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2016-11-11 00:24
地理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洋流课标表层

柯 婷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设计

柯 婷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本教学设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作为依据来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并附上了教学逻辑结构图。而教学过程和课堂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最大效度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理想的洋流分布模式演变到实际的分布状况,以13个有效的教学提问串起问题链,贯穿整个教学逻辑,启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洋流的分布;高中地理

一、课标解读

本节教学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将此课程标准解读为以下三条:

1.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教学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解读为以下三条: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而在南半球只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③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为顺时针方向,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为逆时针方向。

2. 本节内容的教学条件是“运用地图”,要求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隐性要求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用图能力。行为动词是“归纳”,属于“理解”的水平层次,显性要求为“由全球风带模式图,并结合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推导并概括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隐性要求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3. 把握本条标准还需注意:①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②并不需要系统讲述洋流的成因,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③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二、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使用的教材版本是人教版。本节关注水圈中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故本节在第三章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学习“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又是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知识基础,故本节教学内容又显得尤为重要。

2. 教材中“图、文、活动”互相补充,显示出教材兼顾直观性、启发性、科学性。教材除了介绍了洋流的概念、分类(寒暖流)、形成因素、分布外,还给出了一幅“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以及对应的“读图思考”活动,这些为达成课标要求提供了有用的教学建议。

3. 在教材的评析上,笔者认为这两个活动的顺序可颠倒一下,先结合全球风带模式推导出全球洋流的分布,再结合分布图对比差异,归纳全球洋流分布规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三、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分钟导入新课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段(1.5分钟)。PPT展示航行路线。提问1:沉船的原因是什么?提问2:为什么在中纬度的大西洋上会有漂浮的冰山?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探究兴趣。

四、教学逻辑图

猜你喜欢
洋流课标表层
“生生不息”的海洋循环运动——洋流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