。20世纪90年代以来,“摩梭人”和纳西族已被分列为两个不同的少数民族。[1]永宁摩梭人的婚姻习俗,在摩梭语中称为“sese”。摩梭人用sese描述两性之间的婚姻关系,形象地表达了男女双方各居异处,通过“走”来实现“婚”,即“走婚”,[1]维持婚姻关系的男女各自居住在自已的母系家庭里,男方晚上到女方家中走访,次日早晨离开,双方都不属于对方家庭中的家族成员。简言之,传统的摩梭人婚姻以“走”的形式来确立,单纯靠双方的感情来维持,无离婚可言,结束“走”,则不再有“婚”。

近年来,随着宁蒗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繁荣,摩梭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摩梭人的婚姻习俗颇受世人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婚姻制度为代表的摩梭人习俗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2016年2月20日至2016年2月2日,笔者一行四人在宁蒗县永宁乡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工作,本次调研笔者致力于揭开摩梭人“走婚”的神秘面纱。

宁蒗县距丽江市约120公里,永宁乡距宁蒗县城约40公里,是一个以摩梭人、汉族、彝族、普米族、壮族、回族、纳西族、藏族等12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居住区,其中摩梭人数量最多,约占永宁乡人口总数的78%。此次调研,笔者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分别走方了永宁村委会高明村、泥鳅沟村委会者波上村、落水村委会里格村以及永宁乡政府的民政办、综合办、司法所等。

一、永宁摩梭人婚姻现状调查

当前在一个传统的摩梭家庭中,居住和生活在一起的主要有三代人,为了研究的需要,笔者分别对这三代人的范围作以界定。第一代人,即祖母辈的人,是指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用Ⅰ表示;第二代人,即母亲辈的人,指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用Ⅱ表示;第三代人,即子孙辈的人,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用Ⅲ表示。

(一)永宁村委会高明村

永宁村委会人口总数约6326人,约1610户,是整个永宁乡人口最多的村委会。高明村位于永宁乡政府东北,约40户,人口约200人,整个村子基本上都是摩梭人,其中摩梭人家户中人口数量在10以个的约20户。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村子里第一代人、第二代人的婚姻基本上都是走婚。因此,高明村可以说是摩梭人走婚的典型代表,是至今保存走婚习俗较为完整的村子之一。

笔者走访了高明村传统的摩梭家庭——XX家庭。祖母XX是一位50年代出生的老人,是家庭中地位最高的人。XX老人共有5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是70年代出生的摩梭人,两个孩子是80年代出生的摩梭人,5个孩子中除了最小的孩子还未婚外,其他4个孩子的婚姻都是走婚。XX家的家庭成员及婚姻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XX家三代人的婚姻情况,在第一代、第二代中,除了还未婚的最小的孩子外,其他4个孩子的婚姻全部是走婚。其中由于家庭、生活、个人等方面的原因,二孩子的婚姻由异居走婚发展到共居走婚。

图1 XX家家庭成员与婚姻情况简图

整个高明村的第三代人基本上处于未婚的状态,因此,对于高明村而言,第三代摩梭人的婚姻从数据上来说无从考证,但是,在笔者的走访中了解到,由于读大学、外出务工等原因,使第三代的婚姻观念更为灵活,如果未来留在农村生活,则愿意接受走婚,如果未来不在农村生活,则会采取结婚的方式,这取决于未来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

(二)泥鳅沟村委会者波上村

泥鳅沟村委会距永宁乡政府约5公里,人口约2354人,约512户。泥鳅沟村委员是以摩梭人为主,壮族、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行政村,者波村位于泥鳅沟村委会附近,分为者波上村、者村中村和者波下村。者波上村人口约300人,约60户,其中壮族约17户,其余基本上是摩梭人,笔者走访了者波上村的YY家。老祖母YY老人是一位50年代出生的摩梭人,走婚,生有5个孩子,其中三个孩子是70年代出生的摩梭人,两个孩子是80年代出生的摩梭人,5个孩子的婚姻都是走婚, YY家的家庭成员组成及婚姻情况如图2所示②。

图2 YY家家庭成员与婚姻情况简图

(三)落水村委会里格村

落水村委会位于泸沽湖畔,人口约339人,约1311户,是以摩梭人为主、壮族、纳西族、藏族等多个民簇共同生活的居住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时期,落水村由于耕地面积少,渔业曾是村民重要的生活来源。泸沽湖旅游业发展以来,落水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使村民的经济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乡最富裕的村落。[1]里格村是落水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泸沽湖的里格半岛上,旅游业的发展使村子最从初的十二户,发展至如今的三、四十户,本村村民在第二代人中基本上从异居走婚,发展到共居走婚,同时为了做生意、购房等原因,在第二代摩梭人中许多补办了结婚证。

二、永宁摩梭人婚姻现状分析

(一)婚姻现状

1.第一代人以异居为主的走婚

异居走婚是指,男女双方各自居住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通过男子到女方家中的走访来维持性关系。[1]从对摩梭人聚居的村落,高明村和者波上村的实地调研表明,当今,摩梭家庭中第一代人的婚姻基本上是异居走婚,并且从走婚之初的不稳定,发展到相对稳定。这种暮合晨离的婚姻方式的维系,靠的是稳固的夫妻感情。

