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生物课堂

2016-11-08 22:34李文聪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

李文聪

摘 要:随着生物科学迅猛发展,要求对生物课堂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强化生物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本质联系,注重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使初中生物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走综合化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素质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生物课堂;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92-01

在生物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单纯的知识积累已不在是对人才的衡量标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创造能力,所以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愈加被教育界重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范围具有直观可操作性,所以让研究性学习走进生物课堂具有很大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价值

生物因其学科独特性,其研究的范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命现象,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较也为广泛。将学生可以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研究性学习是生物学科课改的必然趋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发展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兴衰,一群高素质人才的打造需要一种优秀的教育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是一种趋势。研究性学习是“教的文化”和“学的文化”的震荡和变革,进而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建设和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中学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

2、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

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具有进取的科研精神,而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教师对科研的重视,也是导致我们的学生缺少探索精神症结所在。如果想让学生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具有强有力的专业素质和引领技能,构建这种平台的基础就是加强学校的教科研力度,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最终形成一只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师队伍。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的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同样也应从基层教师的科研方向上加以重视,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自己学会科学研究,具有深厚的科研理论知识和素养,提前进行实践归纳总结拓展,然后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个过程的完成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升华,有利于形成一只优质的教师队伍。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综合、创新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创新发展。尤为在充满情趣的生物教学中,众多的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完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在合作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升华都会不断涌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科学研究的思想探究性学习,具体的讲:是以“问题”为学习载体,制定符合实际教学要求的实施方案,通过教师创造科学研究氛围,学生自己搜集、整理素材,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得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1、合理设计教学思路。

在生物课堂中,需要教师整理教学模块,按照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合作探究学习—归纳总结整理—共享交流—实现学生三维目标整合的思路。生物学科知识是我们学生学习的目标,但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一个重要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学习动物物种类别为例,鱼类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研究题目可以是《你了解“鱼”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鱼的分类、习性、身体构造等方面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学生的分工任务,学生通过电视、网络、图书资料等资源查找相关内容,再由小组合作归纳整理完成,最后展示成果、共享交流,教师针对不完善地方或重点位置予以指正和点播。相信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光是知识面得到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经验也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2、动态演绎教学过程。

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加严格。曾经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三寸不烂之舌”已成为过去,电化、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更加吸引学生眼球,也让知识的传播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动态演绎教学过程已成为课堂改革的主流。

优秀的教学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情景提供了科学的条件,例如通过网络资源,检索《遗传与变异》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可以轻松的获得遗传与变异的历史故事、名人佚事以及相关图片,学生知识面不光得到拓展,而且学习的兴趣相应提高;通过制作FLASH动画,也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在细胞分裂、基因重组、新陈代谢等难于理解的篇章,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或下载课件,使学生的接受既简单又快捷、既真切又明白;恰当的运用录象视频教学,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主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运用科研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