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诗歌之美?促语言发展

2016-11-07 16:27孙亚琴
教师·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诗句意境节奏

孙亚琴

摘 要:文学作品的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诗歌因篇幅短小、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等优点深受幼儿喜爱。优秀的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文章从诗歌的意境、形象、节奏、语言四个方面展现诗歌的美,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文学作品的教育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而进行的文学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1]。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有很多种类,其中诗歌以其篇幅短小、结构工整、语言凝练等优点深受幼儿喜爱。优秀的诗歌蕴含着多元化的审美价值——意境美、形象美、节奏美、语言美,对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诗歌的意境美—在倾听中体验

诗歌的语言富有色彩、动感和表现力,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充满活力,饱含诗人丰富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创造出了一种情深意远的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人说音乐是“美丽的画”“流动的诗”。选取与诗歌内容匹配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能使幼儿身临其境,使诗歌的情感得到升华,更好地体现诗歌的意境美。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引导幼儿在欣赏时想象诗歌在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能使幼儿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二、诗歌的形象美—在欣赏中感受

诗歌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美的形象隐含在诗歌的语言中,需要通过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美的形象。诗歌形象是由作品本身和读者感悟共同创造的。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孩子提供多种艺术想象的空间,使诗歌中的形象在孩子的大脑中丰满、鲜活、细腻,达到形象美的再现。

1.用形象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觉的思维,而幼儿诗歌《摇篮》中的形象既抽象又形象。例如,“天空是摇篮,摇着星宝宝”,我在教学时画了生动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蓝蓝的天空中有一个摇篮,拟人化的星宝宝躺在摇篮中,白云在摇篮边飘着……形象生动的画面把诗歌美丽的意境展示给幼儿,将诗歌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其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类词汇,一类是消极词汇(不能正确运用的词汇),一类是积极词汇(能够正确运用的词汇)。幼儿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消极词汇时,教师要帮助其纠正、提炼。这样既可以了解幼儿的感受,又能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诗歌的节奏美—在朗读中展现

节奏是诗歌的原始要素,在创作中,它既有诗人的快感,又赋予读者的期待。这是因为诗歌的节奏富于变化,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体现了诗歌的内在生命。干巴巴、没有节奏(拖腔带调)、没有感情的朗读是没有感染力的,体现不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准确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传递给听众呢?

1.学习朗读艺术,展示诗歌的节奏美

展现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要让幼儿理解诗句、词语的特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速度。停顿可以更加清楚准确地表达思想,让听者理解朗读内容。重音是对句子中的某些词语从声音上加以突出,朗读时音量大些。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可以表现出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朗读诗歌《摇篮》时,引导幼儿在语音、语调、语气、眼神、表情上,突出妈妈对宝宝的爱,表演出妈妈轻轻摇摇篮的动作,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宝宝。在朗读时注重节奏,有助于提高幼儿感受诗歌语言美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进入作品,有效促进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2.变换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诵读

诗歌节奏通常表现在诗人对语言的运用中、读者的朗读中。朗读诗句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集体朗读是一种基本的朗读方式,但是一遍一遍没有变化的机械重复的朗读,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应变换朗读的形式,让幼儿对朗读活动始终保持积极性,充满激情地朗读。

一是师幼互动朗读。在幼儿基本掌握诗歌内容后,我就与幼儿用游戏的形式朗读,老师与幼儿用轮流读诗句的互动方式练习朗读,我读“蓝天是摇篮”,幼儿读“摇着星宝宝”;我读“白云轻轻飘”,幼儿读“星宝宝睡着了”。还可以师幼交换诗句继续练习朗读。

二是幼幼互动朗读。幼儿掌握诗歌内容后,老师可以退出,让幼儿自主朗读。可以是男女互动朗读,男孩读上一句,女孩读下一句,男孩和女孩交换顺序朗读。

除了师幼、幼幼互动朗读外,动静结合的站立式朗读也非常吸引幼儿。轮到朗读的幼儿迅速站起来,读完后迅速坐下,另一组注意倾听,轮到自己朗读时,及时站起来衔接。这样有趣的合作、互动、坐立交替的朗读形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朗读,还能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四、诗歌的语言美—在相关活动中表现

在熟悉诗歌之后,应开展表演、绘画、仿编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透彻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1.身体语言辅助表现语言美

用肢体语言表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用合适的动作表达自己的体会,是幼儿表现作品的另一形式,比让幼儿“静观”“静听”更容易与作品达到情感沟通。在诗歌教学中,借助优美形象的身体动作进行教学,帮助幼儿理解、把握诗歌的精髓部分。老师可以创编一些与诗句相符的动作进行表演,将幼儿的思维、注意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借助动作表演辅助教学,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这些动作无须幼儿刻意模仿,孩子们在自然而然的氛围中有意无意地模仿、创造,内化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感受,使整个诗歌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全方位地感受美的过程。

2.绘画、仿编再现语言美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另一种语言,绘画作品反映了幼儿内心的情感世界,他们通过各种图案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说绘画是成人认识孩子的一个窗口。引导幼儿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运用诗歌中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有力措施。同时,可引导幼儿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学习、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迁移诗歌的经验,将生活经验仿照原有诗歌的句式仿编成诗句,进行创造。仿编诗歌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是发展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从幼儿仿编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幼儿对诗句的理解,了解到他们幼小心灵对美的理解。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2],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需要用智慧的方法引领孩子步入文学的世界,让他们从小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感受文学带来的美,让幼儿喜欢文学,促进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诗句意境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六一来了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YOUNG·节奏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