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浪潮,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越来越多。早期国内企业集团多采用资金分散管理的模式,受国外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影响,我国企业集团开始实行资金管控以改善内部治理问题,逐步形成适合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当前,企业集团越来越多地实行资金集中管理以改善企业集团的运营问题。本文针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发展状况、优越性、主要模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对于加强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促进企业集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模式 对策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学者比较发现内部资本市场更有利于公司总部对资本的优化配置。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强调的是企业集团内部资本的配置。Alchain和Willarrson最早提出此概念,讨论了内部资本市场的关键问题及其局限性。他们认为内部资本市场规避了由于信息不平衡带来的外部干扰,但由于其控制性缺乏对企业集团子公司的激励。至上世纪70年代,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主要涉及委托代理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以及产融结合理论等。Myers和Majluf认为当企业和外部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达到某种程度时,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来建立自己的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集中管理。
大型企业管理幅度较大,使得传统财务会计手段的信息不对称,企业集团难以及时掌控下属公司的财务情况,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集团与下属子公司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带来的目标不一致很容易使下属子公司管理者由利益导向而行为不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集团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多选择独立的分权管理。至本世纪企业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并购浪潮的兴起,企业集团的规模逐步扩大,集团下属公司的数量增多;另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企业集团开始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大多数企业集团在BPR的管理变革后开始建立集中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我国企业集团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国有资本横向联合的出现,逐步借鉴国外经验发展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将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起来,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调配(陈广垒,2013)。集团拥有最高投资决策权、筹资决策权和收益分配权。保证资金流动的均衡有效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主要目的;资金的有效流动特别强调在资金周转利用中为集团创造价值。而对子公司的资金流监控和调度仅仅是其中的一步,最主要的是实现资金在集团内的有效均衡分配,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张斌(2009)认为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解决“外部交易内部化”“内部交易市场化”。各类研究与实践均证明,资金集中管理在资金有效配置、改善信用评级、控制财务风险等多方面均有良性影响。本文就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越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梳理。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研究
随着企业集团的发展,对资金管理的方式逐步向“集权”转变,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这种集中管理的方式能为企业集团带来很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统一目标。资金集中管理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控制风险。Karen M. K.(2006)认为通过资金集中管理能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与调配,产生比分散管理更大的经济收益。研究发现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资金集中管理。这些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重点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准确预测和防范风险。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采用制约和监督的方式实现集团主体的预期利润目标(唐致霞,2009)。张晋阳(2011)认为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细化资源配置能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绩效。资金集中管理能优化集团内资金资源,提高信誉。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投融资成本。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吴瑜(2008)认为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财务费用。向志鹏等(2009)研究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发现改善了银行信用等级,降低了融资的成本与风险。另外,企业集团选择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利用剩余资金,集团下属企业可在企业集团内进行内部融资,不仅降低了财务费用,还改善了企业的整体信用评级。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了融资效率,集团总部统一进行投融资决策能保证集团收益最大化。余海永(2011)还发现资金集中管理能使集团更宏观地掌握资金动态,提前针对风险进行防范;通过资金的规模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集团的战略目标一致。
(三)加强对下属子公司的监管。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增强对下属公司的管控,及时掌握集团下层资金的动向,通过资金管理事实了解下属公司的运营情况。减少内部舞弊、私自挪用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内部资金的安全。Andres(2009)研究发现在内部资本市场中合理配置资金用途不仅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还能避免下属企业管理者们获取个人利益。
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
袁琳(2004)、陶文琪等(2010)以企业集团的集权程度、管理资金的组织区别将资金集中管理分为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内部银行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并论述了其主要特征与运作方式。屈晓云(2010)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总结出以上五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管理模式,即融合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功能,利用银行和企业直接接洽的模式。
在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和软件技术的提升基础上,刘逸云(2006)等提出了跨平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还能凸显企业主要的资金优势。随后,国外资金池模式在许多国际集团中的设立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汤谷良、 曹再华(2006)通过分析通用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资金池,提出我国企业集团也可以参照通用公司的这种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而集团总部在其中的强势性能保证此种方式的运营效果。Andrei Kruglov(2011)发现现金池是能有效帮助集团公司熟悉子公司现金情况的办法。也有学者总结提出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以及资金池都是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模式,但是过度集中管理会影响下属公司的自主发展,下属公司管理者将丧失积极性;由于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治理链条拉长,集权式的资金管理模式难度增大,若管理不当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反应。杨淑娥等(2012)强调企业应通过对资金管理模式的分析选定适合自身的模式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并探究改善。
现今国有企业股份改制促使集团更关注内部财务公司的建立。在2004年银监会重新修订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中,强调了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的特殊地位,明确其已融入金融法规。财务公司模式随着大型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要求应运而生,并日益凸显其优势。财务公司的设立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选择组建 (顿日霞,2007)
通过总结文献可以发现在国际化影响下,资金管理模式趋向多样化;而伴随着信息化系统和企业治理体系的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更容易实现。目前主要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包括现金池、资金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而产融结合的企业发展模式更倾向于建立财务公司进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企业集团如何选择适用于自己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考虑企业集团的规模、企业特征和行业特殊性等,设立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和治理方式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四、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出现问题的研究
