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问题的思考

2016-11-12 06:37闻勇薛军
西北人口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愿性第二产业失业率

闻勇,薛军

(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091;2.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昆明 650221)

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问题的思考

闻勇1,薛军2

(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091;2.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昆明 650221)

我国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愈演愈烈,如何改变当前的就业现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认为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针对当前学术界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是否对改善目前的就业现状提出的疑问,本文通过验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得出经济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结论,并从经济增长和就业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的内在问题及劳动力市场各经济主体内在问题,找出上述结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就业;奥肯定律;就业弹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就业问题一直存在且在经济危机冲击下愈发严重,我们越来越迫切的需要找到一种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措施。基于奥肯定律关于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理论,有些学者试图分析通过采取加速经济增长的措施带动就业。但当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采用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数据无法印证这一结论时,人们开始探讨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并从不同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趋势的原因。方福前等(2010)采用五个版本的奥肯定律形式对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各种版本的奥肯定律对我国都不适用[1]。陈宇峰等(2011)的研究表明,传统的线性奥肯定律在我国已经失效,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对失业的影响具有截然不同的非对称效应[2]。尹碧波等(2010)的研究也得出了奥肯定律在中国是失效的结论[3]。而之所出现上述问题,从体制转型角度,陆铭等(1998)、Cai&Wang(2010)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在对从业人员统计时,未将非正规就业及农民工进城就业纳入统计范畴,加之,当期所创造的就业主要用于国有企业消化先前闲置劳动力,而从业人员并不必然增加,因此,就业弹性难以对这一时期的情况作出准确刻画[4][5]。然而,上述原因无法解释2003年非正规就业规模基本稳定,但就业弹性依然下降的现象[6](陆铭等,2011)。石昶、宋德勇(2012)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就业能力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和国有企业就业吸引能力不够,而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吸收能力下降[7]。从产业结构角度看,陈桢(2008)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结构偏离在于我国第二产业增长快但就业能力下降[8]。尹碧波等(2010)认为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3]。孔令锋(2010)认为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与就业增长缓慢有必然联系,未来经济发展模式若不调整为以民生改善为根本,将难以改变当前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同步的现象[9]。从制度环境约束角度看,陆铭等(2011)认为政府干预才是削弱就业创造能力的根本所在[6]。上述一系列的逻辑探究,使我们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试图在基于前人分析的基础上,从1978—2013年这一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探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进而从经济增长和就业两方面分析原因,并得出相应建议。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经验分析

1.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认为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3%。这一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旨在近似的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这一定律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且通过实际数据得到了印证,为各国如何提高就业率提供了思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无疑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的高速增长态势是否带动了我国就业的增长,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我们从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入手研究就业效应问题,现有数据对经济增长率这一指标具有明确的统计,但是对于失业率这一指标而言,由于现有数据仅有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这一指标很难反映真实的城镇失业情况,为此,我们沿用蔡昉(2004)计算的城镇调查失业率的方法,力图更为接近的反映城镇真实失业率[10]。即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人口

其中:城镇失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城镇就业人口;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城乡加总的经济活动人口-农村就业人口;农村就业人口=农村经济活动人口

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制度保障下,中国农村人口均拥有责任田,农村劳动力既可以选择在非农产业实现就业,也可以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一方面导致农村劳动力失业率极低,另一方面很难获得真实的农村失业率。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农村劳动人口失业率为零,将农村的就业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视为相等。

结合上述计算办法,选取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上述指标加以计算,得出1978—201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如表1所示:

表1 1978—2013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为了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失业率关系,我们选取了1978—2013年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上述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灵敏性较差,两者相关系数仅为-0.1870。具体而言:

图1 1978—2013年GDP增长率与城镇调查失业率趋势图

(1)1978—1990年,这一时期我国GDP增长速度基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GDP增长率变动不是十分规则,城镇调查失业率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者的变动趋势尽管呈现出反方向变动,但从相关性来看,相关系数仅为0.359,意味着GDP增长率的变动对城镇调查失业率的变动解释力不足。

(2)1991—2000年,特别是从1992年起,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经历1992年的14.24%后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则呈现出了急速上升的态势,由1991年的3.32%到2000年的7.61%,不仅如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的大幅缩水确实构成了失业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0874。

(3)2001年之后,GDP增长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既没有呈现出奥肯定律中此消彼长的负向关系,而且相关系数也极低,为0.1943。

据此,可以粗略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并不是十分明显。

2.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所谓就业弹性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系数,具体而言是经济增长能带动多大程度的就业率的增长,用公式表示为:

