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通过引入“互联网+”思维的先进理念,论述了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意义,结合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设想。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型英语人才 培养模式
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不仅仅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已经成为定局。这使得个性化推送和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我们认为当前正面临“互联网+教育”时代。
一、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意义
2000年教育部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中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济、贸易、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营销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具有较强的英语社会实践能力,能够直接参与与英语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同时也能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营销和研究等项工作,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目前我国因社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已呈现多元化趋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必须要拓宽人才培养模式。
二、互联网思维与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
1.互联网思维与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关系。在用互联网思维探讨高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模式时,我们可以将高校视为 “企业”,高校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培养出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研究出的不同领域科技成果,而高校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学生主体又包含各行各业、各个用人单位。高校如何根据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如何在满足学生个性化英语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为用人单位输送英语能力强、语言文化知识全面、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英语人才,如何在培养应用型、国际型英语人才方面打出特色,借用互联网思维中一些新的理念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2.互联网思维与需求分析理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围绕“客户”进行考量,高校为用人单位提供有用的英语人才的前提一定是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在英语人才培养中需求分析主要涉及制订英语教育培养方案、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为实现既定目标所实施的教学方法、设计并实施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对现有英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在互联网思维中需求分析是最重要的,需求分析中应以学生个性化需求分析为基础,并以社会需求分析为重点考量,因为高校培养英语人才最终要服务于社会。需求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实施于英语教育的改革中,以此促进高校英语教育生态的改观,语言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活动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语言长项,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带动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达到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的。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有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增强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教学内容。打破狭窄的专业界限,加宽加厚基础课程,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形成起点高、立意新的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为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合理的知识基础。
2.能力培养。学生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所有教学活动都应为此而精心设计。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学生竞赛,以及开放式教学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社会活动能力、自信心、独立性等。
3.个性培养。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培养发散性思维、求新求异思想,多动脑筋,多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观念,麻省理工学院做得特别好,堪称世界的典范,其造就培养了20多名Nobel Prize得主,原因就在于此。
4.积极开展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的实施。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触多种学科知识,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适应个体差异,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弹性措施是灵活得力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体制以选课为核心,选课必然选教,因此,不仅使学生有了较大的学习自主权、更大的压力和动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作为新世纪外语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所需,建立健全新型高效的辽宁省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我们要运用先进的翻译理论有效指导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和教学,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为新世纪社会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J].2015,(3).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wx-15)。
作者简介:郭丽莉(1977-),女,汉族,辽宁海城人,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