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植助推青海省玉米产业发展

2016-11-04 22:19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和县全膜农牧业

在巴州镇祁家村的万亩全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省麦类(小麦、青稞、玉米)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玉米功能室的岗位专家和民和、互助、贵德、湟源、化隆、循化、德令哈等玉米主产县(市)的专家们,就全膜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新技术的应用、高产施肥及病虫害发生防治问题,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

9月初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最壮观的景色是漫山遍野的玉米。乡间道路上,一辆接一辆的拖拉机,满载着收割下来的饲草玉米,送往饲草收购点和饲草加工企业。

在巴州镇祁家村的万亩全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省麦类(小麦、青稞、玉米)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玉米功能室的岗位专家和民和、互助、贵德、湟源、化隆、循化、德令哈等玉米主产县(市)的专家们,就全膜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新技术的应用、高产施肥及病虫害发生防治问题,进行现场观摩和交流。

“这片玉米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金穗3号和纪元8号。此地今年遭受了两次灾害,在5月上旬苗期时受了冻害,6月底又遭了很大的雹灾,当时我们都觉得很难恢复了,没想到现在的长势这么好。再加上今年雨水条件不错,这片玉米比去年长得还好。我们这两年玉米的品种是不断在筛选,不断在试验……”

省级转化基地科技人员、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国兰,详细介绍着玉米新品种的抗冻性及后期恢复生长情况。

民和县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64万亩耕地面积中山旱地就有28000公顷,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5.6%,“十年九旱”是制约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

“2007年,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民和的干旱山地示范种植了全膜玉米和全膜马铃薯,示范结果令人异常欣喜,玉米亩(0.067公顷)产达到了650公斤,马铃薯亩(0.067公顷)产达到了2560公斤。这个产量是民和县山旱地历史上的最高单产量。”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院长、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专家、玉米功能室主任李宗仁教授介绍,“现在这片示范基地是典型的旱地,一年的降雨量只有二三百毫米,过去靠天吃饭,根本无法耕作,玉米全膜栽培技术让这片地成了高产田。这片地的变化就是这几年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的缩影。”

祁家村的种植户王长义,对这些年庄稼地的变化深有感触,“现在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以前种冬小麦,亩(0.067公顷)产也就100~200公斤,遇上灾年经常颗粒无收。种了全膜玉米后,地里年年有收成,产量更是翻倍增长,现在每亩(0.067公顷)全膜玉米能收600多公斤。”

现在,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民和县干旱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农畜联动、草畜结合,打造农区畜牧强县”战略的重要基础。

“全膜玉米的种植,生产了大量的秸秆,每亩(0.067公顷)地的鲜秸秆产量达到4~5吨,可以满足3~5只羊或1头牛1年的青饲料,1头牛或3~5只羊1年产生的有机肥料是3~5立方米,可以供2~3亩(0.13~0.2公顷)地的肥料使用。全膜玉米的种植,带动我们县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县上畜牧业的发展,对我们民和县打造农区畜牧业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国兰说。

邻近玉米地的是一片用于倒茬的全膜马铃薯,正在收获的农户告诉我们,今年0.5公斤马铃薯的价格是0.8元,现在卖出去的马铃薯已经到手的收入就有6000多元。

王国兰认为,“在民和县,洋芋和玉米倒茬是最好的,我们做过胡麻和玉米倒茬的试验,产量不如洋芋。”

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在土地资源很少的民和县农业史上,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对随之产生的残膜回收利用,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在引导群众最大限度回收的同时,科技工作者们也在积极研究旧膜的重复利用。

“这片玉米就是旧膜利用栽培技术种植的,现在整体的长势和新膜栽培的玉米差别不大。新膜种植要翻地、覆膜,还要上肥料,而旧膜栽培,直接在垄沟里把玉米点播后,用旋播器把肥料施进去,成熟后,直观上和新膜种植差别不大。头一年玉米收割后留下来的根,第二年也沤成了肥料。通过试验,这项旧膜利用栽培技术更适用于饲料玉米的栽种……”

青海大学教授、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专家田丰,详细讲解着旧膜利用栽培技术的成效。

田丰教授说,这项旧膜利用栽培技术,从9种农作物中筛选出了更适合旧膜种植的饲料玉米、菜用蚕豆、甘蓝型油菜3种作物。旧膜利用栽培,不仅能降低翻地、肥料、地膜、人工等方面的费用,更主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地膜的使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专家、民和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成忠眼里,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的专家们每次下来,都能给县级平台开展技术推广提供有效的指导。“现在民和县玉米、马铃薯等产业已与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形成科技对接,并建成了相应的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进了玉米等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和示范推广。”

据悉,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是省农牧厅于2014年批准组建的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省农林科学院,下设小麦、青稞、玉米功能室,其中的玉米功能室依托青海大学,设置6个专业岗位,在民和县建立了省级转化基地和加工基地。

试验田里,玉米、蚕豆、黑饲麦间、混作种植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这种种植模式,主要是为了增加混合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农作物连作种植,容易造成产量的下降和病虫害的发生。现在,利用蚕豆等豆类作物的固氮作用,培肥地力,破除连作障碍。”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省麦类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专家、首席办公室秘书吴昆仑介绍。

在古鄯镇夏家河村省级玉米试验示范基地,近三米高的玉米笔直挺立着。

“这是新品种纪元8号,从河北新纪元公司引进,201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饲用品种,在乳熟末期至腊熟初期收割可做青贮饲料,粗蛋白质含量能达到7.88%。”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专家、玉米功能室副主任贺晨邦仔细查看着玉米的株型。

“每年推广的品种,都是通过几年试验筛选的。有些品种,像金穗3号,连茬的时间长了,地力条件下降了,病虫害也增多了,我们接下来要和省级产业平台合作,筛选出替代的品种。”王国兰说,“省农牧厅成立的科技创新三级平台,把研究所、推广站和种植户直接联到了一起。农民有问题,联系乡上的技术人员,乡上的技术人员联系县上的技术人员,县上的技术人员直接可以找省上产业平台的专家。出现问题,三级平台的专家很快聚在一起会诊,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

据悉,青海省积极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组建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通过有效对接建成了省、县(市)、示范户、辐射户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通道。产业平台的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成员开展务实协作,破解技术难题,强化了主导品种、良种良法、节肥节水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农牧业生产从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应用,单项技术发挥作用向综合技术整体效应的转变。

目前,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批准组建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数量已扩展到11个,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农牧业领域,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民和县全膜农牧业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县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思考——以青海民和县为例
论藜麦在民和地区的推广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民和县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