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1978—2013年,GDP及就业人员数,结合就业弹性概念,其中GDP指标剔除了价格因素变动,计算得出的各年的就业弹性如图2所示,除个别年份就业弹性突然上升外,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拉动就业的增长的趋势逐渐减缓,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明显减弱。具体而言:

图2 1978—2013年就业弹性变动趋势图

从图上的就业弹性变动趋势来看,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表现为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80年代的较高的就业弹性。这一时期较高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表现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可以折射出当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二是,90年代逐渐走低的就业弹性。90年代我国经济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就业弹性系数由80年代末期将近0.5下降到不足0.2,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对于劳动力投入的依赖在逐渐降低,而以技术、资本为主的要素投入和制度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提高。

经过这两个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已经由1978年的0.445降到2013年的0.046,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明显减弱。

3.三次产业与就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产业结构逐步演变,与不断扩大的经济增长相吻合,表现出了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一系列变化:根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各产业产值情况,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其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占比较低。从变动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较为平稳,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

图3 1978—2013年产业结构情况图

第一,第一产业比重降幅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整体不断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3年的10.0%。80年代初期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得第一产业产值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相对比例上都有明显增加,但由于农业本身的生产周期长,效率相对较低,导致了尽管第一产业在绝对量上是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是在相对量上远不及第二产业平稳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第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仍位居第一,比重变动不大。一直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始终在GDP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持在45%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占比尽管有降有升,但总体变动不明显。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7.9%,到2013年这一比重变为43.9%。

第三,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一直处于赶超趋势,由1978年的23.9%,增长到2013年的46.1%,分别于1985年超过第一产业(1985年第一产业占比为28.4%,第三产业占比28.7%),2013年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为43.9%,第三产业为46.1%),成为对GDP贡献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科技进步导致的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同时,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动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从理论上讲,三次产业产值的变动必然引起各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事实证明,从趋势上来看,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各产业引起的就业结构的变动确实保持一致。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3年的31.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不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占比甚至在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1994年第二产业就业占比22.7%,而第三产业为23%。

但是就绝对量上而言,三次产业产值的结构与各产业就业结构并不严格吻合。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三产产值表现为第三产业位居第一,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占比最小,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应该是位居第一,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最低。而事实上,如图4所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高,为38.5%,而产值占比仅为10%的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数却与产值占比为43.9%的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数相当,甚至略高于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数(前者31.4%,后者30.1%)。

图4 1978—2013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图

所以可以初步得到结论,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经济结构来看,经济增长并没有如理论所述,相应地带动了就业的增长。

三、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因果关系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我们不禁会提出质疑,我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不能促进就业,如果上述分析仅仅是总量及趋势的数值体现,那么经济增长在我国是否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呢?为此,本部分采取格兰杰因果检验,试图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到底有无上述关系。

1.检验原理[11]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Clive W.J.Granger)提出,旨在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计量方法。其原理在于,对变量Y的预测仅由Y的过去信息所得的效果与引入变量X后对于变量Y的预测效果相比,若后者优于前者,则意味变量X是引致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公式表示为:

对式(1),其零假设H0:α1=α2=…=αq=0

对式(2),其零假设H0:δ1=δ2=…=δs=0

若式(1)中滞后的x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不为零,同时式(2)中滞后的y的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整体的显著为零,则称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

2.因果关系检验

(1)指标选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我们选取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DYCY)、第二产业产值(DECY)、第三产业产值(DSCY)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选取就业人数(JY)、一产就业人数(YCJY)、二产就业人数(ECJY)和三产就业人数(SCJY)来反映就业情况,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检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就业人数(JY)、第一产业产值(DYCY)和一产就业人数(YCJY)、第二产业产值(DECY)和二产就业人数(ECJY)、第三产业产值(DSCY)和三产就业人数(SCJY)之间的因果关系。

(2)平稳性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因此首先应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这里我们采用ADF检验。调整后的指标通过了相关性检验,各指标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ADF)

表3 变量间因果关系检验

(3)因果关系检验

在数据平稳的基础上,分别检验上述四组指标中经济增长是否构成就业变动的影响因素。

由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三产产值增加都不是就业增长的原因,变量间并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此经济增长无法带动就业的增长。

四、经济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成因分析

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经济增长本身存在的问题,另一个则是就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要素构成投入不合理等问题。而就业自身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以及处于劳动力市场上各经济主体行为选择问题等。为此,我们试图从上述几方面加以解释。