2.第二代人异居走婚与共居走婚并存

共居走婚是指,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异居走婚之后,不经过任何仪式,男方加入女方家庭(从妻居),或女方入男方家庭(从夫居),或新成立家庭同住(新居制),共同生产生活和抚育女子。[1]从调研中发现,在当代社会,摩梭家庭中的第二代人仍然保留着走婚,且最初基本上都是异居走婚,但是后来逐渐由异居走婚发展到共居走婚。虽然传统的摩梭社会也存在着共居走婚,但是当代社会中的共居走婚比传统的摩梭社会中的共居走婚的数量要多,而且当代社会中摩梭人共居走婚的原因也与传统的摩梭社会不同。

传统的摩梭人共居走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男方没有姊妹,需要女方加入男方家庭生育后代实现家庭的延续;其二是女方没有兄弟,女方家庭在生产劳动中缺少男性劳动力,需要男方加入。[1]当代社会摩梭人共居走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经济、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的异居走婚发展到共居走婚,甚至有的为了做生意、购房、子女上学等原因,还补办了结婚证。

3.第三代人以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为主的结婚

摩梭人的结婚是,指男女双方经过特定的程序和仪式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结婚不同,摩梭人的结婚注重的是程序和仪式。“男方到女方家落户”是指有感情基础的男女双方通过举行结婚仪式的形式确立婚姻关系,只是男方婚后到女方家中居住,并成为女方的家庭成员,所生子女也属于女方的家庭成员。此外,摩梭人眼中的结婚和我国法律中结婚的含义不同,我国《婚姻法》中的婚姻,是以是否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为确立合法婚姻关系的唯一标准,而摩梭人婚姻习俗中的结婚是以是否举行结婚仪式来确立婚姻关系。由于只有结婚的仪式,而没有办理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因此,笔者称之为仪式婚姻。当然,也有一少部分的摩梭人在举行结婚仪式后,办理了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从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摩梭人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越来越多,如表1所示,自2011年以来,每年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逐年上升。

表1 永宁乡近年来结婚登记统计表 单位:对

(二)原因分析

1.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种植业、养殖业基本上是摩梭人唯一生活来源,那时每户人家的经济条件基本相同,再加上摩梭人天生的知足常乐感,使得走婚是非常纯粹的,尤其是50、60年代,确定“阿注”④的唯一标准就是感情,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因此,走婚的基础很牢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自1991年泸沽湖开发以来,旅游业为摩梭人创造了除农业、养殖业之外的谋生手段,如开客栈、开饭店、经营旅游纪念品等,从而使得有能力、善交际、有思想的摩梭人,开始自己做生意或开店,依靠泸沽湖的旅游业发展,生意很红火,收入丰厚。而另外一些朴素、不善交际、思想保守的人还固守着传统的农业,因此,经济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现代社会人们对金钱追逐的欲望,使得原本仅靠单纯情感维持的走婚,逐渐变得不那么单纯了,人们相互之间有了“门当户对”的思想。调研中了解到,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里格村、落水村的摩梭人依靠发展与旅游业相配套的服务业,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开始疏远其他村子里的人,不再与他们走婚。因此,里格村、落水村的第二代人的婚姻基本上是从走婚发展到结婚。

2.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摩梭人追求情感至上的婚姻观,金钱观、物质观不强烈,在现代社会中,摩梭人的攀比心、逐利性被激发出来,使得他们对金钱、财富追逐的愿望很强烈,同时摩梭人也有了除了经济方面外的更多的追求。对生活的多种追求使得许多 80后、90后的摩梭人除了务农之外,对未来有许多的选择,如读大学、外出打工、做生意等,而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外出打工,亦或是做生意,这些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了,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人和事,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异性,有更多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所以,80后、90后的摩梭人选择结婚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同时,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拓展,再加上当今信息时代的方便、快捷,他们获取到很多新的对于婚姻、家庭的观念,也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摩梭人选择结婚而不再选择走婚的原因。

3.当代社会对摩梭传统文化的冲击

摩梭人以走婚建立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摩梭母系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在当代社会中,摩梭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梭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信息时代的影响,摩梭人以母系大家庭和阿夏婚⑤为特点的传统母系文化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强烈冲击,主要表现在商品经济直接撼动了摩梭母系文化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母系家庭小型化,小家庭逐步增多;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等。[2]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梭人的婚姻习俗在当代社会中正在发生着变迁,走婚、仪式婚姻、法定婚姻并存的局面已经出现。然而,未来摩梭人的婚姻习俗的变迁之路将走向何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附件

文中使用的图示含义说明

○——代表未婚 ◇——代表异居走婚 △——代表结婚

□——代表共居走婚 ◆——代表单独立户

注释:

图中符号含义见附件。

②由家庭内部的原因,YY家的老二,老三、老四及其所生子女已不能算作是YY家的家族成员,其原因这里不再详述。

③数据来源,永宁乡政府。

④建立了走婚关系的男女互称“阿注”,私下还会称“阿夏”,即亲密的伴侣。

⑤阿夏婚,即前文所说的走婚。

[1]陈柳.永宁摩梭人婚姻家庭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杨红.摩梭人生态文化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C913

A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当代社会中的变迁研究——以“摩梭人”婚姻习俗为例(项目编号:2015C099Y)。

高春艳(1980-),女,河南周口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猜你喜欢
宁蒗摩梭摩梭人
四川摩梭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研究
Mosuo on the move
MOSUO ON THE MOVE
三十二年八千里路的教育牵手
摩梭人的婚姻风俗
富滇银行宁蒗支行开业
西南少数民族“婚恋”舞蹈现象解析
——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专题研究
宁蒗县总工会:“两节”慰问暖人心
像宁蒗河一样自然流淌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