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下中日拒绝表达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以“请求”场面为中心

2016-11-08 08:51苑艺瑾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日语理由言语

苑艺瑾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

跨文化交际下中日拒绝表达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以“请求”场面为中心

苑艺瑾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拒绝表达的使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他人请求时拒绝更是难以说出口。为便于中日两国交流的顺利开展,减少因语言和文化因素产生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和辨明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异同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基于森山卓郎(1990)的拒绝策略分类法,运用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和Brown and Levinson(1987)提出的面子理论,考察分析中日拒绝表达策略的异同。本论文以接近现实生活的电视剧为语料调查对象,聚焦于拒绝场面,通过中日对比,考察中日在应对“请求”场面时拒绝策略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差异原因。此研究将对跨文化交际、汉日语言对比和日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跨文化交际 汉日语言对比 拒绝言语行为 礼貌原则 拒绝策略

一、引言

在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者通过言语行为达到其交际目的。而各言语社会的成长背景以及各语言文化圈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各不相同,这就使各言语行为在不同言语社会中的策略表现存在差异。拒绝策略的生成原则是交际主体力求从目标对象的视角出发,对个人的拒绝表达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构思,让目标对象易于理解和接受。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尽管两国在文化习俗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跨文化交际中言语运用的理念以及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跨文化交际言语行为仅仅依赖语法、句型、词汇等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对交际双方的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语用上的对比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不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减少误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畅发展。

这里考察的只是中日两国语言中最常见的拒绝表达的语用策略,当然拒绝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因人而异,且根据性别、亲疏关系也会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引起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明确异文化交流的特征和注意事项。

二、前人研究及问题点

近年来,学界从对比研究、语用论、谈话分析等不同角度对拒绝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但其中大部分以角色设定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居多,且主要围绕“邀请”场面。本文为了获得更接近现实生活,更自然的对话,选取电视剧作为调查对象,主要聚焦于“请求”场面,通过中日对比,分析中日两种语言拒绝表达的异同。

何兆熊(2000)中提到拒绝言语行为是交际者在面对“请求”、“邀请”、“建议”等语言行为时,直接或间接性地否定对方意愿的言语行为。根据Brown and Levjnson(1987)的研究,拒绝本质上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需要一定的策略来挽救。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拒绝策略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运用这种行为需要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交际能力,而如果对这种行为运用或理解不当,就会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的失败。

森山(1990)将日语的拒绝策略分为4类:①采用直接拒绝的方式。(直接型)②找个借口婉转地拒绝对方。(理由型)③先口头应允,过后再想办法拒绝。(拖延型)④笑而不语,不拒绝也不应允。(回避型)

伊藤(2002,转引自程:2014(77))在研究中指出,日本人更喜欢用暧昧的方式拒绝对方,尽量避免直接拒绝对方。这也是日本社会中公认的礼貌行为之一。

但通过笔者从电视剧中收集的语料和日常生活中和日本人的交往感悟来看,日语中表达自己的拒绝意向时并不经常采取回避的方式而是使用“直接拒绝”策略偏多,明确表达自己的拒绝意向。常用“行かない(不去)”、“無理だ(不行)”等对他人提出的希望直接拒绝。

因此笔者认为前人研究是不全面的。可以细化分为:日本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拒绝场合多使用“直接拒绝”法,而对于商业或更加正式的场合下多采用“间接拒绝”策略。

三、口语语料中拒绝表达的使用倾向——以“请求”场面为中心

本文以“请求”场面为中心,基于文(2004)将拒绝表达策略细化分为“直接拒绝”、“理由说明”、“道歉”、“犹豫省略”、“共同感受”、“下次约定”、“不满”、“责任转嫁、”“代替方案”、“转移话题”、“许可”、“博取理解”等多种类别,对中日语言中的拒绝表达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中日两国近年来热度较高并贴近现实生活的中日各3部电视剧,收集了拒绝表达用例各42例,从中分析“请求”场面下拒绝表现策略的使用倾向,考察中日拒绝策略的异同。

拒绝表达往往会受到诸多社会关系的影响。根据场合的不同,拒绝策略也会有所变化。本研究从“请求”(依賴)场面着手,对拒绝表达进行考察,分析中日拒绝表达的异同和语言行为特点。因篇幅原因虽无法考察所有的类型差异,本文力争就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较大差别的拒绝表达言语行为进行详尽的考察。

“请求”是指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向对方寻求帮助并希望得到满足。一旦拒绝对方的请求,就有可能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使两人产生间隙。因此,被依赖者需要一边考虑与对方的人际关系,一边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根据从电视剧中收集的语料来看,有关“请求”场面的拒绝表达方式的使用倾向如下表所示:

3.4 《指南》在临床应用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指南》在住院患者跌倒预防循证实践的各个过程中,与临床实际密切结合起来,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5]。《指南》在试点病区实际操作中,可促进护士在接受相关培训后积极参与到跌倒管理活动中去。但《指南》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与患者本人的意愿、依从性、家属的配合和医院的环境设施、管理和护士的夜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匹配等不安全因素,存在跌倒预防措施实施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对跌倒发生存在不可预计的问题,值得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士探讨和商榷。

“请求”场面下的拒绝表达倾向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整体上看中日在对待“请求”场合拒绝时,多使用“直接拒绝”和“理由说明”的拒绝表达方式。也就是说,对于中日两种语言来说“直接拒绝”和“理由说明”能够最有效地传达拒绝的意图。“直接拒绝”的表达方式例如:

