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荣,男,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任黑龙江省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各种动脉瘤的大血管移植术、各类瓣膜疾病的瓣膜置换术、脏器移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治愈了大量各类复杂心血管病患者。共参与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10 000余例,主刀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7 0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9%。是国内最早从事心脏移植临床及科研的心血管外科专家。2004年在天津市率先成功开展了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大动脉调转矫治术,当时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心血管中心可开展此项手术。自主研究发明了腔静脉—主动脉转流法行Glenn术和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该项成果于2009年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发表,填补了此项技术的国内外空白。200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左房减容肺静脉隔离术治疗瓣膜病合并顽固性房颤,2006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胸部小切口微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避免了传统封堵术带给患者的放射线辐射,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为广大先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现此术式已成为常规手术并推广至国内各大医院。
2016年1月2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实施了1例心脏移植手术,使年仅21岁的小浩重获新生。
患者,男,21岁,天津人,2015年2月5日突然感觉胃口和肚子都不舒服,上吐下泻。到区医院检查为心肌炎。后又到胸科医院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近1个月以来连续出现严重喘憋症状,活动严重受限。为了给儿子更好的治疗,也为了让家庭早日恢复平静,小浩的父母带着小浩慕名来到了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此时的小浩已经被病痛折磨了长达10个月之久,不能工作、不能正常生活。吃药、输液已经不能使他恢复正常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只有心脏移植。
2016年1月21日小浩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孔祥荣主任和他的心血管外科团队历时近8小时,攻克手术中的各种难关,成功为小浩换上了一颗蓬勃跳动的心脏。孔祥荣主任表示,小浩所患的扩张性心肌病是心脏移植重要的适应证,这种疾病早期发现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疾病进展,但很多患者都忽略了其早期症状,如持续性的恶心呕吐、经常胸闷憋气等,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超声心动就可以发现该病。小浩患该病已经有一段时间,只是症状不明显没有及时发现。此次手术采取了双腔静脉移植术,血管吻合更为精密,手术出血极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减少,从而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期。小浩术后第2天就开始进食,术后第6天进入普通病房,目前一切身体指标正常,抗排异药物的使用也仅有肾移植患者的2/3。
对于我院心血管外科的心脏移植团队来说,这次心脏移植手术是一例无输血心脏移植手术,这也意味着本市心脏移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