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富民
可以直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是可教的,也是重要的。教学中应力避只重修辞本身的机械讲授,而要兼顾其表达的意义,让学习轻松快乐起来。
(1) 多一点情境。郑振铎先生的《燕子》一文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两句,不谈那诗歌一样美的句式,也不谈语句中万紫千红的色彩,单单一个“赶”字便可以作为触发点,引导学生从字面走向内涵:农村人到集市去是要“赶”时间的,卖家要赶着卖新鲜,买家要赶着买新鲜,花花草草为何也要赶时间?因为它们要在最佳时令里,在最好的位置上争奇斗艳,绽放独特的美丽。这是多么迫不及待呀!此时,再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那“增添了许多生趣”的感悟不就水到渠成了吗?学生的心、作者的心、文本的心,不就可以一起碰撞、激动、陶醉了吗?这样的情境,不是比那种“把什么比作什么”的追问,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吗?
(2) 多一点意思。作家孙友田的《月光启蒙》中,有一句“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一般的教学,无非就是区别两个“长”字,读一读就一带而过了。而徐州市教研室的刘春老师,却引导学生关注到“拈连”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把看不见的歌谣,变成了像五谷一样能够看得见的事物,让上下文的关系自然紧密生动又形象,增加了语言的艺术美。教师循循善诱,不仅让学生理解了“长”字表面的意思,还建构出了前后的联系。三言两语,让知识教学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事实证明,只要方法得当,让教学有点意思,学生是可以轻松接受的。
阅读中的修辞知识,除了需要多一点情境,多一点意思,还需要多一点层次(不同年级对“比喻”“排比”等的教学要有层次梯度),多一点限度(防止忽略年级特点的拔高),多一点勾连(把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放在一起对比)……设计精一点,坡度缓一点,课堂才能乐一点,收获才会多一点。
2.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阅读理解的首要任务在于对言语作品中“意义”的追寻。“晓得文义是一重,识得意思好处是一重。”(朱熹语)因此,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其所以然”——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引领学生透过文本的“言”,走向字里行间的“意”,再透过这个“意”,来体悟表面“言”的精妙,使知识教学充满鲜活的力量。
(1) 境由心生。环境的优劣与心情的好坏,在很多时候是可以相互影响,即“心由境生”“境由心生”。一方面,人心情的好坏,是由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老舍先生在《草原》中说,“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还产生了“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的美丽心情,这就是“心由境生”在表现情境交融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的心情好坏也影响人们对景物的认识。《二泉映月》一文中两次写到了阿炳听泉声,第一次是年少时,“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第二次是历经坎坷、双目失明时,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泉还是泉,为何听到的声音却不一样了?这眼前之景,其实是人物内心之境,这就是“境由心生”。这“境随心转”的写作方法,就是一种情境的渲染,是故事主人公思想情感的表现,也是故事的一个情节铺垫。
(2) 言之有序。言之有序,就是说话或写作时有条理,有顺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看法、感受。这个顺序可能在段落之中,可能在段落之间,也可能在整个篇章里,包括: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游览顺序、观察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并列结构顺序、总分总结构顺序,等等。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科普童话,文中云雀妈妈有一段话:“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森林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这段话是课文重点,也是进行“言之有序”这一语文知识教学的优质资源。童话故事中的语言都是浅显易懂的,学生初读这段文字,是能够读出树冠、苔藓、枯枝败叶和土壤都具备蓄水能力的,但教学仅停留在理解表层意思,是不利于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于他们来说,还应该通过言语的学习提升学生言语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的同时,提高言语表达的智慧。教师应站在“教学知识”的层面,以学生
讲坛
可以读出来的“言”为抓手,探求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意”——这段话是以“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森林是可以蓄水的大水库”;在介绍苔藓、枯枝败叶、土壤都可以蓄水时,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而指导学生领悟表达的层次和顺序,使这段话的意思简明扼要,逻辑严谨,获得言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只有具备了敏锐的语文课程眼光,才能从寻常的阅读文本中发现和开掘语文知识,将显性的语文知识与学生语感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多一份思维的力度。
(3) 烘云托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是着力于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有的直接描写,更多的是从侧面加以点染、烘托,使人物形象从平面走向立体。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章武先生的作品,许多课堂往往定位于“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难点定位为“品味文中老人话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定位无疑是在“教学内容”和“课文内容”之间画了个“=”,教学不过是在学段之间做“平面滑行”。《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本课的教与学,站在与作者、文本对话的角度,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这种一般的写人方法,进一步探求文中的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烘托作用:武夷山的高(“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而险(“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让游客“望而却步、大汗淋漓、半途而返”,而扫路的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却说“不累”,何其康健!喝雪花泉的水,吃自种的大米、青菜,呼吸清爽空气,花鸟做伴,清风为琴,何其逍遥!那惊起了竹丛一对宿鸟的朗声大笑,又是何其乐观!如此涵泳体味,人物形象自然就立体而饱满了。
