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惟仁
不少专家学者们说:“语文老师教学要有大语文观,大语文教学要有语文意识。”那么什么是语文意识呢?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很容易跑野马。按照常理来说,语文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素材遍布,信手拈来。事实上越是熟悉的东西越易忽视,当下的语文教学总有种老牛拉破车,走马观花的感觉。是熟视无睹?还是语文意识不够呢?”针对专家说法,本人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想,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方面谈谈粗略看法。
语文意识之一:尊重汉字发展规律
语文课无“趣”,主要原因是矫情、华而不实,不接地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下语文课无趣,据查有三:一是教师课务紧。每学期要讲授二十多篇课文,周课时七节左右,教师们疲于赶进度。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迎合考试,教师们无暇顾及教学之趣。二是教师学浅。为师者博学不精,专业领域学识浅,据调查不少年轻语文教师,还不知汉语声母表有多少个声母,上课任性,在小学上大学教授之课。三是庸化小语教学。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当成纯知识储备,过于信奉“厚积而薄发”。
语文之趣何在?趣在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即真教师教真语文。以识字教学为例来说,语文教学之趣,应源于知识本身以及艺术形象的情趣,教师的语文意识是唤醒母语之趣的源泉。有些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探究汉字的发展史,而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时兴起瞎编乱造。如师问:“‘忄是什么?”生答:“像一根拐棍挂了两个葫芦。”师答:“真像,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从语文的角度分析,作学生的回答可以尊重孩子体验,但教师不能掩盖语言发展的真实性。 “忄”是“心”字变体,为何叫“竖心旁”?正是这理。当然也有这方面做得很好的教师。如“兔”字教学,某教师借助媒体让孩子直观看到了“ ”的演变过程,趣意盎然:一是学生亲眼目睹其变化,明白物—图—字之间关系,让学生有了新的识记汉字建构点;二是各部件蕴含的意思与其代表的含义清晰,内容丰富;三是学生捕捉到的信息渠道多元化,广泛触及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可学会如何用单线条勾勒动物的简笔画,增强探究意识,领略探究乐趣。
语文意识之二:尊重生命个体体验
“味”是一种感觉,语文之味,必须落实在师生把玩词句篇中达成。某教师在教学《草原》时,与学生一起分享他的新发现: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2.“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此两处重复罗嗦,简直是“废话”!理由为:第一处,既然说了一碧千里,就表达清楚了呀,为何还并不茫茫?为何还要说平地是绿的,小丘是绿的。第二处,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目的地到了,为何还说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不是“废话”吗?我们不防来谈谈效果,先说“茫茫”,白色,灰色,给人迷茫、沉寂、灰暗、呆滞的感觉,草原茫茫即草原空旷,人气不足、静寂,甚至有叫人害怕的感觉,“天苍苍,野茫茫”。而草原之绿色,生命的象征,充满生机,令人兴奋不已。作者用“并不”来修饰“茫茫”不无道理,透过这样的表达,可以看到作者曾有草原茫茫的“表象”认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亲近后改变了看法,因此说“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即“绿遍山原”。不是放眼过去之绿,而是绿得严实,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很享受!第二处,初看句子是多余的,实际不然,作者一句“再走……”正是说明了草原的无边无垠,为后文中草原上行车洒脱,埋下了伏笔。大实话,不留雕琢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切,这正是作者老舒风格所在,从平凡中透出语言特有的魅力。
“味”不是教师设计出来的,应是源于自然,源于儿童。如某教师教学《春雨的色彩》一文时,老师让学生通读课文后,回答提问:1.这群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问题?2.文中都讲了哪些小鸟?3.小鸟们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问题的设计折射出教师的语文意识。我们不防来分析:这三个问题,教师的目的只是让孩子捕捉文本信息,回答文中有什么?而忽略了小鸟们为什么会这样说?草地、桃花、油菜花本身的颜色是绿、红、黄色,因此雨下到它们这儿,雨也就是绿、红、黄色,与学生的原生态认知吻合了。人世间万物五颜六色,于是雨儿就五颜六色,这雨儿成了万花筒、魔术师!你看多么神奇,这就是情趣,这就是语文味。
其间所指的生命个体是指学生、教师、作者三者,因为文本是载体,通过它才能传情达意。不尊重生命个体,教师的教学就不可能有高度,自然难使学生的语文长足发展。
语文意识之三,尊重语文学习规律
汉语言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积淀的产物,炎黄子孙们通过千百年的反复使用与锤炼,已经非常缜密完备地传承下来,它的结构规律、使用原则都是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的。然而要让学生掌握其规律,就需要训练,当下训练有两个误区:其一是简单重复的,模式化的练习,以练代讲,不考虑练习的必要性与时效性;其二是学练分离,讳“练”忌“教”。
(一)练而不滥
在教改减负的大旗下,许多老师由原来的多练变为怕练。如:识字写字教学中,老师们很不愿意在课堂上让学生练习写字,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让学生课外练习,因此就出现写“口”字画圆圈、“竖折”写“竖、横”“先封口后里头”等五花八门的书写。识字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段,认读几篇就了事,由过去的多练误入怕练、不练。究其原因是对练的目的认识不清,顾虑太多。多练与滥练界限不清,同样以写字为例:让学生明白以占格、笔顺、间架摆布为目的的练习是必要的,多练是强化。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再简单重复地练习就是滥练。
(二)学练结合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由于知识与能力两者通常是交融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知识积累与技能发展同步。当下的语文课,学练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我们不妨反思:练习的形式有动手与动口两种,如今课内与课外练习,课内不练,课外多练,课内动口,课外动手。令人费解的是课外作业不分学段每节课的作业都让学生找书读或写文章,我真惊呼孩子们是天才!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之,不学而习之,何不苦哉!
有两位教师同课异构执教《老人与海鸥》一文,两位教师都关注了孩子们解读海鸥“盘旋、扑、翻飞、静立”几个动作表达什么意思,海鸥“翻飞盘旋”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同学们猜猜看。生答:“好想你呀,老爷爷,怎么才来呢?”“你怎么来了也不叫我们呢?”“你怎么不动呢,是冷吗?”“快发食吧,我们都饿坏了。”“同伴们,快来看呀,这个老爷爷不会说话,也不会动了……”
教师小结:“海鸥是鸟,纵有千言万语只能靠简单的动作表达,这正是作者在文中多次用‘扑‘鸣叫来表达的原因。你们真了不起!能从动物的动作中读懂动物的语言,体会到海鸥想要表达像人一样的真情!”教师由此生发了不同的练习,其一是观察小狗摇尾巴和狗的叫声,要求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藏在它的动作与叫声中。其二是扩写“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么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走近动物,走进不为人知的动物内心世界”是该组课文的重点,教师敢于抓住切入点,教孩子感性地认识动物之心情,凭借想象,把人与动物的交流,演变为人与人的交流,即以人之心揣度动物之腹矣!这就为引导孩子写动物小说奠定了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训练是必须的,关键看是练非所教,还是教练结合。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徐承芸
E-mail:10371786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