(1)とにかく、行けないから。/反正我就是不能去。

——日剧《恋仲》第五集

(2)我可以,不承担责任地让你扯,但千万不要扯我老板。

——国产剧《欢乐颂》第十六集

有关“直接拒绝”策略的使用,日语中出现9例,而汉语中仅出现4例。日语的数量超过了汉语的2倍以上。笔者认为这与语料选取于生活化的电视剧有一定的关联,日本人虽然较中国人更委婉含蓄,但在亲密关系中的拒绝场面多使用“直接拒绝”法,有一种正因为关系亲密,所以直接拒绝也没关系的语义。“直接拒绝”在拒绝表达的方法中最清楚易懂,能够将拒绝的意思清楚地表达给对方,同时也最有效果。暧昧表达多用于不熟悉或“对上”关系中。

而汉语中会因为亲密关系而更为对方着想,相比“直接拒绝”的生硬“代替方案”的拒绝策略使用较多。尽可能的减少威胁对方面子、给对方不好印象的可能。对于“直接拒绝”的内容,汉语会经常使用“今天恐怕不行”、“今晚不行”等对时间的强调,有着“虽说现在不行,但如果换一个时间的话也许可以”的含义。起到缓和“直接拒绝”表达给对方带来“面子威胁”的作用。

“理由说明”是一种能让对方得以欣然接受不可或缺的策略。能修复双方间因拒绝和被拒绝产生的不平衡,维护人际关系。因此,无论汉语还是日语都多用“理由说明”这种拒绝方式。通过考察“理由说明”的使用数量为日语13例,汉语10例;中日并无明显差异。从内容上看,不明确说出理由而是暧昧地“蒙混过关”在两种语言的拒绝表达中都存在。比如像日语中“あのさ、俺忙しいの。”汉语中“没时间,我很忙。”这样的暧昧理由表达在两种语言中都可以看到。但从整体上来看,日语中对于对方提议和请求的拒绝理由更加简洁。比如:

(3)今、そういう気分じやないんだ。/我现在没那个心情。

——日剧《恋仲》第七集

而相比之下汉语中的“理由说明”会更详细地说明自己的现状,更长、更具体。比如:

(4)“嫂子,我这个月实在拿不出钱了。我刚交了下个季度的房租,我现在所剩的也只够我吃饭、挤公车的。你再想别的办法吧。”

——国产剧《欢乐颂》第二十六集

另外,日语中多用像“ごめん”等“道歉”的拒绝方式、“それはちよつと”、“あの…”等“犹豫省略”的拒绝表达,还有像例(5)等介于“责任转嫁”和寻求“共鸣”之间的拒绝策略。

(5)“こんなに誰が食うんだよ!”/这么多谁吃得下啊!

——日剧《家族的模样》第五集

而汉语中会使用“下次约定”拒绝策略:

(6)“今天两台手术很累。下班直接回家了,下次再约。”

——国产剧《欢乐颂》第二十九集

以及例(7)的“代替方案”策略:

(7)“悠悠,我还是觉得楼下那个门诊比较好,病人都有免费的棒棒糖吃。我们还是去楼下吧。”

——国产剧《爱情公寓4》第2集

和表示“不满”的拒绝策略:

(8)“你逛售楼处找我陪你干嘛!”

——国产剧《爱情公寓4》第15集

相比日本“道歉”拒绝策略的使用倾向,汉语中几乎不使用这种拒绝策略。日本文化中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威胁自己的面子,以期得到对方的原谅。相反的,中国人为维护面子不会使用“道歉”的拒绝方式。而有关“犹豫省略”的拒绝方式也是日本更常用。由于在拒绝他人的请求时,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日语会以消极、犹豫的表达通过让对方察觉自己的情绪来实施拒绝行为。而汉语会采取更加积极的“代替方案”、“不满”等拒绝策略来达到自己想拒绝对方的目的。

四、结语

根据以上考察结果归纳出中日在“请求”场合下拒绝策略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

相同点:中日两种语言在拒绝表达时都多用“直接拒绝”和“理由说明”策略。不同点:①日语更常用“先行致歉”、“犹豫”等消极策略。汉语则常用“代替方案”、“下次约定”等积极策略。②日语中“理由说明”比较简洁、暧昧、含糊。而汉语拒绝理由更长、更具体、明确,话语内容更丰富。③日语“直接拒绝”时更绝对,而汉语中强调时间点。④日语常用“先行致歉”的拒绝策略,汉语却不经常使用。⑤在策略组合模式上,日本人习惯将“先行致歉”与“直接拒绝”、“理由说明”配合使用,属于典型的消极礼貌策略。而中国人在消极被动与积极主动的礼貌原则的共同驱使下,产生了形式多样的拒绝策略组合。

汉语和日语各自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文化中,造成了这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带有各自浓厚的文化和地方特色。通过对以上拒绝言语行为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对日语的拒绝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甚至日本的社会文化加深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本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本研究对跨文化交流和日语教育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中日两国人民交流和交际的顺利开展。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外,笔者认为还应添加年龄、性别、性格和个人身份等更细致化的因素对拒绝表达施加的影响,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1]Leech,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don:Longman Group. 1983.

[2]Brown,P. &S. Levinson.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森山卓郎.断りの方略――対人関係調整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J].「言語」.大修館書店,1990(8).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文鐘蓮.「断り表現における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意味公式の発現頻度を中心に」.『人間文化論』2004第7巻,123-133お茶の水女子大学.

[6]程晓萍.论中日拒绝表达方式的异同[J].文学语言学研究.2014(77).

猜你喜欢
日语理由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绝对理由
我们有理由不爱她吗?
迟到的理由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迟到理由
关于冬天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