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2016-11-05 07:52朱展田李燕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20期
关键词:肝郁萎缩性脾虚

朱展田,李燕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0)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朱展田,李燕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0)

目的探讨慢性非萎缩胃炎(CNAG)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以协助CNAG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内镜下确诊为CNAG且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达到抑郁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中医所见证型以肝郁脾虚型较为多见,肝郁脾虚型患者抑郁程度与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内镜下表现主要为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附着性黏液与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红斑、黏膜水肿分别与附着性黏液、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AG伴抑郁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其临床症状多与抑郁情绪有关。

胃炎;慢性病;抑郁;肝气郁结/中医病机;辨证分型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但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人忽视。CNAG病因多样,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自身免疫等相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其与情绪有一定关联,包括抑郁、焦虑等[1]。中医认为,胃的主要功能为受纳水谷,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肝脾协助完成,肝脾功能失常则会影响胃的受纳;同时,胃病的发生也与七情有关。本研究选取100例伴有抑郁情绪的CNAG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从而明确抑郁情绪与CNAG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为CNAG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确诊为CNAG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2.31±14.27)岁。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胃镜下按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CNAG;(2)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抑郁状态的评定。根据出现频率按1~4级评分,SDS总分大于41分;(3)对本研究知情,且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2)合并严重的原发性心、脑、肝、肾疾病的患者及精神病患者;(3)妊娠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1.2.1抑郁程度评定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抑郁程度分级,根据结果分为轻、中、重度抑郁。评分指数(各条目累计分除以80):0.5~0.6为轻度抑郁,>0.6~0.7中度抑郁,>0.7为重度抑郁。由2名中级职称中医师对其经行中医辨证分型。

1.2.2诊断标准

1.2.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慢性胃炎诊疗指南》,内镜下符合以下表现及病理组织活检提示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或阳性,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可诊断为CNAG。(1)充血性红斑:呈斑片状、斑点状或条状,斑点状充血黏膜与正常黏膜相同出现最为常见,如麻疹患儿的皮肤,内镜下描述为红白相间;(2)黏膜水肿:黏膜肿胀,柔软而湿润,支光度增强,黏膜皱襞增厚,胃小凹结构明显,水肿黏膜较正常苍白;(3)附着性黏液:附着性黏液由破坏的黏膜组织、炎性渗出物和黏液组成,附着在黏膜上不易剥落、脱落后黏膜表面常发红或有糜烂;(4)糜烂和出血:黏膜外出血如渗血常伴有糜烂,黏膜内出血可分为陈旧性出血和新鲜出血,出血是炎症较重的表现。

1.2.2.2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依据《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将CNAG伴抑郁患者分为: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4种类型。(1)肝郁脾虚型:证见胁肋不舒、胃脘胀痛,牵引两胁,嗳气频繁,情志不畅,食欲减退,苔薄白,脉弦;(2)脾胃虚弱型:证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细无力;(3)脾胃湿热型:证见脘腹胀闷,隐痛,餐后加剧,口苦口臭,渴不欲饮,神疲,舌红苔黄腻,小便短赤;(4)胃阴不足型:证见中脘隐痛,胸前灼热感,口干咽燥,饥不欲食,脉细或细数,舌红,苔少,大便难,小便短赤。

1.2.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分级情况,以及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表现。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证型患者抑郁程度分级本组100例患者中,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型多见,共42例,占42.0%;其他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肝郁脾虚型患者抑郁程度与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型患者抑郁程度

2.2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表现各个中医证型间的内镜下表现主要为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充血性红斑与黏膜水肿、附着性黏液与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红斑、黏膜水肿分别与附着性黏液、糜烂和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中医辨证分型与内镜下表现

