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月
精彩回放:
下面是对第二道助学题的实践和反思。
师:同样是比例尺,比比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我们小组对比发现这里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生2:比例尺都是用来缩小生活当中的物体的。
生3:我想给你补充,比例尺不都是用来缩小的,也有用来放大的,虽然我没找到实例。但是我能举个例子,比如说2:1表示如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1厘米。
师:你们有没有找到像这样的放大比例尺?(学生齐答没有),我这正好有一个。谁来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里的4:1表示图上距离4厘米等于实际距离的1厘米。
师:那我们的比例尺到底有什么作用?
生2:我来小结一下,比例尺不仅可以表示放大,还可以表示缩小。我们不难发现,缩小时,比例尺的前项是1,放大时比例尺的后项是1。
小组3号:那比例尺就是按照不同需要既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还有一样的。
小组4号:我们小组还有一个发现,他带的是中国地图,我带的也是中国地图,大家看一下,一个大一个小,这跟地图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小,图就大;比例尺大,图就小。
(台下哗然一片)
师:大家能理解他的话吗?
生4:那我就解释一下吧,大家看。他的比例尺是1:3000000,我的比例尺是1:9000000,他的比例尺后项小,比例尺就大,他的图就清楚;我的比例尺后项大,比例尺就小,图就不清楚。
生5:我想给你换一个词是详细程度,我还想给大家强调一点,这有个前提,就是要在同样一个地区的地图上比较。还有,我还想给你们小组提个问题,如果是同一个比例尺,不同的区域地图,比如说是南京地图和中国地图会怎样?
生4: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研究,还是请老师来帮我们吧。
生5:这个问题不需要老师帮忙,我既然提问,我肯定有答案。大家想象一下,同一个比例尺,画南京和中国的地图,会怎样呢?详细程度会一样吗?会有一个清楚一个不清楚,会纸张大小不一样。
生4:谢谢你的补充,我赞成你的观点。
(他们小组汇报结束还有小组成员举手)
生:我觉得他们小组汇报得很好,观察得很仔细,我也有发现的。其实像黑板上这些比例尺叫数字比例尺,这种叫线段比例尺,还有一种叫文字式,比如我手上的地球仪,它的比例尺是七千万分之一,也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的,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还有就是咱们可以对比线段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我觉得线段比例尺要更方便观察,比如这个看线段比例尺一眼就能明白图上距离对应实际距离是多少,而1:1200000还要去数一数再读一读,线段比例尺把单位换算过了,写也比较好写。
……
实践反思: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助学法”让课堂充满了生长的力量。
一、力量来自于课前的探索
学生在课前先行的独立探索活动中,对“比例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尽情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同伴交流、教师点拨等途径,获得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弥补先前认知的不足,矫正原有的偏差,扩充和积累更多的活动经验。比如在片段一中,大部分学生收集并掌握了数字比例尺,对线段比例尺认知不多,但当有学生出示了线段比例尺,就显示了先前学习的差异性,此时通过交流,比例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就自然而然地呈现。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还能避开直白的概念揭示,把课堂聚焦在问题的实质上,让课堂的发展更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
二、力量来源于同伴间的高效合作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犹如在片段二中,正是有了同伴间的合作与共享,他们才能发现相同的区域,不同的比例尺,带来的地图详略程度不同,也正是因为有同伴间的合作与共享,才能有同伴间的互相提问与质疑,才能有随之而来的相同比例尺不同区域的地图大不相同的效果。透过这样的“助学”,我们不难看到的学生是这个课堂真正的主人,同伴间的合作是真正的合作,而不是形式上的谈话。
三、力量来源于多角度的对比
本节课中学生呈现的比例尺比较的角度很多。比如可以从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上去对比,可以从比例尺的用途上去对比,也可以从同区域不同比例尺去对比,更可以从同比例尺不同区域去对比。每一次的不同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认识,明晰了比例尺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比例尺的不同运用,带来的效果也大不相同;还让学生感受到,要想深入认知一样事物或概念的时候,要通过同类比和异类比才能使认知更加深入。
在这样的“助学法”里,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主见进课堂,他们不仅踊跃表达,还会据理力争。在这样的“助学法”里,教师的发问寥寥无几,“隐退”课堂,这样的“退”正好是为学生的“进”做铺垫,给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留出足够的空间。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