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闻
绘画
开门见山
——评尹朝阳
郑闻
《寒枝惊鹊》 尹朝阳 布面油画 1020cm×380cm 2015年
“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唐] 刘得仁《青龙寺僧院》
10多年前看到尹朝阳作品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血色如残阳的天安门广场、影影绰绰的汹涌人潮、面目惊恐奋力抬石的孤独男人、令人头晕目眩的圆形辐射……这些绘画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戏剧意味,“尹朝阳”这个名字也随着撕扯般的笔触以及刺痛感的色彩,深深留在了脑海。后来读到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时,在脑中跳出的第一个画家仍是尹朝阳。
当年的“神话”系列中,尹朝阳就开始描绘石头,那些石头也充满了肆意动感的颜色,描绘抬石者的笔触与描绘石头的笔触常常交织纠缠在一起。在这一绘画过程中,到底是人想要奋力抬起石头,还是石头牢牢地掌握着人,已经很难分清。人和山、人和石、石与山,究竟是谁牵引着谁?当我们这样开始思考时,一块石头就变得不再单纯,而作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这样思考过。在他的笔下,人、石、山,都不过是能量与力量的载体罢了,这能量既来自于尹朝阳对于生命的体验,也来自于他对绘画本身的体验。
近年来,他摆出了一副要和山较劲到底的架势,完成了数量可观的习作与绘画,并举办了“出山”、“寒山”、“山外山”等一系列个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转向,在尹朝阳近年的山景系列绘画中,其表象变得更加安静低调,而绘画本身的力量实际被加强了。近年来,他的绘画对象回到了景物本身,绘画题材的单纯却激发了绘画方式的丰富性——正像中国古代山水画家们用上千年的历史发明出十八般皴法去描绘同一座山或一块石头,尹朝阳用油画这一媒介发展出了一整套独特的、完全崭新的绘画方法与构成方式。由于多年反复的实践与控制,加上对绘画越来越深的体悟,他当下的绘画状态比早年更加含蓄、有控制力,也更加概括和简练,渐渐展示出一种颇具大气的完整性。
在进行这一系列绘画的同时,观察和思考也是支撑他绘画日趋成熟完善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一方面,他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到对于一个特定绘画对象的体验之中;另一方面,他又越来越广泛地去到日本、欧洲各国的现场揣摩世界范围的绘画杰作。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那就是尹朝阳越来越在意“现场感”,这现场既包括自然和绘画对象的现场,也包括艺术或者说绘画存在的现场,甚至是他大量阅读的书籍所构成的思想现场。大自然、美术馆、书籍,乃至他大量收藏的古代雕塑,都是尹朝阳的现场。唯有回到这里,艺术家才能更深刻地领悟人、艺术和自然的某种内在关联与规律。
制作尹朝阳纪录片时,航拍嵩山三皇寨。摄制组乘坐整整20多分钟的索道,又沿着陡峭的窄道走路转过几个弯。面对耸立亿年的万仞绝壁,立刻感受到强大无形又异常真实的气场。那一刻,可以立刻感同身受到尹朝阳在画中所要努力触及的力与场。当时天空清澈明朗,白天甚至可见对面山头的清晰轮廓与月亮。飞行器带着摄像机向着对面山头飞去,竟然凭空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之中,好一阵紧张的定位操作才将它找了回来——看似触手可及的山中空间,实际相隔早已是10多公里之遥。而人在这样的空间中,用“微不足道”来概括都已经词不达意。再去到嵩山中一条僻静的幽谷,那些河床山涧中滚落的石块,体量结实饱满,充满含蓄而安静的巨大能量,这正是中原的山石,也是尹朝阳巨幅绘画的能量源头。
《石崖》 尹朝阳 布面油画 130cm×120cm 2013年