3 讨论

CNAG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可归属为“胃脘痛”“痞满”“呕吐”“呃逆”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在七情中,肝主怒,脾主思,暴怒伤肝,久思伤脾,脾与胃互为表里,说明了肝脾胃的正常生理受情绪影响[2]。本研究中,CNAG伴抑郁情绪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型多见,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记载,认为人的五脏与自然联系紧密,且与自然事物相对应,如五行、五音、五色、五畜等。在脏腑的五行属性中,肝者属木,木曰曲直,喜条达而恶抑郁;脾属土,主升,主四肢,主运化。肝具有调理气机,舒畅情致的作用,肝气的升降协助胃中水谷精微上输于脾,脾主运化,实四肢,上输津液于肺,肺朝百脉,输布津液,此为脾胃气机的主要过程。推测其病因可能为情致抑郁,使得肝气不能舒畅,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同时损伤肝脏,五行中,木克土,肝病传脾,故致脾胃运化失职,从而导致了胃炎的发生。因此,抑郁情绪的患者中肝郁脾虚证型占多数。脾胃虚弱型仅次于肝郁脾虚型,考虑主要因素可能为肝病传脾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致使久病必虚,导致了脾胃功能受到影响,不能正常运化,从而发生CNAG,其中脾胃虚弱是主要病因,与前者肝气郁滞为主要原因有所不同。脾胃湿热型及胃阴不足型则考虑与情绪因素关系较小,多考虑为其他因素,如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在内镜下黏膜病变程度中,肝郁脾虚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以充血性红斑多见,脾胃虚弱型以黏膜水肿多见,均属于轻型的黏膜病变,但患者腹部不适、反酸、嗳气、早饱等症状明显,考虑主要因素为情绪抑郁,胃黏膜病变次之,类似于西医中CNAG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医学界也普遍认为CNAG在临床上症状与内镜下表现无明显相关性。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有研究表明,CNAG患者较正常人易存在抑郁和焦虑心理[3]。目前,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对于伴有情绪因素的CNAG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复查胃镜,结果显示内镜下胃黏膜病变等表现较用药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患者症状好转不明显,且其出院后症状易反复,稍有饮食不慎、酗酒等原因即可加重。对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干预,症状有明显改善[4]。在传统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施治[5]及中药[6]治疗,充分发挥中医在治疗情志病中的优势,效果良好,且CNAG在中医诊断方面主要依靠舌象[7]、脉象判断病情,能够避免患者行胃镜检查的痛苦及麻醉风险。

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西医诊治CNAG处于主导地位,源于其对病因、诊断及治疗上简明清晰,同时配合现代检测手段,如内镜、病理活检等,能够较为客观地明确诊断。而中医辨证论治复杂深奥,同时脉象、舌象等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使大多数医生难以精通。在现有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8]等多种途径治疗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通过探讨CNAG伴抑郁情绪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协助中医诊断,在“望闻问切”诊断CNAG的同时,若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则应多从肝郁气滞[9]角度施治,多用如柴胡[10]、木香、香附等疏肝理气药物。因本研究受地域、时间及样本量等因素的限制对数据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研究本身的临床价值。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应增大样本量,完善中医与其他不良情绪的辨证关系,如伴有焦虑状态等,制订新的治疗方案。

[1]黄振鹏,梁仲惠,蓝丽萨,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情绪障碍原因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1):1119-1121.

[2]沈晨,刘慧敏,刘绍能,等.基于肝、胃、气滞证素研究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及焦虑心理特征[J].北京中医药,2014,33(8):571-574.

[3]卢雁屏,张冬枚.胃镜下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4):201.

[4]马乐娟,秦建芬.心理干预对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疗效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6):702-703.

[5]闫立宏.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辨证治疗[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23-5124.

[6]陈克盛.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146-147.

[7]邓露露,丁成华,孙悦,等.舌诊在慢性胃炎诊治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药,2015,46(8):67-69.

[8]刘冰.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33):166-167.

[9]康宜兵.从肝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J].光明中医,2015,30(11):2419-2420.

[10]赖英哲,戈焰,彭瑞娟,等.邱健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1):149-151.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0.041

B

1009-5519(2016)20-3204-03

(2016-06-01)

猜你喜欢
肝郁萎缩性脾虚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疏肝益肾汤治疗肝郁肾虚证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