1.产业结构转变

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出发,三次产业增长与相应的就业吸纳能力不一致,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于第一产业,数据表现出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较小,而就业吸纳能力却较强。主要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多数劳动力被禁锢在土地上,因此,一产就业人员较多,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一部分劳动力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原本我国土地所吸收的劳动力人口基数大等原因,一产劳动力转移不顺畅,导致第一产业至今仍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较高,但就业吸纳能力小,主要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从8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产业过渡,资本深化导致就业容量相对减少。

因此,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趋于饱和,而第一产业仍未释放大量劳动力,技术进步在农业的推广仍有潜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已经在2011年超过了第一产业,未来第三产业将会不断吸收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

2.生产要素的构成转变

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生产要素替代的过程。而我国生产要素的替代是建立在人为推动的基础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的是以GDP增长速度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大量搞固定资产投资,在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速度加快,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日趋明显,资本对劳动力吸纳率降低,而被替代的劳动力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充分消化,导致高增长和低就业并存。尽管从长期来看,由投资增加而推动的经济增长可以起到对就业的吸纳效应,然而,由于我国片面追求GDP的理念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消费能力难以跟上供给的增长,导致经济增长本身质量不高,在影响了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难以发挥扩大就业的能力,最终导致资本投入对就业弹性产生了抑制。

3.劳动力市场存在问题

随着劳动力市场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由人才素质无法与市场需求良好匹配的劳动力结构性供求矛盾日益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因此,就会出现在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一些岗位却招不到人。我国就业在地域性和专业性上也存在着较大矛盾,基层和西部普遍人才缺乏,而经济发达地区人才竞争却极为激烈,造成人才一定程度的浪费。除此之外,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也对就业规模的扩大造成了一定影响。随着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新生就业岗位部分会被农村转移劳动力占有,如前文所述,农村劳动力实质是被认为“已就业”的。这种“农转非”的就业并没有完全纳入城镇就业规模统计。

4.中小企业发展迟缓

单纯依靠传统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系统来保障稳定工作局势已经因经济形势变化而表现出后劲不足的特点,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势必要通发展中小企业来解决大规模就业问题,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因各种问题导致发展不足,难以达到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某些行业中小企业存在“进入难”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互相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率的最大化,而由于我国某些行业垄断问题依然存在,使得中小企业的私人资本难以顺利进入,难以获得与国有经济平等的竞争机会,使得在这些领域中私人投资明显不足,带动就业效果不明显;二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保障,而融资难就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地下钱庄的兴起和发展正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种体现。上述两个原因导致中小企业发展迟缓,就业吸纳能力差。

5.自愿性失业日益凸显

之所以经济增长没有很好的带动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愿性失业问题日益凸显。自愿性失业问题的存在并且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就业增长背离于经济的增长。这里要明确自愿性失业的概念。传统的对自愿性失业的界定主要基于就业意愿角度,即有劳动能力而没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称为自愿失业者,这种就业意愿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视为是自愿的。如主动放弃就业机会的家庭妇女也视为自愿性失业。而这里我们认为自愿性失业的界定更强调被动的自愿性失业,即有就业意愿,而且在积极寻找工作,但是由于工作条件或工资水平等与自己期望不相符(用工单位条件低于求职者期望的水平)而选择自愿性失业,因此对于那些主动的自愿性不就业的劳动者,如上述的家庭妇女或是有非劳动收入、能享受集体分红或城市里靠房屋出租获得收入的人,我们不将其视为自愿性失业。当前,我国自愿性失业问题占失业人员中占有相当比重,在我们所进行的昆明、东莞、重庆三地城镇、农民工及大学生失业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三地188名城镇失业人员中,由于工资条件、工作环境及社会保障等问题难以接受,主动离职的有134名,城镇失业人员的自愿失业占失业人员的71%,这一数据在农民工失业群体中占78.4%,在大学生失业群体中占86.2%。可以看出,自愿性失业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问题。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解放第一产业劳动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上述分析表明,第一产业尽管产值较低,但是就业带动能力却较强,究其原因,不仅在于第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更多的表现为第一产业中过剩的劳动力没有找到适合的突破口,仍然被禁锢在第一产业上,因此,即使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但是同样也是人力资本利用率最低的产业。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合理评价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科学引导人力资本转移。研究趋势表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带动能力将不容小觑,第三产业最终将成为吸纳第一产业释放的劳动力的主要渠道。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尽管吸纳能力很强,但是仍要考虑到其吸纳劳动力的极限问题,尤其是低端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极限问题。众所周知,第一产业释放的劳动力由于长期作业于农地上,其对事物的认知及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因此,释放的劳动力主要的就业领域在于基础低端服务业,而基础低端服务业能否必然实现对第一产业释放的劳动力的吸纳,又主要取决于当前人们的消费能力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2.将促进就业列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

