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部队就是为战而生
和平年代,他们时刻练兵备战。美颜时代,他们以伤疤为荣。当现代战争进入“秒杀”阶段,这支驻扎于祖国东南方的导弹部队,正时刻苦练“一剑封喉”的绝杀技,守护住祖国海洋方面的东大门,威慑住来自海洋方向的潜在对手。
1995年与1996年,崇山峻岭中,一枚枚导弹直指苍穹,呼啸而出,如飞翔的刺刀,向演习设定海域奔袭,准确击中目标。执行这一重大军事任务的,正是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
火箭军谓之国家的王牌与底牌,是守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重器。而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是火箭军精锐部队,被称为“走进第一旅,天下无旅”。
晨曦中的军营,祥和而宁静,随着战士出操的整齐步伐声,整座军营变得活跃起来,血脉开始贲张,给人一种别样的体验。
操练场上,喊声震耳,气势如虹。戴着头盔、身着格斗服的战士,竖十行,横十二列,正在进行激烈的“刺杀操”训练。只见,“刺杀”中的战士,红眼相对,怒目而视,或攻击,或躲闪,蹲、跳、避、闪,整个训练场上杀声一片,对抗性极强。
据介绍,这种借鉴于特种兵的“刺杀操”,在导弹部队这样的高技术军种中,之前是十分罕见的。但导弹发射不是外界想象中按下按钮那么简单,它同样需要体力、毅力、耐力与血性。
正是这种“刺刀见红”的肉搏训练,才得以长久保持战士的战斗士气、激发战士的血性与狼性。
与“刺杀操”同时进行的,是两个营官兵的五公里越野对抗,他们全副武装,以密集队形,负重越野,两个营犹如两列疾驶的战车,相互追赶着向终点进发。在对抗越野中,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不让一个战士掉队。陪同的军官介绍说,这种训练主要是为了培养战士的协同能力,导弹发射需要每个号手分工合作,密切协同,才能顺利完成实弹发射任务。
五公里越野对抗,还只能算热身,更激烈的还在后头。完成五公里越野后,对抗的两个营还要肩扛圆木沙袋,涉水渡过壕沟,把54根圆木扛到200米之外的指定地点,每根圆木重量超过100公斤,由两个战士扛着完成,每个沙袋则重达30公斤。
在跟战士的攀谈中,他们屡屡提到一句口头禅——“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精气神训练是该部队数千名官兵常态化训练方式
和平年代,他们时刻练兵备战;美颜时代,他们以伤疤为荣。
据介绍,三年时间里,该旅被中央军委授称的导弹发射先锋连官兵写了一百多份遗书,给家人留影留言。
“这支部队就是为战而生。”政委马福升这样说。
精气神训练是该部队数千名官兵常态化训练方式,为的就是要锻炼部队官兵的坚强意志,每个人需要进行五公里负重跑,紧跟着要扛百斤圆木跑800米、背六十斤沙袋跑800米,部队还要求所有军官必须跟士兵一起参加训练,每周还要进行抽点和营营对抗。
猎人训练近似残酷,参加猎人训练的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特战队员。他们需要钻过只有三十到五十公分高还在燃火的铁丝,要跳下全是水的几米深的涵洞,还要走过快速通过正在起火的活动圆木,要从高达数米的木架上一跃而下。“这是一项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体力、耐力训练,通过训练可以提高特战队员在战时的攀爬越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身体协调能力、爆发力、武装泅渡能力、心理素质以及队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等。”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特种警卫集训队队员说。
在该旅特种警卫特训队里,有一堵伤疤墙。“如果没有几道伤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特训队的。”特训队队员胡军讲了一个故事:去年的一次基地比武,在进行10公里山地越野对抗时,他从一栋废弃房屋上纵身跃下,突然间,他感到眼冒金星、头晕目眩,嘴里变咸,一吐,满嘴都是鲜血。原来他的嘴巴被一根晾衣服的细铁丝重重地剐了一下。但他并没有停下,而是坚持完成任务,自己的团队最终如愿获得了好成绩,后来到医院,他的嘴巴被缝了六针。
胡军这样的伤疤故事,在特训队以及整个旅,还有很多,每个战士都有自己的故事。政治教导员徐昌磊说,特战训练的就是一股气,官兵经常被拉练到深山密林中,在没有充分补给的情况下,吃蛇、吃蜥蜴也好,吃野果子也罢,战士们都得坚持下去,“血性是需要激发的”。
数辆发射车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机器轰鸣。一枚枚导弹缓缓竖起,粗壮的弹体,尖尖的弹头,高耸空中,给人十足的震撼力。
在导弹发射演练中,各辆发射车,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战术环境——核生化袭击下发射、中雨条件下发射、电动失灵后手动发射、强光模式、烟雾模式等,各个发射班组,依照口令与程序,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操作,直至导弹发射点火最后一刻。
据介绍,该型导弹搭载常规弹头,威力大,打得准。从演习回放中看到,弹头击中靶标的那一瞬间,一栋大楼顷刻间化为灰烬,画面极为震撼。
承担全防护发射任务的战士们在近四十度高温下身着厚重的防护服,热气与汗水早让防护眼镜模糊不清,“日常训练我们都要做到蒙眼并且无误操作,看不清不算什么。”参加演习的战士说。
负责基础演习的战士在每项重要操作前都要额外来一个百米冲刺加三十个俯卧撑,在心跳加剧的情况下进行准确操作。“这是我们旅自创的‘五度’训练法,就是要做到平时训练与战时等效。”参加过6次实战发射任务的指挥长刘浩表示。
“实战化能力首先要做到随时能战。”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施湘阳说,“所以部队上下就要时刻保持随时能战的状态。”每一个战士都有一份应急装备,连军用水壶里都装满水,“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动,只要军委和战区一声令下,我们从接到命令到出发的时间可以按分钟计。”该旅发射二营营长乐焰辉说,每一个官兵的应急装备常年要做到拎起就可以出发,包括炊事员在内。
走在营区,这里的一切都向实战看齐。
夜幕降临,营区内行驶的各型车辆装备,都只开着微弱的灯光。同行的军官解释,他们这支部队任务与作用特殊,因此哪怕是日常生活都是以实战标准衡量,车辆不开大灯,是为了避免被侦察到,当他国卫星临空时,营地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这些都只是营区里的平常事。
(《国际先驱导报》2016.8.2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