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共生模式探究

2016-11-09 08:13丁玲玲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共生协同

丁玲玲 邵 飞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0)

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共生模式探究

丁玲玲邵飞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0)

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被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协同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在我国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各主体仍然存在各种量增效低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设计中表现出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特性,因此运用共生理论探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对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分析,试图优化高校人才协同培养共生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高校;创新型人才;协同创新;共生理论

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草根创业,人人创新”的众创时代,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导致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众创时代需要的不仅是高科技的专才,更需要的是具有高水平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瓶颈。因此,众创时代背景下,聚集更多社会因素,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之举。

一、协同创新:众创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由MIT斯隆中心的研究员Peter Gloor提出,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技术创新角度加大对协同创新的关注力度,并认为,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达到“1+1+ 1〉3”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涉及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1]。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就是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政府等主体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共同协作、广泛联合、相互配合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个协同创新过程中,在创新主体的组织内部间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调动人才培养所需的人力、知识、技术和资源因素,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高校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并不意味着培养人才只是高校一个主体的责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致力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学业评价方面改革完善,割裂了高校和社会、行业等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取得效果有限。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了多主体资源互补与人才共享,实践创新与合力服务的协同运作模式,满足了众创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系统构成

首先,协同创新拓宽了人才培养的载体。协同创新客观上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担负起相应的人才培养责任,积极参与指导,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政策、行业、企业的三大对接,让学生关注政策有渠道,了解行业规定有方法,知晓市场需求有门路,从而培养出懂做人、会创新、能创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协同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协同创新的基本要求就是改变现有的要素单一、配置分散的资源汇聚方式,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参与,实现资源的内部有效整合,外部有机融合,解决了高校单一主体人才培养的资源短缺、力不从心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无数机会和无限可能。再次,协同创新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协同创新旨在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借力信息化,培育自由、实用的人才培养平台,这就要求高校从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到运行机制再到具体操作都要进行优化设计和宏观调控,从学业、就业、职业、创业和事业各个层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推进,形成聚集多个学科配合,多种社会资源共享,多个单位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局面,增强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二量增效低:高校人才协同培养现状分析

自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协同创新以来,各高校就协同创新育人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主动与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等开放高校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近5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加,研究产出、水平和效益也不断上升,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图2 2010—2014年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及部分成果统计

(一)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创新研究不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见表1),截至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从2010—2014年都呈不断增加趋势,2014年达13015.63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9.9%,比2010年增长了84.2%。经费支出的增加不断推动创新能力的发展,表现为科技成果的逐年增长。但从创新主体来看(如图2所示),2014年各类企业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占整个年度经费支出的77.3%,而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分别为1926.2亿元和898.1亿元,仅占14.8%和6.9%,各创新主体经费支出差距较大,呈不平衡发展态势。从创新研究类型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远远低于试验发展研究。其中,2014年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仅占15.46%,其余84.54%的经费都用于试验发展研究支出。基础研究侧重于研究现象和知识的基本原理,应用研究侧重于技术、方法和原理的研究,而试验发展研究只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并不创造知识,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创新发展过于注重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视不够,这和世界上主要科技创新大国相比具有明显不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在于高校,高校创新经费投入与企业差距较大。

(二)科研成果逐年增多,应用转化率低

从研究成果来看反映我国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多为科技论文及著作形式存在,还没有与市场应用有效结合,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国专利申请不断增加,但发明专利比重低,增速缓慢;专利申请数量多,授权率低,为55.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率仅为25.7%,而专利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我国创新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和经费支出相比,技术市场成交额还有提升空间,说明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不高,很多没有产生实际应用价值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

(三)协同创新教育学校开展多,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

创新创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热点,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家实施科技创新的核心概念。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设立的创新创业资金达到了10.2亿元,吸引校外资金达到了12.8亿元。高校设立的创业基地数量也增加了18%,场地面积增加了近20%,大学生参与创业创新活动的人次达到了300多万人次”[2]。虽然高校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图3显示,以2014年为例,高校应用发展研究经费支出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相比较少,只占总支出的2%,说明理论知识研究比例非常大,众所周知,试验发展研究与生产活动有关,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方面,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联系不紧密,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从图2中专利的申请和受理统计来看,高校专利的申请受理和授权数以及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和授权数同整体总量相比比例均较低,2014年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数同2013年相比几乎没有增长,且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增长率仅为9.75%,低于整体增长速度12.33%,高校创新水平低于社会整体创新水平。产学研联系不紧密和高校创新水平低于社会整体水平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水平偏低的事实背后折射出的是高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认识有偏差,人才培养目标千校一面,人才培养过程没有结合本校的定位和特色,培养模式单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趋同、办学模式趋同,导致人才类型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图3 2014年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

