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涓涓,王国杰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基于效度考量的高校学生评教实证分析
江涓涓,王国杰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以福建省F大学为例,对该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进行项目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深入探索高等学校学生评教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主、客观因素,得出消除这些干扰因素的方法。上述研究表明为提高学生评教效度可以通过加大评教宣传、加强过程指导、完善评教指标体系以及科学处理、使用评教结果等方式来实现。
效度;高校;学生评教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意识到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投入了相当多的资本和资源来发展本国的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重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全面、系统的学生评教机制在西方国家高校已有近90年的历史,我国部分高校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进行大学生评教活动。时至今日,学生评教工作已在高校广泛开展,并且成为许多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研究福建省F大学的某二级学院的学生评教发现:低年级学生评教分数普遍偏高,高年级评教分数普遍偏低;文科课程、理论课程分数偏高,工科课程、实践环节分数偏低。但是抽取分数排名后15%的的课程或环节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座谈,学生对这些教师各方面的评价又是中肯的。根据多年高校人事管理和教务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发现学生评教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其有效性确实有待考量。不同学科自身的属性、评教学生的综合素养、任课教师的个性风格等因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都可能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度。
本文试图以F大学为例,深入分析高校学生评教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出评价过程中影响评教有效性的主、客观因素,研究减少或消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策略,以期获得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这对于高校今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测试工具
基于学生评教问题的考量,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编制调查问卷之前,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小范围的学生访谈,初步了解F大学的学生评教活动情况,并向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教师咨询并获取了近3年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含学生评价和院部评估)的基本情况以及数据资料。根据访谈情况初步编制测试用问卷,在院内测试的基础之上加以修改形成正式问卷。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围绕要研究的问题共编制20道题,其中17道填空题、3道开放题,面向全校发放。调查内容主要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对评教本身、评教的方式和评教的结果的认可度;评教活动中学生的具体行为;影响评教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对评教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为94份,问卷有效率为94%,总体有效率较高。问卷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
(二)调查对象
以F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覆盖大一至大四共四个年级的学生,并按成绩分布进行分类。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样本特征
(一)学生对本校网上评教活动的认可度较高
学生对评教活动的认可度主要是从学生认为自己参与评教是否可取和重要,是否认可网上评教的方式进行考量。如表2所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评教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认可,这是评教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表2 学生对自身参与评教以及评教方式的认可度
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女性别学术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t=-0.770,p>0.05)、是否认可网上评教(t=1.245,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的性别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是否认可网上评这两个问题上没有大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年级(大一至大四)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F=0.557,p>0.05)、是否认可网上评教(F=0.884,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所在的年级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是否认可网上评这两个问题上没有大的影响;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的成绩情况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F=2.627,p>0.05)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认可网上评教(F= 5.174,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的成绩在学生参与评教是否重要这个问题上没有影响,而学生的成绩在是否认可网上评教这个问题上有影响。
(二)学生评教结果的效度有待考量
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从学生对自身评教活动的各项具体行为的认知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评教是相对客观和公正的,也认为评教的结果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对评教指标的解读尚且负责。但是F大学采取的“不评教就不能查看期末成绩”的方式令学生以被动的姿态参与评教,近半数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其实是不利于评教工作的顺利开展的。而且学生“受教者”和“评教者”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继而导致评教过程中请他人代评、不与他人交流、草草评教等现象发生,评教的效度不容乐观。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主动参与评教活动而且有三分一的学生愿意学期内多次评教,所以如何对学生评教进行宣传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表3 学生评教的具体行为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即参评主体“学生”的自身因素,例如个人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觉得课程是否实用,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的主观印象,期望得到的成绩等。
