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2016-11-11 07:41蒋瑞婷杨苏莉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致残率致死率脑电图

蒋瑞婷,杨苏莉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蒋瑞婷,杨苏莉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脑电图监测方法将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检出情况、不同脑电图分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结果动态脑电图监测组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92.5%vs62.5%,P<0.05)。动态脑电图监测组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的致残率,中度异常患者的致死率均低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均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脑电图监测;病毒性脑炎;诊断;预后;应用价值

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炎症反应性疾病,发生机制为脑实质组织受到病毒的侵犯,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发热及头痛等,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易出现感觉障碍、缺乏对称的腱反射等,严重者呈进行性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危害患者的神经系统,出现癫痫、智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准确诊断病情,尽早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脑电图属于一种电生理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性,已经在临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相比,脑电图能更早的出现病毒性脑炎具有的异常症状,因此脑电图可作为诊断病毒性脑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2-3]。本文比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和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80例,均符合《内科学》(第6版)中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标准[4],且患者知情同意。依据脑电图监测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组,各40例。常规脑电图监测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39岁,平均(20.3±10.4)岁;就诊时间2 h至4d,平均(0.7±0.2)d。动态脑电图监测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39岁,平均(21.1±10.2)岁;就诊时间3h至4d,平均(0.8±0.1)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应用SIRIUS BB型脑电监护仪(意大利维迪),严格依据国际10-20系统安置头皮银电极,利用双极16导联进行24 h的描记。将电极膏涂在盘状电极上,用火棉胶将其吹干后固定。首先在监视下进行30min的常规脑电图监测描记,进行睁闭眼反应、3 min过度换气诱发试验等,依据患者的年龄及合作程度进行自身对照。

1.2.2动态脑电图监测组应用Solarrover型动态脑电监护仪(北京太阳),在第1天08:00至第2天08:00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清醒期脑电图、睡眠期脑电图、诱发试验的脑电图进行实时重放分析,同时将没有干扰及异常的脑电波选取出来并打印。首次检查2周至80d内对动态脑电图监测进行再次复查。

1.3观察指标依据《临床脑电图分册》对两组患者的脑电图结果进行分级,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4级[5],计算异常检出率。比较两组不同脑电图分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脑电图异常检出情况比较

动态脑电图监测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92.5%(37/40),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见表1。

2.2两组不同脑电图分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比较动态脑电图监测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的致残率均低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均P<0.05),但两组脑电图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患者的致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态脑电图监测组脑电图中度异常患者的致死率低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P<0.05),但两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重度异常患者的致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常规脑电图监测时间较短,无法对患者的脑部短暂爆发性异常放电情况进行有效观察,更无法对睡眠状态下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改变进行有效观察,因此具有较高的漏诊率[6-8]。而动态脑电图属于一种24 h监测技术,能够对各种状态下患者的脑部点生理改变进行有效观察,这是常规脑电图监测无法做到的,从而将漏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临床诊断准确度的提升[9-10]。本文结果显示,动态脑电图监测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P<0.05),充分证实了动态脑电图监测较常规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优越性。本文结果还显示,动态脑电图监测组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患者的致残率,中度异常患者的致死率均低于常规脑电图监测组(均P<0.05),说明在临床判断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并评估其预后的过程中,动态脑电图监测较常规脑电图监测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表1 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检出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不同脑电图分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比较例(%)

[1]杨映红.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116-117.

[2]席红.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6):92.

[3]刘世玲.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4): 60-61.

[4]Gupta K,Banerjee A,Saggar K,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attern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inpediatricagegroupandyoung adultsandtheirclinico-biochemicalcorrelation[J].JournalofPediatricNeurosciences,2016,11(1):46-51.

[5]Andrews ES,Turell MJ.Effect of holding conditionsonthedetectionofchikungunya andvenezuelanequine encephalitisviruses inmosquitopools1[J].Journal oftheAmericanMosquitoControl Association,2016,32(1):51-54.

[6]王珺,范玮,李尔珍,等.脑电图监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意义[J].北京医学,2014,36(6):440-443.

[7]章镭.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4,21(1):39-42.

[8]周成东,顾庆乐,余雪芹.早期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4):415-417.

[9]李斌,卢冰霞,秦毅斌,等.猪乙型脑炎病毒广西分离株FC792的囊膜糖蛋白E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10(4):467-478.

[10]王一凡.利用植物生产西尼罗河病毒抗体[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8(2):258.

(本文编辑:孙海儿)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9.022

R741.044;R512.3

A

1671-0800(2016)09-1170-02

313000浙江省湖州,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蒋瑞婷,Email: 493570098@qq.com

2016-06-10

猜你喜欢
致残率致死率脑电图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S. longicaudum X—7线虫对草坪地下害虫小云斑鳃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