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成林+朱晓铭
摘 要: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只是辅导员的说教,其实在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数学原理暗藏很深的哲理,教师可以在讲解和分析这些原理时,加以拓展和引申,结合日常生活的道理,甚至为人处世的道理,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数学原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寓教于理,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让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寓教于理
一、概率论中的案例
对概率论中“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发生原理”,学生一般理解起来模模糊糊的,老师可以这样打比方:你驾驶技术很好,又行驶在一段很直而没有其他车的高速公路上,这样你出车祸的概率为小概率事件。如果因为你自己的原因出了车祸,你还能说你的驾驶技术好吗?通过形象化的举例让学生很快理解这个原理。并可以给学生讲这个原理在破案中的运用案例:有一个人因为利益冲突谋杀了另一个人,企图通过车祸假象来掩盖事实真相。他驾车行驶途中抛尸并制造车祸假象,当警察调查过他的车龄和当时的路况后,以嫌疑犯拘捕了他。他感到非常疑惑,警察告诉他:“你开车熟练,当时路上没有其他车,这段路又比较直,也没有事故记录,这些情况说明出车祸的情况为小概率事件,而你竟出了车祸造成命案,说明不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疑犯一听,当场泄气,并告诉学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去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案件的发生具有统计规律性,再隐蔽的作案手段,运用数理推理,也会发现蛛丝马迹。这样形象地给学生讲解,既寓教于理,还让深奥的数学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二、泛函分析中的案例
在泛函分析中讲解完备空间时,也有寓教于理的案例。学生和老师一般认为泛函分析这门课程相当深奥,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数学原理,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晦涩而难以理解。泛函分析的内容关键是在空间中定义距离,在定义的距离下研究空间的特性。我们知道,在初中学坐标时,就学了距离公式,这个是欧式距离,是实数域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而泛函分析不只是研究实数域点的问题,还拓展到研究函数空间的问题,即空间内的点可以是函数,函数与函数之间的距离,就不能用欧式距离公式求,要定义新的距离,这就是泛函分析研究函数空间要定义距离的原因。
空间中的柯西点列,形象地说,就是在该空间所定义的距离下,越往后面,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趋近于零。泛函分析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完备的距离空间,就是在定义距离下柯西点列都收敛的距离空间为完备的距离空间。但柯西点列在特定距离下不一定都收敛。例如自然数点列,在欧式距离下既不是柯西点列,当然也不收敛。但是,如果给自然数定义新的距离,比如用反正切差的绝对值表示的距离,可以证明,自然数点列在这个距离下为柯西点列,即自然数在这个距离下越往后面,数与数之间距离越来越近,这在欧式距离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个新的距离不能让自然数列收敛,而本来自然数列也不收敛。这里可以插入一个人与人相处的哲理,好像新的距离造成了一种假象,让本来不能靠近的点列靠得越来越近,但没有改变点列的本质。就好像日常生活中,你认为与某同事或同学的关系很近,但这个同事或同学却在背后说你坏话,你感到很伤心。是不是要公开与别人决裂?想想数学的道理,本来不相近的点在新的距离下竟然相近了,但没有改变本来不相近的本质。你认为与别人关系近,其实是你在心中搭建了与这人的一种亲近距离,但没有改变他或她对你不友善的本质。单纯的数学尚且如此,更何况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你想到这个道理,就不会为错觉叫屈,也不会找别人理论,这不正是在数学中学到人生的道理吗?
三、结语
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寓教于理的案例在高等教学中还很多,需要老师去挖掘,并在恰当的时候讲给学生听,这样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只是辅导员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可以讲人生或生活的哲理,这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知道学好数学,不仅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学到人生的哲理。
参考文献:
[1]敬成林,韩爱华.形象比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7).
[2] 敬成林,韩爱华. 数学原理在机器人学理论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