三、互利共生:高校人才协同创新的突破

生物学上,一种物种为另一物种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帮助的关系称之为共生关系。在共生关系中,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种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共生模式也可称为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3]

在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设计中,高校负责为企业提供智力、技术和人力支持,企业作为市场的参与者,承担着提供实践平台、技术商业化的责任,政府作为“无形的手”为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从而建立起的具有动态性、互补性、持续稳定性的人才培养系统。在这种系统内各参与主体间实现人才信息、资本和资源的流动,表现出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特性。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创新主体形成共生单元,在特定的经济、社会为共生环境的背景下相互交互、融合、生成、进化,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建立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协同共生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协同创新和共生关系示意图

(一)优化共生单元生态位

在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共生关系里,共生单元之间的相容性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必须优化各共生单元生态位,才能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保证。高校在所有系统里占据基础地位,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与科研机构广泛深入的科研交流与合作,以交叉学科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以重大基础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与企业以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进行协同开发,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把课堂教学同实验操作、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人才协同培养中各共生单元的改进最主要的就是打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壁垒,打破高校与其他主体间的壁垒,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提升主体间的配合度,引导高校之间人才培养资源优化配置,组织高校与企业或科研机构联合,形成优势互补的跨单位、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各共生单元之间要产生良好的协同合作关联,不断优化各自内部要素,占基础地位的高校要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和方式,形成校企联合、校所联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努力促成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

(二)和谐共生环境生态圈

共生环境越优越,各主体协同创新的水平和层次就越高,人才协同培养的效果就越好。人才协同培养的环境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法制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等。从宏观方面看,政府要着眼于国家基础学科和顶尖技术制度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出发,不断加快立法进程,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政策和法制环境。各主体要积极营造“建设以超越性、开放性、协同性、实践性为特征的文化环境,才能使‘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充满活力,促进协同创新的深度推进”[4]。从微观方面看,高校要完善自身建设,改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完善的人才培养硬件设施。政府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和推动人才协同培养体制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引导资源要素相互补充和融合以充分利用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大力建设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人才培养的组织、信息市场化发展,降低创业门槛,衍生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三)协同共生模式生态链

现代多元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协同模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型模式,我们追求的是具有较强稳定性、互补性和融合性的一体化共生模式,即“各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资源、能量流都基于共生体内循环,各个参与部分间相互协同,成为整个共生系统中的组成部分,高校、企业、政府之间基于要素融合而实现多变交流的机制,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性能相互作用,介质之间能相互补充,共生关系稳定,具有较强的进化性和互惠效果”[5]。在这种共生模式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积极主动与其他组织保持广泛而又紧密的联系,优化人才培养的共生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同企业与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育人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不断开放教育模式,推进联合培养。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积极配合高校培养人才,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培养实践知识丰富中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人才培养理论知识优势和实践知识优势共生。政府是人才协同培养的推动力,它通过引导、协调、保护和激励促进共生单元一体化共生,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实施选择、指导、控制和促进,统筹资源流通,解决共生一体化模式瓶颈问题,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创新网络。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互相协调,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高效、开放、稳定的人才培养共生一体化系统。

[1]SERRANOV,FISCHERT.Collaborativeinnovationinubiquitoussystems[J].Journal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2007,18(5):599-615.

[2]我国超八成高校已开设创新创业课[EB/OL].http://news.youth.cn/jy/201510/t20151030_7257903.htm.

[3]尹碧涛.基于共生理论的合作创新环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4]胡纵宇,毛建平.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文化环境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2):119-124.

[5]邵云飞,何伟等.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29.

G642.0

A

1671-6469(2016)-05-0094-05

2016-09-04

安徽理工大学思政研讨会项目“协同创新视阈下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XSZH2015-2016-1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丁玲玲(1986-),女,安徽舒城人,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邵飞(1984-),男,安徽砀山人,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共生协同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