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技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6-11-07 15:51陆琴艳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6年10期
关键词:查字法霍金的部首

陆琴艳

例如,一年级教学复韵母时,学生面临着标调的困难。于是,我找来微课《汉语拼音标调歌 》让学生观看,学生一下子被汉语拼音王国所吸引,想要帮助单韵母六兄弟解决“家庭纷争”——“四个声调四顶帽,六个单韵母抢着要”。后来,大家一起为六兄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ɑ o e i u ü六兄弟,老大在家找老大,老大不在找老二,老二不在找老三,i u并列标在后”。乐于助人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节微课巧妙地将学习拼音的难点,转化成汉语拼音王国的家庭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 善用微课,培养能力

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善用微课,还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期初,我发现很多同学看的课外书已经没有了拼音,难免在阅读中遇到一些生字,掌握部首查字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我找到一节教学《部首查字法》的微课视频,分享给家长朋友们,供学有余力的孩子对照视频自学,提前了解部首查字法的基础知识。实际教学时,大部分同学对于结构、部首明显的生字,都能进行简单查阅,大大提高了学生查字典的兴趣,也使得教学更加高效。

四十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的教学目标又是多项的。利用微课进行预习,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如果将学习知识的方法教授给他们,学生将受用无穷。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加强,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慢慢地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中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就能够灵活地解决矛盾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了,那他们就有了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四、 活用微课,拓宽渠道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交界处,学生大多来自打工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很难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更多地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视野,拓宽学习的渠道,成了摆在眼前的首要课题。特别是写作素材匮乏,这时,微课资源就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化习作要求学生直面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这是爱写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爱,就没有情;没有爱,就没有情趣。通过微课教学,利用它的现场感和独特性,很好地将学生与平时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从而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内心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指导学生写景类习作时,有的学生可能没有去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在写作之前,播放一段视频:从家乡的虎丘、莲花岛,到长城、故宫等秀丽景区,一一展现这些熟悉的景区,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唤起出游时候的内心感受。于是,上学生跃跃欲试,都想交流自己去过的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就为习作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五、 妙用微课,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因为家庭、自身、学习经历等方面的因素,个体的差异会愈加明显。妙用微课资源,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例如,二年级学习查字典,微课《音序查字法》有效拓展了书本的内容。“知音而不知字形”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学生写日记时,所见所闻的素材不能用正确的文字记录下来。巧妙运用《音序查字法》这节微课,设计思路从学生写日记遇到不会写的字这样一种情境入手,分步介绍这个字所在字典中的音序、音节和检索页,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知晓了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完微课视频,到教师在上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从学生课余自学到汇报,这节微课让教学省时高效。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可以采用多遍播放、反复学习,巩固学法,不仅有效拓展了学习的外延,更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同样,在学习部首查字法时,教师们也可以制作一节微课,以这样的方式,巧妙运用微课资源,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等信息技术,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它不仅能增强的趣味性、艺术性,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深化感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

“老师,我认为霍金的成就实在太大了!”男孩自信满满地谈着他的阅读体验,教室里的我一脸愕然。我们正在上《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明明我在带领学生从了解霍金的生活现状入手,感悟到如此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一个四肢不健全的人、一个远不及正常人的人,却拥有着无数惊人的成就。正当我和学生们在深入体会霍金的生活现状时,这个调皮的学生居然跳出了我指定的范围,先找到霍金的成就,而且一副颇有感悟的样子。上,大家都安静下来了,一双双小眼睛看着我,他们在寻找我脸上的表情,心里也在琢磨着我的反应。

我微微一笑。然后,我亲切地对男孩说:“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联系下文感受霍金伟大的成就,你也很了不起!”

显然,回答问题的男孩被我没有批评,而是表扬的话语激励了,他接着高兴地说:“老师,您知道吗?通过课余查找的资料,我发现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他撰写的《时间简史》这本书之外,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编写了《婴儿宇宙》《宇宙大爆炸》等译成几十国语言的书,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之处!”

“对啊,正如马科顺同学所说,一个有着非凡成就的人,如巨人一般屹立在我们面前,可我们联系上文看看,这样的科学家他是什么样的?”我追问。

“他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的头只能朝右倾斜!”“他的双手只能紧紧并在当中!”“他的双腿向内弯着不能动!”“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头能正常活动,最后病得全身都不能动弹了!”“他的生活需要护士帮忙,他靠着语言合成器来表达想法,而他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此时,这群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争抢着回答,言语之间,他们一个个底气十足,俨然一副小专家的口吻,仿佛只是在介绍一个他所熟悉的人。我没想到,由一个学生文不对题的回答、我不以常规的评价点评、略加一点儿的鼓励,以及临场改变的教学环节,竟瞬间让同学们与文本有了如此“亲密的接触”!

接着,我趁热打铁,趁势追击。让学生们把这份对霍金的尊重、敬佩,化成语言的赞美,让他们带着此时对霍金的情感,好好地朗读描写霍金的句段。全班同学富有感情地读着:“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此时此刻,站在讲台上的我,心里充盈着一份满足,享受着同学们稚嫩又极富感染力的诵读声。我为这节课临时改动而心存愉快,原来放弃事先的预设,顺着学生的阅读思路并加以引导,竟会带领学生一同走进这样一个“落英缤纷”的世界。站在这张讲台上,真幸福……

回想着今天的教育故事,不禁让我感慨万分:教师不是演员,每天的也不应该是预设内容的重现。对于老师课前的预设,学生有时会逆向思维,生成一些我们难以预料到的问题,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许多意外与惊喜。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积极引导,巧妙利用,让它们“为我所用”,成为我们宝贵的教学资源,让语文奏出更精彩的乐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语文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向未知方向不断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应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港湾,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突发性,而这种瞬间的、“不可思议”式的突发奇想,往往是创新的火花在闪耀。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做法,在开放、平等、民主的实践探究中,生成新的知识,生成新的能力和素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生成也需要预设,精彩的生成离不开匠心的预设。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搭建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才能使一堂平淡的课,呈现“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

猜你喜欢
查字法霍金的部首
池塘字典
弄清偏旁与部首
字典歌
蜜蜂和黑熊
霍金的故事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霍金墓碑上刻黑洞图案
霍金的遗产——突破计划
吴忠超与霍金的师生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