如果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或者觉得课程重要、实用,又或者对课程的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其重难点,就会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学习和深入学习。这种情况下,授课教师是否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学生是较为能够做出一个直接的判断,而由此做出评价也相对客观和有效;而如果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觉得这门课没用,或者对课程知识怎么也掌握不了,可能连上课都不认真听讲,破罐子破摔,更不用说仔细对照评价的各项指标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表4也显示除了成绩的高低对学生评教的影响较小外,其余选项都对多数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表4 影响因素调查(多选)
2.客观因素
课程方面:表4显示课程的各项属性对学生评教的分数影响也是很大的,这明显违背了评教的对象是应该“教师”而不是“课程”这一属性。课程的难易度、类型、属性、考核方式都对评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在实际评教工作中也有所体现,综合F大学历年来的评教数据,文史类课程、考查课、公选课的任课教师往往分数偏高,工科课程、专业课、实践环节的分数偏低。所以,笔者认为就评教的课程来看,由于课程自身的差异性,其所对应的评价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模式。
教师方面:当前“学术界对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人格特点、留学经历、社会履历及科研成果等因素影响学生评教的研究众多,但并没有较为统一的结论”[1]。也有部分研究表明,这些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并没有明显的影响[2]。基于此,问卷的设计侧重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特质,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多交流、好相处、课堂把握好”的教师给予肯定,教师本身是否严厉、课业任务是否重对评价的影响较小。
(一)评教的宣传和指导
作为高校内部执行的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将学生的评教活动指向了本校的教师评价与绩效管理。如F大学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中明确指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由学生、教学及管理人员和外聘教学督导人员和教师所在教学单位共同参与。评估成绩用百分制计,其中学生评估结果占60%,教师所在教学单位评估结果占40%。教学及管理人员和外聘教学督导人员评估结果平均后直接在教师学期评估结果增减1-5分”,并明确规定“每学年总评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教学名师评选和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对于学生评教的权重和评教结果的使用,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因为不评教就无法查看期末考试成绩,导致评教这一本应是学生的权利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学生的任务。
学生评教数据其实是各教学单位能够得到的最直接的评价反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广优秀教法和督促改进不足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这一最终目的。各高校在新生入学伊始一般都会发放新生手册,也会举办相关的新生讲座,甚至还会进行新生手册的知识点考试。然而手册和讲座的主要内容多涉及学校、院系概况和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对评教鲜少提及。学校相关部门应该从入学开始就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评教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更多的是自已享有的一种权力。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有权力去评价每一位高等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任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只有通过充分的宣传和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在评教中可能产生的偏颇心理、戒备心理和应付心理[3]。加强评教前的宣传动员工作,而不是明文强制,加大评教过程的组织工作,而不是放任自评,对避免学生参评行为的形式化,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和效度意义重大。
(二)评教指标体系的设置
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当前F大学的学生用评价表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每个方面下设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经调查,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也都是围绕着以上几个方面或增减一二而进行。但是等级制或者评分制的评价体系最大的不足是学生在完成评教表时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尽管大多数高校在评价表末都设置了“改进建议”栏目,但由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多将评教结果转化成等级或分数进行统计,很少运用软件对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栏中的高频词汇等进行分析和提取,使“改进建议”栏目形同虚设。
也有研究表明,“按照等级制或打分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是不尽合理的,因为评价体系中各题的项度不全面,内容比较抽象笼统,描述也不够清晰具体,学生难易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4]。例如F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里有一项评价内容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人师表”的意思是“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涉及面太广,且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关联不大;还有一项为“通过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创新”,启迪学生创新对于一些学科基础课程而言难度较大,而且创新的效果或成果也不是学生能够准确和直观的做出判断的。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评价表虽然对学生、教师、院系等不同评价主体设置了不同的指标,但同一评价主体的评价表却大多没有区分,文科和理科一样,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一样,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一样,很少根据学科和课程类型编制具有针对性的评教表。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技巧不尽相同,采用同一标准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明显是不合理的。
首先,应该在学生用的评教表中明确增加开放性项目,并善于利用相关软件进行提取。学生评教表多是按选项评等级或打分,无法涵盖教师考评的所有方面,加上不同的学生对于选项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别,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项目,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减少因对选项内容理解和把握的不同产生的不必要的偏差。
其次,学生评教指标的选项制定不能范围太大或者太抽象,要利于实际操作。研究如何将二级指标设置简单化、明确化,选取学生能掌握的教学行为特征和感受作为评教指标,从之前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转变成容易让学生作出判断的更加具体的选项。例如利用SPSS等专业的分析软件,将原有的选项进行优化后设置成数个维度,进行因子分析,提高评价的效度。
