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班(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福建 宁德 355000)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地理综合题36题分析
郑益班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福建 宁德 355000)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图5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6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4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审题分析题目材料 考查知识点 组织答案河流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河流对农业的影响:提供灌溉水源,带来洪涝灾害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冲积平原成因: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因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平原地形特点:地势平坦开阔,便于种植;同时可扩大生产规模(答案里没提到)地势平坦便于种植地势较高的旱地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地势较高的旱地,排水良好;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潜力,扩大生产规模(答案里没提到)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
【第1小题】
审题:比较类型的问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深入挖掘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在以往的课标卷中,比较少出现。
题目材料 考查知识点(农业的气候条件) 组织答案茉莉喜高温,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气温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高温期较长;江浙:时有超过37℃的高温热量喜光 光照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降水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江浙一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气象灾害(因为纬度较低,受北部地形阻挡)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但茉莉冬季没有开花,应该是影响茉莉树的生长)
【第2小题】
审题:比较类型的问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深入挖掘自然条件中的地形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3小题】
审题:比较常规,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或者为区域工业区位选择的区位条件,主语是横县县城,所以应该重点分析横县县城有利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水源、土地),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工业基础)。
题目材料 考查知识点 组织答案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原料:原料来源:接近茉莉花产地,并且生产规模大,原料供应充足;(原料还需要茶叶,该地区也是茶树的主要种植区)原料质量:品质佳(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知名度高,从而提高了品牌优势(答案里没提到)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广阔(答案里没提到)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县城的优势:交通: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基础设施较好,有大量有经验的劳动力;地理位置:离南宁市较近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第4小题】
审题:本题是最大的亮点,考查区域发展的措施,与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的试题;从形式来看,不是以往的“可行与否”,或“是否同意观点”,并说明理由等辩证性的试题。能力要求是,学生能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但从解题、答题、得分的角度分析,本题学生更容易套模板,从而提高得分率。
问题①:学生可联系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知识迁移。可得出答案: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现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学生可迁移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知识迁移。如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质量和品质,提高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多种经营等。可得出答案: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茶其它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建立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结构,建立答题模板;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能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