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就因为内涵是多层次的,而作者又不能够将其完全表达出来,如果把“意”说尽了,一览而无余,也就缺乏美感了。这种不明言的“意”就需要读者去涵泳体察,揣摩玩味。
三、 研修建议
实践证明,“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是可行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样将意识深层所意会的东西表达出来的。
1. 下功夫解读文本,找出其包含的“意会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从这个“例子”之中,我们可以教的是什么?学生又能学到些什么?过去的课堂是“教教材”,不外乎从观察细致、运用比喻等描写和修辞手法方面进行分析讲解;如今,课程改革提倡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抓写法。而这,恰恰隐含在一篇篇课文里,需要教师以敏锐的目光去深入发掘和开采。如解读《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不但要推敲褒义词和贬义词所表现“惩恶扬善”的观点,而且要理清时间和事情发展的顺序,还要关注:同样是以战争为背景,前者时间具体为“1937年7月7日深夜”是历史需要,后者时间模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文学的处理……
2. 注意解读“意会知识”,要深入浅出,难易适度,使得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一篇课文可供学习的写法很多,但不可面面俱到,而是要从教师自己解读中遴选出适合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语文知识。以“古诗教学”为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元日》和《江雪》,能够读懂古诗的大意,了解古代的年俗习惯,体会诗人情感就可以了,不需要把教师解读出来的“变法成功,除旧布新”和“受到排挤、愤懑不平”等认识强行加给学生。而到了六年级,阅读《石灰吟》和《墨梅》,便可将“诗言志”这样隐含在诗句中的意会知识,通过言传交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读得明白,学得清楚。
打个比方,如果教师解读到的“意会知识”是一座百花园,那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那些随季节陆续开放的各色花儿。只要我们善于引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并相机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渗透,在学生“积累”与“表达”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学生一旦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汲取养料,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在阅读和习作中,便可以得心应手、举一反三。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讲坛
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与推进,需要突破一系列的瓶颈,破解一系列的关键问题,这有赖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和针对问题解决的攻关,同时需要各方面力量的联合。在这些力量当中,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校长,特别是语文背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语文背景小学校长对语文有情结,对课堂有洞察。如果他们主动走进真实的语文教育情境,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置身现场创生策略,放下身段真情参与,教师自然能在研究与实践中走出倦怠,走出平庸,走向智慧。教师就能逐渐掌握优质课堂操作的基本策略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从而使关键问题得到“精准打击”,深度解决。要发挥语文背景小学校长对语文课程改革的独特作用,就必须提升其领导力水平,解决与之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 关注并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1. 领导生命状态:如何改进当前校长、教师职业状态和学生生存状态?
一个理想的学校,应该让校园中的每个生命都获得精神的归属、灵魂的安顿和自我的超越。真正的教育需要知识,但绝不仅仅是知识。那种露骨的、纯粹的知识训练是野蛮的,混乱的,可怕的。我们无法改变学生更高学段的学习与生存状态,但能否让他们童年的每一年、每一天都光鲜亮丽,与众不同?也许,我们这六年给予他们的就是其一生的精神储备和生命动力。真的,做教育就是做功德;真的,做教研就是做内涵;真的,做语文就是做未来。让学生们当下的每一个时刻都浸润在书香里: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随手可得一本书、一张报;让校园一角成为他们亲近自然,播种收获的农田;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相互砥砺的舞台。让每个孩童都有一次隆重的展示,一次刻骨铭心的高峰体验,一次永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好的学校就是一座飘满书香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充满情趣的精神社区,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动感地带,就是一个自由生长的天然村落。这些都应是校长、老师的操守和底线。这才是真正目中有人的教育,唯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每个生命的生存状态,才能真的为他们的未来积蓄恒久的动力。没有这样的境界和对生命感同身受的悲悯,我们宁可不要教育,不做教育。因为做得越多,伤得越深;行得越远,痛得越切。
校长与教师的职业状态如何改变呢?我以为,唯有自救!没有自我的觉醒,一切外在的干预都是徒劳。不仅如此,还将心生憎恨,暗自神伤。是人,就极易于平庸,极易于适应,极易于守旧。如何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和生命状态,必须注入新鲜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