再次,不同属性的课程应设置不同的评价表格。学生评教指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共性,也不能忽视学科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特点,对其共性的内容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对于非共性的内容允许标准有所不同,力争每个指标能代表该课程或是某一学术领域课程的特点”。[5]同时还要兼顾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有的课程比较复杂不好理解,这就需要学生评教指标中对学科和课程的难易程度作出等级规定,根据难易度适当的修正最后的结果,以免被评价的教师自身产生不公平的想法。
最后,学生评教指标的科学合理离不开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以往,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于评价体系的设计的参与度几乎为零。整个教育环境在变化,高等教育的导向在变化,历届的学生的特征在变化,而教学评价表却一成不变。好的评教表应当随着时间的变化,根据高等教育的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真正诉求,相应的作出一些调整,在调整之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适应参评者和被评价者。
(三)评教结果的使用
将教师评价与人事管理相结合原本是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但有些高校对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却陷入某种误区,将学生评教结果当成是教师考核、教师选拔、教学评奖的起点工具,规定排名低于某百分点之后的教师院系不予推荐,难免舍本逐末。访谈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在得知评价结果的使用方式之后,表示评教如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存在重大联系,自己在评教时有可能会得过且过,只要老师不是太不尽职尽责还是尽量往高分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有部分学生表示每学期都必须评教,但是大家并不知晓自己的任课教师的总体评分究竟如何。而且教学水平较差的教师好像也没有多少改变,仍旧用“老一套”方式教授下一年级的学生,或者新开了一门课程但是感觉教学效果仍旧“半斤八两”,没看到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导致评教活动流于形式。
高校相关部门这种对学生评教结果的“总结性”功能过于关注,而对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形成性”功能显得重视不足,使学生评教的真正使用价值不能好好实现。其实评教的真正作用在于提高被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帮助教学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改进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学生评教的积极作用,肯定广受好评的教师的教学成绩,通过公布优秀教师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类似于很多高校都在实施的科研绩效,更应该注重精神方面的嘉奖,让他们起到良好的带头和指导作用。同时也要注重研究如何帮助评价较差的教师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产生问题的关键,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提高教学水平。在奖励和帮扶的时候,始终注意以整体发展为目标与导向,避免挫伤差评教师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避免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样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才能朝着好的方向稳步提高,争取每个教师都能向高目标、高要求、高水平的方向而努力。而且,学校和院系的教务管理部门也应根据历年来的教师评价结果分析其可信度和有效性,不断完善评价制度,改进评价体系,使评价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高校的学生评教活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加大学生评教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学生评教过程的组织与指导;同时紧随当前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方向与步伐,根据校本实际逐步完善、适时修订现有的评教指标体系;并善于研究如何科学地处理和使用评教结果的方法,始终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学生评教必将为高校的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长久而有效的帮助。
[1]黄桂.分数膨胀与等级膨胀:评教系统双重失效原因探析:基于某部属高校大学生评教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l(6):98.
[2]李金枝.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学生发展的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0-11.
[3]王广杰.基于A大学的学生评教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1:33.
[4]COHEN P A.Student Ratings of Intruc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Ameta-analysis of Multi-Section Validity Studi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1(51):281-309.
[5]孟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学生评教制度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10.
(责任编辑:陈虹)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Based on Validity:Case of F College
JIANG Juanjuan
(School of Engineering,Fujian Jiang xia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7)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se of F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carries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100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and different majors,explores the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urveys and interviews.By analyzing common problems in college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we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in teaching evaluation,get the way to eliminate interference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The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re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strengthen process guidance,improv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use the resul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cientifically.
validity;college;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G640
A
1674-2109(2016)08-0093-05
2016-03-07
2014年福建江夏学院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JXS2014020);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617)。
江涓涓(1983-),女,汉族,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