尽管从长期来看,资本及技术对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的替代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是在替代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不能是以追求GDP为导向,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增长很显然难以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愿望。而要真正通过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就业指标上来。然而,将促进就业摆在优先地位并不意味着单纯追求就业,否则我国政府官员惯有的追求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为目的行为取向会导致自然而然的顾此失彼,正如温总理提出的,应“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将就业纳入政府考核,将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途径,通过扩大就业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政策”。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就业这一指标的考核,将会成为政府考核的一个难点,我国一直以来的就业考核数据存在明显缺陷,纳入考核体系后,进一步促使逐利的政府官员弄虚作假,数字注水,违背了初衷,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同步。

3.明确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定位

经济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就业岗位,但是创造的岗位只有和现有的人力资本结构相吻合,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而现有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可以说我国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结构性问题。西方传统经济学认为,对于结构性失业,自由市场机制可以自由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充分就业,即使凯恩斯理论认为自由市场机制下难以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干预,但是也仅仅承认了在经济增长没有达到潜在增长水平的失业才是失业,即使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也算实现充分就业了。因此,对于结构性失业中的政府作为,在理论层面上没有相应的支持,而事实上,任由市场自由发挥机制,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完全可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来应对这一问题,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中间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撮合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如对于劳动力需求方的中小企业,政府应打破行业进入壁垒,改善经营环境,设定优惠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给予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让其有利可图。对于劳动力供给方,政府可以通过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技能,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4.正视自愿性失业问题

上文提到,对于劳动力供给方而言,政府应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等,使劳动力供给方更能适应劳动力需求方对技能的要求,提高就业率。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我国自愿性失业较为严重的现实,也就是政府的政策意图若能奏效,不仅需要政府对失业者主动放弃就业的相关因素加以考虑,而且需要失业者个人转变择业观念,积极主动的就业。具体而言,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主动放弃就业的失业者对就业的期望,根据我们调查结果情况反映,相比其他因素而言,三个群体主动离职的原因在于工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前景不满意三方面,其中以工资水平不满意居多。因此,工资水平仍成为自愿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我们认为,政府可以根据失业者的就业期望及企业的用工成本等实际情况酌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或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等方式变相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就业。自愿失业者可以看作是对工作质量的一种更高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然而,基于这部分群体确实没有工作的现实,政府应鼓励求职者从基础工作做起,对求职者进行疏导,使求职者对当前的工作形势以及自身的工作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并适时采取职业培训的方式,进一步促成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

[1]方福前,孙永君.奥肯定律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J].经济学动态,2010(12):20-25.

[2]陈宇峰,俞剑,陈启清.外部冲击与奥肯定律的存在性和非线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42-52.

[3]尹碧波,周建军.中国经济中的高增长与低就业奥肯定律的中国经验检验[J].财经科学,2010(1):56-61.

[4]陆铭,陈钊.上海市就业吸纳能力的计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1998(4):41-52.

[5]Cai,F.sand Wang,M.Y.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in Transitio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0(38):71-81.

[6]陆铭,欧海军.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1(12):3-31.

[7]石昶,宋德勇.隐性失业影响中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吗[J].经济学家,2012(5):68-76.

[8]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90-95.

[9]孔令锋.为什么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兼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就业复苏[J].财贸研究,2010(1):1-7.

[10]蔡昉.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3):2-10.

[11]高铁梅.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77-279.

Thoughts on the Issue of Economic Growth Promotes Employment

WEN Yong1,XUE Jun2
(1.School of Development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2.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of Public Policy,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650221,China)

China’s employment problem intensified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economic crisis,how to change the current status of 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economic growth promotes employment has been challenged.In response to this question,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employment once again,and makes the conclusion that economic growth has not promoted employment.By analyzing the inherent problem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labor market,the paper finds ou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ove conclusions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Economic Growth;Employment;Okuns law;Employment Elasticity

F120.3

A

1007-0672(2016)01-0076-07

2015-08-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扩大就业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微观行为主体的视角”(09XJL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15CJY07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云南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对策研究”(JD2014ZD07)。

闻勇,男,甘肃天水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研究;薛军,女,河北石家庄人,云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自愿性第二产业失业率
上市公司透明度改进的关键一步
论自愿性信息披露后的更新义务:法理解释及适用
高新技术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①
强制性和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制度对比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失业率预测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