吴波(2009)认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企业内部现金流运作不透明,配置资金不符合企业状况,企业执行能力弱,这些都会引起企业集团形成拖欠现象。第二,虽然集团内部存在闲置资金,但由于缺乏较为合适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管理而导致许多资金短缺的子公司没能获取内部融资。第三,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资金集中管理和信用管理办法。
陈金珍(2008)认为,国内企业集团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由上而下的审批权限不合理,子公司与母公司没有相互磨合,公司的治理问题影响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制度未能完全实施。龙云安(2011)指出我国受到了国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影响。向志鹏等(2009)认为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存在法律风险;母公司没有权力控制下属子公司,不具有合法性。我国相关法律也规定了实际控制人不能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在资金集中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障碍是学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财务公司的形成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资金管理过程中的预算能力不足,并没有实现资金统筹管理;资金难以集中管理并使资金有效在集团内部运作;信息化程度不高,资金集中管理带来的风险增大;内部监管方面的不足、财务信息的不透明都不利于资金管理决策。由于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国内兴起较晚,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国内宏观环境的不同对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带来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此外,我国企业集团应该逐步探索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五、完善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对策研究
由于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应当整合企业集团的资金流、业务流和供应链,使集团的资金管理更系统和网络化,并采取合理预算,建立保证管理体系的组织与制度,针对资金管理的整个过程予以监督约束,以改善资金管理的问题(孙静芹,2004)。另外,为了提高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可适度引入银行信贷机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风险管控,提升资金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王晓薇,2007)。王希(2008)也赞同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提醒集团重视对子公司的集权与分权。王会欣(2015)认为大型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制度保障机制、合理的管理规划、改进软件系统配合资金集中管理、重视相关人力资源、注意构建资金风险防范机制。
研究者还针对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建议:在决策时要选择适合企业集团自身的资金管理模式,重视资金集中管理的载体,例如信息传导体系;通过加强筹资投资管理优化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其中一个重要观点便是预算,要做到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形成一个可以自我修正和改良的资金管理体系(邱卫林,2011;周春芳,2012;刘涛,2011)。李瑞(2014)把风险管理也纳入了资金集中管理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界定、评估等方面分析了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管控框架。
六、结论
通过上述文献可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集中管理围绕管理模式及其效率的研究颇多。近年来出现了财务公司模式,部分学者开始围绕财务公司的运作体系和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宋晓华,2014)展开研究,另外也有针对现金池、票据池等模式和结算中心模式的优劣探讨(蒋武,2015),以及研究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李向红,2013)。由于资金集中管理在不同集团内的差异性以及数据的难获取性,学者们多以某集团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另外,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着力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但大多数研究主要从理论方面对资金集中管理进行阐释,对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实务方面的描述还比较少。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是混合所有制推行背景下需要重视的环节,它涉及到企业集团全部资金的运营与管理,是连接公司治理与财务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财务公司模式的资金集中管理在国内发展较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虽快但是数量还不是很多,因此出现了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情况,因此研究资金集中管理问题迫在眉睫,探究其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如何改善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优化内部协调机制都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国内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成为产融结合和资金管理的趋向模式,继续探究其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都是实践的需求。S
参考文献:
[1]蒋武,杨欣.T集团“票据池”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财会月刊,2015,(13).
[2]王会欣.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32).
[3]陈广垒.母子公司制与事业部制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06).
[4]李瑞.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操作风险及其缓释[J].时代金融,2014,(14).
[5]宋晓华,张梦茜.“现金池”资金集中管理的经济效益评价[J].财会月刊,2014,(09).
[6]李向红.ERP环境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构建[J].会计之友,2013,(05).
[7]杨淑娥,孟轩,张伟亚.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整合及其风险问题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05).
[8]周春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探析[J].金融经济,2012,(12).
[9]刘涛,张丽娟.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02).
[10]邱卫林,雷芳,刘国春.EVA与企业资金管理关系的实例分析[J].商业会计,2011,(15).
[11]余海永.浅谈集团化公司资金管理[J].财会研究,2011,(04).
[12]陈佳舜.资金集中管理优化探讨[J].财政监督,2010,(16).
[13]陶文琪.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趋势初探[J].中国商界,2010,(4).
[14]唐致霞.浅谈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控制体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7).
[15]谢建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9,(11).
[16]吴瑜.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
[17]王希.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商业会计,2008,(18).
[18]陈金珍.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水平的建议[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
[19]顿日霞,薛有志.多元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特征的匹配关系[J].经济管理,2007,(19).
[20]王晓薇.谈谈集团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通讯,2007,(4).
[21]汤谷良,曹再华.GE公司“现金池”落地中国的案例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6,(05).
[22] Oliver E Williamson.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s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78,138(6).
[23]Mayer.Contemporary Financial Management[M].New York:West Publishing Co.,1995.
[24]Shin H,Park Y S.Financing Constrains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evidence from Chaebol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99,(5).
[25]Perotti E,Gelfer S.Red Barons or Robber Barons?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 in Financial-Industrial Group[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1,(45).
作者简介:
蒋杰,女,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集团治理、社会责任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