“寒枝惊雀”是尹朝阳2015—2016年作品展的标题,也是他本年度完成的最大一幅作品的标题。有趣的是,尹朝阳近年所画的山中第一次出现了人的形象,我觉得这些在山中孤独站立的人预示着一些新变化。这五年来,他基本把人丢在了一边,而这一批作品中人返回了。尹朝阳笔下的人重新回到了景物之中,如同当年“神话”系列中的人在山中一样。然而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山已经不再是当时的山,今天的人也已经不再是当时的人,或者说今天观察山和人的眼光变了,正如中国那句老话说的:“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又是山。”在这一批绘画中,除了显而易见的构图结构与色彩关系结构外,尹朝阳的绘画还有一层更深的结构关系,那就是由他的笔触和痕迹体现,实际由他的动作牵引,最终发自他内心的一种“力”本身的结构。所以,无论题材如何变化,初见他作品时的那种震动仍然留在心头。对于尹朝阳来说,哪怕是有关青春的理解和记忆,也绝非趣味败坏的当下,什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类的小清新和废话,而是一个独立个体在大世界中坚守的尊严感。“寒枝惊雀”展览中出现的这些茕茕孑立的人,手中已经放下了石头,构成他们形象的笔触与色彩也已经完全迥异,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显示出高度的概括与凝练。这预示着一个艺术家从技艺到内心的成熟,他的绘画正走向一条登堂入室之路,至于那是什么堂什么室,他心中一定有数。
多年后的一个冬夜,我在北京的“烁”酒吧遇见了尹朝阳——一个在酒吧最深处独自吃着小火锅的男人,夹菜的动作干净利索。与我同去的80后艺术家裴丽面对他脱口而出:“久仰,今天我终于见到实物了!”这戏剧性的一幕后来在尹朝阳的随笔《把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中被记录下来,并引申出一段有关艺术家之间相互评价的感想,包括了马蒂斯(Henri Matisse)、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毕加索(Pablo Picasso)之间的“恩怨情仇”。文末,尹朝阳用戏谑的口吻作出自己的评论:“艺术的演义有点像是个影射,反映的无非是人生这短短几十年里的更迭和趣味的变化。今天我们看雷诺阿和马蒂斯同样出色,毕加索和波洛克一样伟大。前浪没有拍死后浪,后浪必然涌走前浪,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互相证明了对方的价值,历史的构筑无非就是这样一浪又一浪的循环的结果,所以,浪打浪才生动好玩。把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只是个玩笑,纯属想象。”
在我接触的很多艺术家中,具有口才和急智的“名嘴”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北京,从屏幕上葛优、佟大为等扮演的一代代老中青“北京爷们”,到现实生活中出租车司机和胡同口大爷,无不以善耍嘴皮为荣为乐。然而,总未免流于一种为贫嘴而贫嘴的俗气和流里流气,缺乏真正的洞察力和深度。尹朝阳入京亦已多年,在绘画之余,观展、读书、聊天的日常生活中,不时会有感写出一些文字,大多简短明快却言之有物,特别在谈及绘画本身时,往往有着批评家和策展人难以达到的一击必中。谈论文化事件和艺术圈轶事时,看似戏谑却不见“滑头”或“泼皮”,词句调侃却见性情。正如他从生活中一个小小事件,联想到艺术家之间的代际关系和艺术史的价值体系问题,其实无不指向艺术最本质的一些思考,所以将他称为一个“严肃”艺术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记得在“烁”酒吧见面后时隔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一段短短的文字:“马塞尔·杜尚说,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还记得10来年前,沉迷于加缪(Albert Camus)西绪弗斯神话年少的我,看到尹朝阳背石者的震撼,这种震撼在他日后其他作品中也从未消失。色彩和笔触让心猛地一沉,我希望他就这样恶狠狠凶巴巴地画下去,将精打细算、蝇营狗苟、虚情假意,全都当作垃圾丢给庸人,丢给这个愚蠢的世界。”
我找出上面那段文字,连同另一个我喜爱的艺术家奥尔巴赫(F r a n k Auerbach)在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个展的画册,作为新年的贺礼,开门见山,赠送给他。
2016年1月12日
伦敦——澳门——南京
《松下士之二》 尹朝阳 布面油画 130cm×130cm 2015年
《松下士之三》 尹朝阳 布面油画 130cm×130cm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