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2016-11-14 21:46李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文言文课文

李敏

传统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词深析——背诵记忆”的模式,高耗低效。那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

首先,要“明读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读“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

其次,要“明句读”。如,《论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的“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而“以为”中间省略了“之”。因此,这句应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不可误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再次,要掌握朗读节奏。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感染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朗读文言文的兴趣,另外还要传授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方法如下: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桃花源记》为例,结合文中的描述,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文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子的,紧接着提问“若你置身于桃花源中会怎样做,选择留下来还是回到现实社会”?用这样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到作者的字里行间,真正感受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

2.在课文教学中,精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或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孙权劝学》时,就适当说几个与孙权、吕蒙有关的历史小故事;教学《论语》时,就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教学《木兰诗》》时,就给学生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段,使学生活跃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3.编排课堂情景剧。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就可以让学生编排课堂情景剧,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内心独白,将文中人物的性格表演到位,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一个新高潮。

4.复习文言文可以搞知识竞赛。如,以“开心100”的形式举行竞赛,用来巩固知识点。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手段。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读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读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啰里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这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无形中养成钻研的习惯。

四、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的“而或长烟一空”和“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不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中的“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再如,《桃花源记》中的“寻向所志”和“寻病终”,这两个“寻”词义不同,前者是“寻找”的意思,后者是“不久”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

五、内外拓展,突破文本,确保有效性

王荣生教授说:“教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其中蕴涵着杂质。因而,这块‘璞玉需要教师精心雕琢,即从教材中开发出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内容。”文言文是前人情感的抒发和智慧的结晶,所要传达的声音也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命运遭际和灵魂世界,但这并不是说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否则人们也不会通过文字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身上透视出人性的光明,看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应把相当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上,带领学生探求每篇古文包含的深层意义,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情怀和思想感情。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古文学习不只是学会一些文言字词知识,还要体验古人的生活情趣。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文言文课文
试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